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jango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设计与实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指人类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各类传统文化、艺术、习俗和技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逐渐失传的风险,尤其是在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和地方性习俗等领域。因此,保护和传承非遗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课题。

因此,设计与实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不仅有助于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能够为非遗文化的数字化管理和全球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现状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逐渐成为全球文化保护的重要课题。传统的非遗保护方式已经难以应对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挑战,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学术界和文化界关注的重点。

此外,邓铭的研究关注了非遗数字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非遗项目进行智能化管理和分析的方法,帮助非遗保护工作者实时监控非遗项目的状况并作出相应调整。她认为,这种技术手段能够极大提升非遗保护的效率与精准度。

1.3 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可视化网站,目标是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非遗项目的传播、保护和互动性,推动非遗文化的可持续传承。该网站将面向广泛的公众和专业人士,提供便捷的在线平台以展示、传播和讨论非遗项目。

具体的研究目标包括:

用户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为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如文化爱好者、研究人员等)的需求,设计用户友好的功能模块,包括用户注册与登录、浏览非遗项目、搜索功能、发布内容、评论互动和上传图片等,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文化体验。

管理员管理系统设计:开发一个后台管理系统,赋予管理员对非遗内容、用户、评论及图片的管理权限,实现内容审核、信息更新和用户管理等功能,确保平台内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技术架构与性能优化:基于Django框架构建高效的后端管理系统,使用MySQL数据库实现数据存储与查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扩展性。前端则采用Bootstrap框架进行响应式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

非遗内容的可视化呈现:通过信息可视化技术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工艺和文化背景,提升用户对非遗项目的理解与认知,增强文化认同感。

互动与社交功能的实现:通过设计评论、分享等社交功能,促进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文化传承平台。

2 相关技术介绍

2.1 Bootstrap 前端框架

Bootstrap是一个开源的前端开发框架,最初由Twitter的工程师Mark Otto和Jacob Thornton开发,旨在帮助开发者快速设计和开发响应式、移动优先的网页应用程序。它的整体架构图,如图所示:

2.2 Django 框架

Django框架介绍

Django是一个高级Python Web框架,旨在通过简化Web开发过程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高效、可扩展的Web应用。

2.3 MySQL数据库

MySQL是一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广泛应用于Web开发、数据存储和应用程序后端。MySQL由瑞典的MySQL AB公司开发,现由甲骨文公司(Oracle)维护。

3 需求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的需求分析旨在功能要求以及技术实现,以确保平台能够有效地保护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主要的需求分析内容:

3.1 功能需求

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的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具体功能需求如下:

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需要通过注册和登录功能创建个人账户,以便管理个人信息、保存浏览历史和参与互动。

浏览与搜索:用户希望能够查看所有非遗项目的详细信息,并通过搜索功能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项目,支持按类别、地区、关键词等条件筛选。

内容发布与上传:用户需要能够发布自己的非遗项目内容,分享文化和历史,上传图片或视频以展示项目的独特性。

评论与互动:用户期望能够对其他非遗项目进行评论、点赞等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促进社区交流。

个人信息管理:用户能够查看和修改自己的个人资料、密码等基本信息,以确保账户安全和隐私保护。

3.2 技术需求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需要基于Django、MySQL和Bootstrap技术栈,以满足用户与管理员的多角色功能需求,具体技术需求如下:

后端框架:使用Django框架实现快速开发和部署,支持用户管理、非遗内容管理、评论管理等核心功能模块,基于其MTV架构优化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

数据库:采用MySQL存储用户信息、非遗项目数据、评论和图片信息,支持高效的数据查询、存储和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前端设计:通过Bootstrap框架实现响应式设计,适配不同设备屏幕,优化用户体验,并提供友好的界面布局和交互效果。

用户认证与权限:利用Django自带的认证系统实现安全的用户登录注册,确保用户与管理员之间的权限分离。

文件上传与管理:支持非遗图片的上传功能,后端需具备对多媒体文件的存储和关联管理能力。

3.3 安全需求

数据安全:设置用户权限管理,防止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

隐私保护: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4 系统 总体 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

4.1.1 数据库物理设计

本系统共设计了用户表、图片表、非遗信息表、评论表。

非遗信息表(myself_article)

|---------|----------|-----|------|-------|-----|-------|
| 列名 | 字段类型 | 长度 | 是否为空 | 是否为主键 | 默认值 | 备注 |
| id | bigint | 0 | NO | Y | |  主键 |
| title | varchar | 255 | NO | | | 标题 |
| created | datetime | 6 | NO | | | 发布时间 |
| content | longtext | 0 | NO | | | 内容 |
| user_id | bigint | 0 | NO | | | 发布人id |
| |||||||

图片 表(myself_photo)

|---------|----------|-----|------|-------|-----|-------|
| 列名 | 字段类型 | 长度 | 是否为空 | 是否为主键 | 默认值 | 备注 |
| id | bigint | 0 | NO | Y | | Id |
| image | varchar | 100 | NO | | | 图片名 |
| created | datetime | 6 | NO | | | 添加时间 |
| user_id | bigint | 0 | NO | | | 添加人id |

评论表 (myself_comment)

|------------|----------|-----|------|-------|-----|------|
| 列名 | 字段类型 | 长度 | 是否为空 | 是否为主键 | 默认值 | 备注 |
| id | bigint | 0 | NO | Y | | Id |
| text | varchar | 255 | NO | | | 评论内容 |
| created | datetime | 6 | NO | | | 添加时间 |
| article_id | bigint | 0 | NO | | | 文章id |
| user_id | bigint | 0 | NO | | | 用户id |

用户 表(user)

|----------|----------|-----|------|-------|-----|------|
| 列名 | 字段类型 | 长度 | 是否为空 | 是否为主键 | 默认值 | 备注 |
| id | int | 0 | NO | Y | |  主键 |
| pwd | varchar | 100 | YES | | | 密码 |
| email | varchar | 100 | YES | | | 邮箱 |
| addtime | datetime | 0 | YES | | | 添加时间 |
| face | varchar | 255 | YES | | | 头像 |
| info | text | 0 | YES | | | 简介 |
| phone | varchar | 11 | YES | | | 电话 |
| username | varchar | 100 | YES | | | 用户名 |

4.1.2 数据库逻辑设计

根据物理设计,画出E-R 图(实体-关系图)。

4.2 总体功能设计

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分为两大部分:用户功能和管理员功能。通过清晰的角色划分和功能设计,确保用户和管理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自所需的操作,提供良好的互动体验和高效的内容管理。

一、用户功能

用户注册与登录:用户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号码注册账号,创建个人资料并设置密码。登录时,系统会进行身份验证,确保用户的安全性。注册与登录功能支持密码找回和修改,确保用户的账户安全。

浏览非遗项目:用户可以浏览平台上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个项目包括名称、简介、类别、历史背景、文化价值等内容,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查看详细信息,全面了解非遗项目。

搜索功能:用户可以使用搜索框输入关键词,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非遗项目。搜索功能支持模糊查询,用户可以根据类别、时间等筛选条件精确搜索相关内容,提升查找效率。

发布非遗内容:用户可以发布自己所拥有的非遗内容,包括项目介绍、相关历史、文化传承等。发布的内容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格式。

评论与互动:用户可以对已发布的非遗项目进行评论、点赞,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评论支持嵌套回复,形成互动社区,促进用户间的讨论和文化交流。

上传图片功能:用户可以上传与非遗项目相关的图片,展示非遗项目的丰富多彩的视觉信息。

二、后台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注册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名、注册时间、用户角色等。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管理,如禁用、删除用户账户或修改用户权限。管理员有权对用户进行封禁操作,处理违规行为。

非遗内容管理:管理员负责审核和管理用户提交的非遗内容。对于用户发布的非遗项目,管理员可以进行内容审核,批准或拒绝发布的项目。如果项目内容不符合规定,管理员可以编辑、删除或下架内容,确保平台内容的准确性和质量。

评论管理:管理员对平台上所有用户发布的评论进行管理。管理员可删除不符合规定的评论,屏蔽恶意评论,维护平台良好的互动氛围。管理员还可以对评论进行标记和分类,以便更好地管理。

图片管理:管理员负责管理用户上传的非遗图片。所有上传的图片需经过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在网站上展示。管理员可以删除违规图片、调整图片尺寸和格式,以确保平台内容的规范性。功能模块图如下。

4.3 用户功能实现

4.3.1 注册登录

登录和注册功能通过两个独立的表单实现,分别展示在不同的页面中。

4.3.2 非遗查询与搜索功能

非遗的搜索和查询功能通过搜索表单和分页机制实现,用户可以轻松搜索感兴趣的文章并浏览相关结果。

4.3.3 详情介绍和评论功能

文章详情页的功能通过展示文章内容、评论区和社交互动等模块实现,用户可以查看文章的详细信息并参与互动。

4.3.4 文章发布和修改功能

文章发布和修改功能在该代码中通过两个不同的表单实现,分别用于发布新文章和修改已有文章。

4.3. 5 我的评论功能

在该页面中,我的评论功能展示了用户曾经评论过的文章列表。页面通过{% for article in comment_article %}循环渲染出每一篇用户参与评论的文章。

4.3. 6 图片上传功能

用户登录后,访问上传页面并选择要上传的图片。用户提交图片后,系统会处理上传并在页面上反馈上传结果。上传成功后,用户可以返回上一页面查看已上传的图片。

4.4 管理员功能实现

4.4.1 用户 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 Django 后台管理系统或自定义视图来进行用户的管理操作。通过创建、查询、更新或删除User模型中的数据来管理用户。在后台,管理员可以方便地查看和管理所有用户的基本信息和操作历史。

4.4.2 图片 管理

管理员通过用户上传的图片文件进行管理。每个图片上传时,会关联一个用户(user),并自动记录上传时间。上传过程通过表单处理,request.FILES.getlist('images')会获取用户选择的图片文件,保存到数据库中。

4.4.3 非遗信息 管理

管理员可以通过后台管理系统管理非遗相关的文章。文章包括标题(title)、创作时间(created)、内容(content)以及文章作者(user)。

4.4.4 评论 管理

评论通常由用户在非遗文章页面提交。管理员可以查看所有已发布的评论,了解用户对非遗内容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