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害怕冲突 - 如何干预他人的认知

干预是指改变或影响他人形成信念的方式。干预的目标是使他人对自己所相信的事物不再充满信心,干预是改变他人思维的起点。也就是说,仅仅通过与对方交谈,你就可以影响他人的认知,并让他人对自己的信念感到怀疑。

正如我们前边所说,如果你仅向对方传达信息,不仅很难干预对方的目标,甚至会让对方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想要实现自己的目标,你要学习如何有效利用示范的力量,学习当谈话用词存在分歧时如何避免在没有结果的谈话中陷入困境。

1. 示范:用示范创造良好关系

你想让你的谈话伙伴做出什么举动,你就示范出那种行为。**如果你想要他回答一个直接的问题,那你就先回答一个直接的问题。如果你想要他耐心倾听,你就要耐心倾听。如果你想要他开始大叫,你就大叫。如果你想要对方转变成开放的态度,你就要先自己转变成开放的态度。如果你想让对方文明,你就要先文明。如果你想要他们拿出证据,你就要先给出你的证据。如果你想要对方听你说的,你首先要听他说。**这一建议看上去简单,做起来很难,尤其当对方同你持反对意见时更难,但这是避免谈话脱轨的关键因素。

常见谬论:"有人这么认为,我就这么认为"

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对事物运作方式的了解。也就是说,我们倾向于认为自己比实际的自己知识更渊博。打个比方,也就是说一个从大博物馆借了很多书却从没有读过这些书的人,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书中的知识,只因为我们可以获得它们,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因为我们从未真正读过它们,更别提深度学习了。根据这一类比,我们可以把这种谬论称为"图书馆未读效应"。

示范无知是一个有效的方式,能使"图书馆未读效应"发挥作用。首先,这个效应需要知识的支撑,而你的伙伴很有可能并不了解这些知识(虽然她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如果你希望对方承认他的知识是有限的,那么你可以先强调你的知识是有限的。这有三个显著优点:

  • 使自己避免"图书馆未读效应",让自己对信息的掌握情况有更全面的评估。
  • 让对方处于也可以大方承认"我不知道"的轻松氛围中。
  • 让对方意识到他实际知道的和他想象中的有差距。

1.1 用示范来创造良好沟通的方式

下面是一些"示范"的方式,帮你让对方暴露出自己的无知。

  1. 当你不知道的时候,承认自己的无知。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是一种耻辱,恰恰相反,它展示了你的诚实、谦逊和真诚。你可以在他人承认自己的无知时表示对对方的赞赏。
  2. 如果对方拒绝回答你一个直截了当的问题,那就让他问你一个相同的问题,并给他一个简洁的答案(你想他怎么回答,你就怎么示范),然后再马上问他同一个问题。
  3. 先于对方示范以下特质:倾听、诚实(承认自己的无知),真诚、好奇、包容、公正、和善(不假设别人有不良意图)、倾听对方的合理解释、谦逊、幽默、互动、愿意改变自己的看法。
  4. 承认自己的不足,请求对方尽可能多地解释他的信念的细节。请求对方解释复杂的问题会触发"图书馆未读效应",能使对方(原本强硬)的观点变得温和。询问越多的细节越能证明这一点(例如,针对上述提到的移民问题,你可以问:"是由哪个执法部门的分支执行大规模驱逐出境的活动?""这部分的经费预算是从哪个部门出?需要花费多少成本?""目前将移民驱逐出境涉及到的法律规范是什么?""对抗这些法律的最有力论点是什么?""那些被遣散的人被送到了哪里?""存在什么错误吗?")。
  5. 暴露你自己的"图书馆未读效应"。你可以选择一个对自己而言很重要的话题,然后试着用尽可能多的细节来描述它,对它产生的影响和落实过程尤其要讲得具体。你也可以选择容易在网上找到答案的日常话题或是科学流程来做更多练习,例如你的咖啡机,或是电子元件中半导体是如何工作的等。
  6. 示范和善,不说行业术语。除非你是量子物理学家,不要用"量子"等这种高深术语。
  7. 不要示范坏的行为。如果你想要对方对你文明友好,你就要文明友好。如果你想要对方和善地对待你的观点,你就要和善地对待对方的观点。

2. 词语:和对方进入相同的频道

2.1 词语的含义

很多争论看上去好像是关于事物的本质,但往往只是争论双方对词语的理解有分歧。你可以根据一个线索来判断自己是否碰到了这种情况,那就是,你是否想通过查字典来帮自己确认这个词的意思(当然通过查词典来判定词语的含义并不在任何时候都有效,因为人们使用词语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词语的意思在不同语境中会发生改变)。

有些人可能会表示讨厌政府,他们想要表达自己讨厌政府腐败和官僚主义。另一些人可能会表示喜欢政府,但其实他们想说的是,他们喜欢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并认可现在的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如果这两类人同时谈论"政府",他们很可能会吵起来。这种争论很恼人,因为它们看上去关乎本质,但引起争论的其实是词语的含义。想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事先对词语进行定义并达成共识。

定义上的分歧无疑会妨碍有关道德问题的谈话,因为对不同的人而言,词语代表的意思可能天差地别。如果你们双方无法就词语的含义达成一致意见,而这个词语又在此次谈话中占据中心地位(例如真理、福利等),那你可以选择换个话题,或者干脆结束谈话。

2.2 如何进入同样的词语频道

这里有些简单的方法可以消除词义上的分歧,以免这些分歧阻碍你们的对话。

  • 事先给词语下定义。比如:"你说的x是指什么?""x的定义是什么?"
  • 努力理解词语使用的语境。比如:"这个词你在别的语境中也这么用吗?可以举个例子吗?""我在尽力理解x这个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能不能举例说明一下这个词在别的语境中有同样含义的用法?
  • 沿用对方的定义。如果你让对方给出定义,那么就在接受他的定义后继续你们的对话。如果你们对对方的定义感到难以接受,那么不妨跳到下个问题或者结束对话。
  • 注意词语的道德含义。我们需要注意含有道德含义的词。很多人会选择相信"这种信念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然后再寻找支撑这种信念的证据。(他们的道德思维正凌驾于理性思维之上。)例如,道德理由常常遵循这样的模式:乔恩觉得好人都认为x是对的。乔恩认为自己是个好人,所以乔恩认为他应该相信x。然后,乔恩寻找可以支持x的证据并且倾向于认定x就是结果,但是他认为他相信x是基于他找到的证据。

3. 提问:聚焦于具体的问题而非笼统的话题

3.1 精准的问题

如果你提出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那么就要允许对方用自己的话详细说明他的想法(而不是用一个词回答,比如"是"和"否")。一个精准的问题通常用"怎样"或"什么"来开头。不同于那些用"能不能"或"是不是"来提问的问题,使用"如何"和"什么"来开头的问题不会得到是或否的回答。你可以用"这个好看吗?"来取代"你觉得这个怎么样?"当你内心抱有疑问,不妨用"怎样"或"什么"来问问题。

封闭式问题会收到一个词或非常简短的回答,无法触发深入的谈话,甚至会让谈话变得尴尬。辩护律师在盘问证人时经常会使用这种问题,试图将证人逼入绝境。你想被对方盘问吗?当然不想!没有任何人想这样。但是,当对方不再坦率相待的时候,你可以用封闭式问题,让对方不得不说出他内心的答案。

3.2 如何在谈话中提出"精准的问题"

一旦你们选好话题,就可以将话题范围缩小,然后以问题的形式清晰地表达出来。

你可以先询问对方:"为了说得更清楚些,我们谈的问题是X吗?"在得到对方的回答后再调整你的问题,或者通过复述提问确认你对问题的理解。在类似的情况下,封闭式问题很有效。比如:"好的,我明白了。所以我们谈的问题是x,对吗?"但只有当问题设置好之后才可以这样用。

如果对方不同意你的问题,你可以询问对方:"你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是怎样的呢?"或者"你会怎么表述这个问题呢?"注意,这两个都是"精准的问题"。

一旦你们的谈话跑题了,要把谈话拉回到最初的问题上。

你可以在发现跑题的时候这样提示对方:"我们讨论的是x,可以的话,我们还是回到这个问题上吧。""我们一开始谈的是x,但不知怎么的,我们中途跑题了。我们可以回到x上来吗?"

如果此时你想开启新的话题方向,那么在开启新对话的时候,你要努力提出另一个清晰的问题。

保持真诚。

最好的问题能让人看出你是真心想探讨问题,而不是想通过提问达到某种目的。人们渴望真诚,不相信骗人的把戏,你的问题会表明你的态度。

不要把陈述伪装成问题,避免提出带有某种目的的诱导性问题。

例如:"你如何看待共和党人对穷人困境漠不关心的问题?"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精准的问题",但其实具有"诱导性",因为它假定对方也赞同共和党对穷人很冷漠。这是一种不真诚的沟通方式,因为你在假装自己并非在争论(但实际上你是),假装你没有某种目的。如果谈话对象的观点与你假定的不一样,这种问题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用"怎样"和"什么"来提问。

开放式的"精准的问题",让对话有机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展。除非你想澄清问题、阻止对方混淆视听,或者向谈话伙伴求证你正确理解了对方想法,否则应当尽量避免封闭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