[uniapp生命周期]详细讲解uniapp中那些属于vue生命周期,那些属于uniapp独有的生命周期,以及这中间的区别 相关的内容和api 代码注释

目录

在UniApp中,除了Vue.js的生命周期函数外,还有一些UniApp独有的生命周期函数。下面是它们的详细解释及其区别:

1. Vue.js生命周期函数

  • beforeCreate: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和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
  • created:实例已经创建完成之后被调用。在这一步,实例已完成数据观测、属性和方法的运算,同时也可以进行 DOM 操作。但是,挂载阶段还没开始,$el 属性目前不可见。
  • beforeMount: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渲染函数首次被调用。
  • mounted:el 被新创建的 vm. el 替换,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调用该钩子。如果根实例挂载到了一个文档内的元素上,当 mounted 被调用时 vm.el 也在文档内。
  • beforeUpdate:数据更新时调用,发生在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这里适合在更新之前访问现有 DOM,比如手动移除已添加的事件监听器。
  • updated: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在这之后会调用该钩子。调用时,组件 DOM 已经更新,所以可以执行依赖于 DOM 的操作。
  • beforeDestroy:实例销毁之前调用。在这一步,实例仍然完全可用。
  • destroyed:实例销毁之后调用。该钩子被调用后,Vue 实例指示的所有东西都会解绑定,所有的事件监听器会被移除,所有的子实例也会被销毁。

Uniapp是基于Vue.js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因此其生命周期与Vue.js的生命周期类似。以下是uniapp中常用的生命周期函数和相关API的详细讲解和代码注释:

2.Vue生命周期函数代码

beforeCreate

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和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beforeCreate() {
    console.log('beforeCreate')
  }
}

created

实例创建完成后被立即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created() {
    console.log('created')
  }
}

beforeMount

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相关的 render 函数首次被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beforeMount() {
    console.log('beforeMount')
  }
}

mounted

实例挂载后调用,此时组件 DOM 已经渲染出来了。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mounted() {
    console.log('mounted')
  }
}

beforeUpdate

数据更新时调用,发生在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beforeUpdate() {
    console.log('beforeUpdate')
  }
}

updated

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完成之后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updated() {
    console.log('updated')
  }
}

beforeDestroy

实例销毁之前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beforeDestroy() {
    console.log('beforeDestroy')
  }
}

destroyed

实例销毁后调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destroyed() {
    console.log('destroyed')
  }
}

$nextTick

在下次 DOM 更新循环结束之后执行延迟回调。在修改数据之后立即使用这个方法,获取更新后的 DOM。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this.$nextTick(() => {
  // DOM 更新完成后执行的回调函数
})

$forceUpdate

迫使 Vue 实例重新渲染。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this.$forceUpdate()

$destroy

完全销毁一个实例。清理它与其他实例的连接,解绑它的全部指令及事件监听器。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this.$destroy()

3. UniApp独有的生命周期函数

onLaunch

  • onLaunch: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 onLaunch(全局只触发一次)。参数中可以获取到小程序的启动参数,如路径、场景值等。

onShow

  • onShow:当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显示,会触发 onShow。参数中可以获取到小程序的启动参数,如路径、场景值等。

onHide

  • onHide:当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会触发 onHide。

onError

  • onError:当小程序发生脚本错误或 API 调用失败时,会触发 onError 并带上错误信息。

这些生命周期函数的区别在于它们被触发的时机和作用范围不同。Vue.js的生命周期函数主要是针对组件的,而UniApp独有的生命周期函数是针对整个小程序的。其中,onLaunch和onShow是非常重要的生命周期函数,可以用来初始化一些全局变量或执行一些全局操作。

代码注释如下: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export default {
  beforeCreate() {
    // 在实例初始化之后,数据观测和事件配置之前被调用
  },
  created() {
    // 实例已经创建完成之后被调用
  },
  beforeMount() {
    // 在挂载开始之前被调用
  },
  mounted() {
    // el 被新创建的 vm.$el 替换,并挂载到实例上去之后调用该钩子
  },
  beforeUpdate() {
    // 数据更新时调用,发生在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之前
  },
  updated() {
    // 由于数据更改导致的虚拟 DOM 重新渲染和打补丁,在这之后会调用该钩子
  },
  beforeDestroy() {
    // 实例销毁之前调用
  },
  destroyed() {
    // 实例销毁之后调用
  },
  onLaunch(options) {
    // 当小程序初始化完成时,会触发 onLaunch(全局只触发一次)
  },
  onShow(options) {
    // 当小程序启动,或从后台进入前台显示,会触发 onShow
  },
  onHide() {
    // 当小程序从前台进入后台,会触发 onHide
  },
  onError(error) {
    // 当小程序发生脚本错误或 API 调用失败时,会触发 onError 并带上错误信息
  }
}

4.总结

Uniapp的生命周期说白了== >Vue的生命周期函数+uniapp自定义的生命周期函数

但是在开发中 大都是基于vue的组件思路 所以常用的还是 Vue的生命周期

相关推荐
一叶茶8 分钟前
VsCode和AI的前端使用体验:分别使用了Copilot、通义灵码、iflyCode和Trae
前端·vscode·gpt·ai·chatgpt·copilot·deepseek
熊猫钓鱼>_>14 分钟前
基于MCP的桥梁设计规范智能解析与校审系统构建实践
前端·easyui·设计规范
若初&25 分钟前
文件上传Ⅲ
前端·web安全
若愚679225 分钟前
前端取经路——前端安全:构建坚不可摧的Web应用防线
前端·安全
邪恶的贝利亚29 分钟前
定时器设计
java·linux·前端
工业互联网专业31 分钟前
基于springboot+vue的机场乘客服务系统
java·vue.js·spring boot·毕业设计·源码·课程设计·机场乘客服务系统
inksci1 小时前
Vue 3 打开 el-dialog 时使 el-input 获取焦点
前端·javascript·vue.js
lqj_本人1 小时前
鸿蒙OS&UniApp 实现一个精致的日历组件#三方框架 #Uniapp
uni-app·harmonyos
若愚67921 小时前
前端取经路——量子UI:响应式交互新范式
前端·ui·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