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科持续低迷:新能源汽车股下跌成拖累,销量担忧加剧

一,

现在市场有个挺矛盾的情况。这轮牛市最核心的逻辑,其实是无风险利率在下降。按 DCF 模型来说,这会让股票的估值往上走。另外,房价一直在跌,债券也到顶了,市场上能选的好资产变少,也就是所谓的 "资产荒"。尐程序:期权汇。这种时候,最该受益的应该是那些白马股,就是能稳定赚钱、还能给股东分红的公司。但现在市场的情况是,大家还是盯着科技股和小盘股这些波动大的板块在炒。虽然银行股表现还不错,但主要是因为保险公司之类的大资金配置进去,带动了价格上涨,并不是真的因为白马股的逻辑在发力。那些最能代表白马风格的、基金重仓的中盘股,今年表现是最差的。所以说,当下市场主要还是在跟着 "钱多不多、往哪流" 的流动性逻辑走,而不是围绕无风险利率下降这个核心逻辑在动。这背后的原因,跟大家的预期有关。那些能稳定赚钱、分红的白马股,大多集中在顺周期行业,大家觉得接下来它们的业绩可能不太好。而那些波动大的科技类板块,在市场风险偏好提高的时候,往往最先被炒起来,哪怕这些公司现在根本还赚不到钱。所以说,这波牛市其实有点陷入思维定式了,大家还是按以前牛市的老思路,一个劲儿地炒流动性,其实不太对。当然,后面行情可能会转向正确的逻辑,但像现在这样,把大量的流动性浪费在没意义的炒作上,我还是有点担心的。

二,

从 8 月 8 日开始,新发行的国债、地方债和金融债,它们的利息收入要恢复征收 6% 的增值税了。我看了看大家的评论,有人说这对股市是好事,也有人担心股市会不会早晚也恢复收税。 收这个增值税,多少会对债市的资金有点影响,对股市来说勉强算是个小利好。但大多数债市的资金还是不会跑到股市来,这是由资金本身的风险偏好决定的,你看 A50 指数就没什么反应,甚至还跌了一点。至于股市会不会加税,可能性不大。资本利得税怎么也得排在遗产税、脱籍税这些针对富人的税收之后。而且就算要收,肯定也有门槛,比如先对大小非收,再对资产上千万的大户和机构收。不过,红利税的减免政策最有可能取消,现在是持有股票 1 年以上就免税。

当然,我觉得债市收税更多是因为财政有压力。这几年总看到各种大 V、经济学家说财政开支不够,但要是你仔细看过数据就会发现,其实财政已经发力不少了。今年搞了各种补贴,像消费券、国家层面的补贴、育儿补贴,地方专项债和特别国债也发了很多。上半年全国广义财政收入同比下降了 0.6%,但财政支出同比增长了 8.9%,明显高于 2024 年 2.7% 的增速。赤字率其实已经不算小了,所以需要从各个方面想办法弥补一下,包括之前对海外券商收税。毕竟能去国外炒股的人,大多是中产或有钱人,从这些人身上 "刮点",总比增加各种非税负担要好。

总之:

最近股市出现回调,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里加杠杆炒股的资金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是连续上涨的 1000 和 2000 指数需要回调来释放压力。到最近收盘时,全 A 指数收平。上证指数创下新高,这主要是靠银行股的拉动。

港股之前受到全球市场大涨的带动也上涨了,但是今天带动大A下跌,但恒生科技指数还是继续拖后腿。最近它表现不佳,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股持续下跌。在反内卷的背景下,汽车行业不允许打价格战了,这导致 7 月的汽车销量明显受到影响。市场担心,8 月的销量会继续受此影响。

今天我们对医药股进行了集中止盈,接下来,我们会结合上市公司的中报,进一步调整我们的持仓结构。(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