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 Proxy 与 Reflect 结合使用的目的

前言

先说结论,Proxy 与 Reflect 结合使用是为了在触发 proxy 的时候纠正 this 的指向问题

了解过 Proxy 的同学都知道,Proxy 会拦截一个对象的 get 和 set 方法,并且返回一个新的对象,我们去修改这个新对象就会触发 get 和 set 方法。

那么由于存在两个不同的对象,那么是不是就会存在两个不同的this,这在某些时候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

Proxy

首先先来简单使用一下 Proxy

js 复制代码
const text = {
  name: 'xiaomi',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ext, {
  get(target, key) {
    console.log('🚀 触发拦截')
    return target[key]
  },
})
  
proxy.name

// 🚀 触发拦截

在访问 proxy 的属性的时候触发了拦截,target表示原对象,key表示访问的key

但是 get 方法还存在 第三个参数 receiver

接下来我们举两个例子来看一下意外情况

意外情况

1

先了解一下 js 原生对象中的 get set 这个结合 proxy 会造成一些理想外的情况

js 复制代码
const text = {
  name: 'xiaomi',
  get value() {
    return this.name
  },
}

const text2 = {
  name: 'xiaohong',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ex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return target[key]
  },
})

Object.setPrototypeOf(text2, proxy)

console.log(text2.value) // xiaomi

text2 继承了 proxy,并且因为 text2 身上没有 value 属性,所以一旦访问 value 就会触发陷阱,但是你要是访问 name 因为 text2 身上有这个属性,所以不会向父元素查找,就不会触发陷阱。同理,如果 obj 身上有 value 属性,那就不会触发陷阱。

所以你可以看到,虽然我们触发了 proxy 的 get 陷阱,但是 target 对象是 text,所以 this.name 就会得到 text 的name 也就是 xiaomi。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访问了 text2 那么this.name 就希望是 text2 的name,也就是 xiaohong

2

另一种情况,当我们访问的这个 get 属性有去 访问当前对象的其他属性的时候,按道理来说应该继续触发 proxy 的拦截

js 复制代码
const p1 = {
  name: '张',
  get fullName() {
    return this.name
  },
}

const proxy = new Proxy(p1,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ole.log('触发了 getter')
    return target[key]
  },
})

console.log(proxy.fullName)

但是上面这个例子,就只会触发一次拦截,这也是因为,在 return target[key] 触发 fullName 的时候获取到的 this 为 p1。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发现,在 proxy 的 get 方法当中,在一些特殊情况我们获取到的this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所以这时候就轮到 receiver 登场

receiver

get(target, key, receiver) get 中的第三个参数是 receiver 这个属性代表当前触发这个陷阱的上下文,比如第一个例子中的 receiver 就是继承了text 的 text2 对象

js 复制代码
const text = {
  name: 'xiaomi',
  get value() {
    return this.name
  },
}

const text2 = {
  name: 'xiaohong',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ex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ole.log('🚀', receiver === text) // false
    console.log('🚀', receiver === text2) // true
    return target[key]
  },
})

Object.setPrototypeOf(text2, proxy)
console.log(text2.value) // xiaomi

那么我们在这时候就又可以引出 Reflect 对象,这个对象的get方法作用是跟 target[key] 相同的,唯一的不同点就是 ,它也可以传入第三个参数 receiver

js 复制代码
target[key]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Reflect.get 的第三个参数 receiver 可以修改 this 指向

那么在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得到正确的返回

js 复制代码
const text = {
  name: 'xiaomi',
  get value() {
    return this.name
  },
}

const text2 = {
  name: 'xiaohong',
}

const proxy = new Proxy(text, {
  get(target, key, receiver) {
    console.log('🚀', receiver === text) // false
    console.log('🚀', receiver === text2) // true
    return Reflect.get(target, key, receiver)
  },
})

Object.setPrototypeOf(text2, proxy)
console.log(text2.value) // xiaohong

对于第二个例子也是一样的,会触发两次 get 陷阱,感兴趣的伙伴可以自己尝试一下

总结

在阅读 vue3 源码的过程一定会碰到 Proxy 与 Reflect 相关的问题,这里结合大佬们的文章记录了一下自己的理解,如果有写的不好的地方欢迎评价。

引用

为什么Proxy一定要配合Reflect使用?

相关推荐
excel2 小时前
为什么在 Three.js 中平面能产生“起伏效果”?
前端
excel3 小时前
Node.js 断言与测试框架示例对比
前端
天蓝色的鱼鱼5 小时前
前端开发者的组件设计之痛:为什么我的组件总是难以维护?
前端·react.js
codingandsleeping5 小时前
使用orval自动拉取swagger文档并生成ts接口
前端·javascript
颜如玉5 小时前
HikariCP:Dead code elimination优化
后端·性能优化·源码
石金龙6 小时前
[译] Composition in CSS
前端·css
白水清风6 小时前
微前端学习记录(qiankun、wujie、micro-app)
前端·javascript·前端工程化
Ticnix6 小时前
函数封装实现Echarts多表渲染/叠加渲染
前端·echarts
用户22152044278006 小时前
new、原型和原型链浅析
前端·javascript
阿星做前端6 小时前
coze源码解读: space develop 页面
前端·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