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C是一种并发控制的方法,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实现对数据库的并发访问,在编程语言中实现事务内存
主要是为了提高数据库并发性能,更好的处理读写冲突,做到即使有读写冲突时,也能做到不加锁,非阻塞并发读
- 当前读
- select lock in share mode(共享锁),select for update;update,insert,delete(排他锁)
- 读取的是记录的最新版本,读取时要保证其他事务不能修改当前记录,会对读取的记录进行加锁
- 快照读
- 不加锁的select操作就是快照读,即不加锁的非阻塞的
- 前提是隔离级别不是串行级别,串行级别下的快照读回退化为当前读
- 基于提高并发性能的考虑,快照读的实现是基于多版本并发控制
- mvcc是行锁的一个变种,在很多情况下,避免可加锁操作,降低开销
- 基于多版本,即快照读可能读到的并不一定是最新数据版本,可能是历史版本
MVCC多版本并发控制指"维持一个数据的多个版本,使得读写操作没有冲突"的概念
MySQL中快照读就是实现MVCC理想模型其中一个非阻塞读功能,相对而言,当前读就是悲观锁的具体功能实现
快照读本身也是抽象概念。MVCC模型在MySQL中实现由3个隐式字段:undo日志,read view等完成
优势
mvcc是用来解决读-写冲突的无锁并发控制,为事务分配单向长时间的时间戳,为每个修改保存一个版本,版本与事务时间戳关联,读操作只读该事务开始前的数据库快照
- 在并发读写数据库时,可以做到在读操作时不用阻塞写操作,写操作也不用阻塞读操作,提高了数据库并发读写的性能
- 同时还可以解决脏读,幻读,不可重复读等事务隔离问题,但不能解决更新丢失问题
MVCC+悲观锁:MVCC解决读写冲突,悲观锁解决写写冲突
MVCC+乐观锁:MVCC解决读写重读,乐观锁解决读写冲突
实现原理
Rollback Segments 用来临时保存当数据库发生改变时的先前值
- 因某种原因或其他用户想要通过ROLLBACK声明取消一个数据操作,数据就会复原到之前改变时的值
- 只在transaction过程中有效,用户执行COMMIT命令,Rollback Segment里面的值就会标识为失效的,数据改变为永久化
- 当有并发session访问一个数据值改变但事务还没有提交的表
- select语句开始读取一个表同时一个事务也在修改这个表值,修改前的值就保存到Rollback Segment中
- select语句也是从Rollback Segment里读取表的值
隐式字段
-
DB_TRX_ID
:6byte,最近修改(update/insert/delete)事务ID;记录创建/最后一次修改该记录的事务ID -
DB_ROLL_PTR
:7byte,回滚指针,指向这条记录的上一个版本(存储在rollback segment中) -
DB_ROW_ID
:6byte,隐含的自增ID(隐藏主键),如果数据表没有主键,InnoDB会自动以DB_ROW_ID
产生一个聚簇索引 -
实际还有一个删除flag隐藏字段,既记录被更新或删除并不代表真的删除,而是删除的flag改变(软删除字段)

undo日志
insert undo log
:- 代表事务在insert新纪录时产生的undo log
- 只在事务回滚时需要
- 在事务提交后立即丢弃
update undo log
:- 事务在进行update或delete时产生的undo log
- 在事务回滚和快照读时需要
- 不能随便删除,只有在快照读或事务回滚不涉及该日志时,对应的日志才会被
purge
线程统一删除
purge
- 实现InnoDB的MVCC机制,更新或删除操作都只是设置老记录的deleted_bit,不是真正将过时的记录删除
- deleted_bit是一个标志位
- 当执行删除操作时,并不是将记录从数据页中物理删除,而是将deleted_bit设为1,表示记录被删除
- 更新操作,会创建一个新的记录版本,并将旧记录的deleted_bit设为1,时旧记录类似删除,新纪录包含更新后数据
- 节省磁盘空间,有purge线程来清理deleted_bit为true的记录,同时该线程自己维护一个read view
- 当记录为true并
DB_TRX_ID
相对purge线程的read view可见,那么记录被安全清除 - InnoDB中垃圾回收机制,当确认没有事务需要访问deleted_bit为1记录时,才被物理删除
- 当记录为true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