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 单链表(1)

1.概念和结构

概念:链表是一种物理存储结构上非连续、非顺序的存储结构 ,数据元素的逻辑顺序是通过链表中

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

通过指针链接次序实现的要怎么理解呢?

这是一张链表的结构图:

与顺序表不同的是,链表里的每节"车厢" (仔细观察这张结构图会发现它和火车很像,并且可以看

出由4个车厢组成) 都是独立申请下来的空间,我们称之为**"结点/节点"**

结点的组成主要有两个部分:当前结点要保存的数据和保存下一个结点的地址(指针变量)。

图中指针变量plist保存的是第一个结点的地址,我们称plist此时"指向"第一个结点, 也称为链表的的

头结点 。

我们可以把链表比喻成 火车,这样会非常直观:

  1. 「火车车厢」=「链表结点」

每节火车车厢就是链表的一个结点:

  • 车厢里装的「乘客、货物」→ 对应结点储存的数据(存实际内容,比如数字、字符串)。

  • 车厢之间的「挂钩」→ 对应结点的指针(存下一个结点的地址,把车厢串起来)。

最后一节车厢的挂钩「没有连接下一节」→ 对应链表最后一个结点的指针域为 NULL(空),表

示链表结束。

  1. 「火车头」=「链表头指针」

火车头(车头本身也算一节特殊车厢)→ 对应链表的头指针(或头结点)

  • 头指针存的是「第一节车厢的地址」→ 你通过头指针,才能找到整列火车(遍历链表)

  • 如果火车头丢了(头指针丢了),就找不到整列火车了 → 链表头指针是访问链表的唯一入口。

简单总结:

链表 = 火车,节点 = 车厢,指针 = 挂钩,头指针 = 火车头。

这种比喻能帮你记住:链表靠「指针(挂钩)」把「节点(车厢)」串起来,增删节点只改指针

(挂钩),不需要移动其他节点(车厢),这也是链表最核心的特点~

2.链表和顺序表的关系:

链表和顺序表都属于线性表,是数据在逻辑结构上呈现线性关系的两种不同存储方式实现的结构,

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二者关系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相同点:

  • 逻辑结构:都用于存储具有线性逻辑关系的数据,即数据元素在逻辑上是"一对一"的相邻关系,

比如存储一列学生的成绩,都能体现成绩的先后顺序 。

  • 基本操作:都支持常见的数据操作,像添加(插入)、删除、查找、遍历等操作,只是实现方式

和效率有差异。

二、不同点:

可以从 存储、访问、增删、空间、适用场景这 5 点简单概括:

存储:

顺序表 : 内存连续,元素"挤在一起"

单链表 : 内存不连续,靠指针"串"起节点

访问:

顺序表 : 下标直接访问(如 arr[2] ),很快

单链表 : 必须从头遍历找,慢(像数火车车厢)

增删:

顺序表 : 中间增删要移动大量元素,慢

单链表 : 改指针就能增删(像火车改挂钩),快

空间:

顺序表 : 预分配空间,满了扩容麻烦(需拷贝数据)

单链表 : 用多少申请多少,灵活但有指针开销

适用场景:

顺序表 : 频繁查、数据少且稳定(如查成绩)

单链表 : 频繁增删、数据动态变化(如历史记录)

简单说,顺序表像"排队的一长串盒子",空间连续好快速找;链表像"串起的珠子",节点分散但增

删灵活,实际开发选哪种,得看数据操作特点和性能需求。

关于单链表的概念基础知识就这么些。下一篇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单链表的实现。也是非常复杂的

一部分内容。感谢大家的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