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精讲 v-lazy实现图片懒加载

我们首先需要创建一个自定义指令对象。每个自定义对象都有着钩子函数

js 复制代码
const directive = {
  created() {},   // 元素属性初始化前
  beforeMount() {},// 元素挂载到 DOM 前
  mounted() {},    // 元素挂载到 DOM 后 (当前代码使用的钩子)
  beforeUpdate() {},
  updated() {},    // 元素及子组件更新后
  beforeUnmount() {},
  unmounted() {}   // 元素从 DOM 移除后 (当前代码使用的钩子)
}

接着我们在main.js中注册一下这个自定义指令

js 复制代码
import directive form './active'

App
.directive('lazy',directive)
.mount(#app)

当我们的项目页面假如有大量的请求,这是一个非常耗费性能的事,我们可以通过自定义指令 v-lazy 来实现图片的懒加载

原理如下:当图片进入我们的视口内,将图片的src属性添加到预先存取的路径中。

这会用到一个InersectionObserver 对象,他的用法很简单。

ini 复制代码
var io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callback, option);

我们创建一个观察器实例对象。 他有一个observe方法,里面的参数就是观察的Dom节点。 每当Dom进入视口和离开时就会触发回调。option负责配置一些选择项。

callback函数的参数(entries)是一个数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IntersectionObserverEntry对象。举例来说,如果同时有两个被观察的对象的可见性发生变化,entries数组就会有两个成员。

  • time:可见性发生变化的时间,是一个高精度时间戳,单位为毫秒
  • target:被观察的目标元素,是一个 DOM 节点对象
  • rootBounds:根元素的矩形区域的信息,getBoundingClientRect()方法的返回值,如果没有根元素(即直接相对于视口滚动),则返回null
  • boundingClientRect:目标元素的矩形区域的信息
  • intersectionRect:目标元素与视口(或根元素)的交叉区域的信息
  • intersectionRatio:目标元素的可见比例,即intersectionRectboundingClientRect的比例,完全可见时为1,完全不可见时小于等于0

threshold属性决定了什么时候触发回调函数。它是一个数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门槛值,默认为[0],即交叉比例(intersectionRatio)达到0时触发回调函数。

ini 复制代码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 */}, 
  {
    threshold: [0, 0.25, 0.5, 0.75, 1]
  }
);

用户可以自定义这个数组。比如,[0, 0.25, 0.5, 0.75, 1]就表示当目标元素 0%、25%、50%、75%、100% 可见时,会触发回调函数。

很多时候,目标元素不仅会随着窗口滚动,还会在容器里面滚动(比如在iframe窗口里滚动)。容器内滚动也会影响目标元素的可见性,参见本文开始时的那张示意图。

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支持容器内滚动。root属性指定目标元素所在的容器节点(即根元素)。注意,容器元素必须是目标元素的祖先节点。

dart 复制代码
var opts = { 
  root: document.querySelector('.container'),
  rootMargin: "500px 0px" 
};

var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callback,
  opts
);

上面代码中,除了root属性,还有rootMargin属性。后者定义根元素的margin,用来扩展或缩小rootBounds这个矩形的大小,从而影响intersectionRect交叉区域的大小。它使用CSS的定义方法,比如10px 20px 30px 40px,表示 top、right、bottom 和 left 四个方向的值。

这样设置以后,不管是窗口滚动或者容器内滚动,只要目标元素可见性变化,都会触发观察器。

注意:IntersectionObserver API 是异步的,是一个微任务,不随着目标元素的滚动同步触发。

这时候我们就能很简单的写出这个自定义指令v-lazy

js 复制代码
const options = {
    root: null,        // 观察基准:浏览器可视区域(viewport)
    rootMargin: '0px', // 可视区域不扩展
    threshold: 0       // 触发条件:元素刚进入视窗就触发(即使只露出1个像素)
};
// export function useIntersectionObserver;
const observer = createIntersectionObserver();

export function useIntersectionObserver() {
    return {
        observer,
    };
}
function createIntersectionObserver() {
    const 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entries) => {

        entries.forEach((entry) => {
            if (entry.isIntersecting) {
                loadImage(entry.target as HTMLImageElement);
                observer.unobserve(entry.target); // 加载后取消观察
                // console.log("观察完毕");
            }
        });
    }, options);
    return observer;
}
function loadImage(targetImage: HTMLImageElement) {
    targetImage.src = targetImage.dataset?.src || "";
}

const lazyDirective = {
  mounted(el: HTMLImageElement, binding: DirectiveBinding) {
    if (typeof binding.value === 'string') {
      el.dataset.src = binding.value; // 将图片的URL存储在元素的dataset属性中
    }
    observer.observe(el);
  },
  unmounted(el: any) {
    // 当元素卸载时,取消观察
    observer.unobserve(el);  }
};

参考作者:阮一峰

相关推荐
知识分享小能手6 小时前
微信小程序入门学习教程,从入门到精通,微信小程序常用API(上)——知识点详解 + 案例实战(4)
前端·javascript·学习·微信小程序·小程序·html5·微信开放平台
清灵xmf6 小时前
CSS field-sizing 让表单「活」起来
前端·css·field-sizing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6 小时前
[光学原理与应用-480]:《国产检测设备对比表》
前端·人工智能·系统架构·制造·半导体·产业链
excel7 小时前
Qiankun 子应用生命周期及使用场景解析
前端
weixin_446260857 小时前
Django - 让开发变得简单高效的Web框架
前端·数据库·django
ObjectX前端实验室8 小时前
【react18原理探究实践】异步可中断 & 时间分片
前端·react.js
SoaringHeart8 小时前
Flutter进阶:自定义一个 json 转 model 工具
前端·flutter·dart
努力打怪升级8 小时前
Rocky Linux 8 远程管理配置指南(宿主机 VNC + KVM 虚拟机 VNC)
前端·chrome
brzhang8 小时前
AI Agent 干不好活,不是它笨,告诉你一个残忍的现实,是你给他的工具太难用了
前端·后端·架构
brzhang8 小时前
一文说明白为什么现在 AI Agent 都把重点放在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上?
前端·后端·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