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优化的智能灌溉系统控制策略matlab仿真

目录

1.引言

2.算法仿真效果演示

3.数据集格式或算法参数简介

4.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5.参考文献

6.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1.引言

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智能灌溉系统是一种融合农业工程、气象学和智能优化算法的复杂控制系统。其核心原理是通过模拟生物进化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与遗传机制,在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实现灌溉策略的全局优化。

2.算法仿真效果演示

软件运行版本:

matlab2024b

仿真结果如下**(仿真操作步骤可参考程序配套的操作视频,完整代码运行后无水印)**:

优化前

优化后

最后指标对比

只迭代1次,不进行优化,结论如下:

===== 灌溉策略关键指标 =====

作物预计产量: 9.15 单位

总灌溉用水量: 744.88 立方米

总灌溉成本: 2458.09 元

平均日灌溉量: 18.62 立方米/天

土壤湿度平均值: 0.42 (体积分数)

土壤湿度达标率: 22.50%

遗传优化之后,结论如下:

===== 灌溉策略关键指标 =====

作物预计产量: 55.68 单位

总灌溉用水量: 36.35 立方米

总灌溉成本: 119.96 元

平均日灌溉量: 0.91 立方米/天

土壤湿度平均值: 0.16 (体积分数)

土壤湿度达标率: 60.00%

3.数据集格式或算法参数简介

复制代码
param.days = 30;               % 优化周期(天)
param.soilDepth = 1.0;         % 土壤深度(米)
param.fieldArea = 1000;        % 灌溉面积(平方米)
param.initSoilMoisture = 0.25; % 初始土壤湿度(体积分数)
param.maxSoilMoisture = 0.40;  % 最大土壤湿度(体积分数)
param.minSoilMoisture = 0.15;  % 最小土壤湿度(体积分数)
param.wiltingPoint = 0.10;     % 萎蔫点(作物无法生长的湿度)
param.saturationPoint = 0.45;  % 饱和点(土壤最大持水量)

4.算法涉及理论知识概要

1.系统首先生成初始灌溉策略群体,每个个体代表一个完整的灌溉方案(30 天的灌溉量序列),对于种群中第 i 个个体的第 j 个基因(第 j 天的灌溉量),其初始值为:

2.适应度函数是遗传算法的核心,决定了个体的优劣评价标准。本系统采用多目标优化策略。适应度函数的数学表达为:

fitness(x)=0.7⋅Y(x)−0.3⋅C(x)

其中:

Y(x)为灌溉策略x对应的作物产量

C(x)为灌溉策略x的总成本

权重系数(0.7 和 0.3)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体现产量与成本的相对重要性

3.选择操作基于 "适者生存" 原则,适应度高的个体有更高概率被选中繁殖后代:

其中fi​为第i个个体的适应度,N为种群大小。个体被选中的概率与其适应度成正比。精英保留策略确保了每代中最优的10%个体直接进入下一代,避免优质基因的丢失。

4.交叉操作模拟生物繁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通过交换两个父代个体的部分基因生成新个体,单点交叉的数学描述:对于两个父代个体P1​和P2​,随机选择交叉点k,生成两个子代:

5.变异操作引入随机变化,增加种群多样性,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

5.参考文献

1\]彭小莉,周苏红,尹峥,等.基于遗传算法的农田智能灌溉控制系统设计\[J\].水利技术监督, 2024(003):000. \[2\]魏秀然,谷红梅,王峰.基于遗传算法的灌区水资源管理与灌溉决策系统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8, 020(004):67-70.DOI:10.3969/j.issn.1008-536X.2008.04.018. \[3\]魏秀然,谷红梅,王峰.基于遗传算法的灌区水资源管理与灌溉决策系统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0(4):4.DOI:CNKI:SUN:ZJSL.0.2008-04-019. ## 6.完整算法代码文件获得 **完整程序见博客首页左侧或者打开本文底部**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