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ssionpage VS Selenium

DrissionPage vs Selenium

特性/功能点 Selenium DrissionPage 备注
底层驱动 WebDriver 协议 (如 ChromeDriver, geckodriver) playwright (基于 CDP/DevTools Protocol) Selenium 是老牌协议,DrissionPage 使用更现代的协议,性能和稳定性更优。
性能 相对较低,启动 WebDriver 实例耗时 较高,Playwright 的驱动性能更好,DOM 操作更快 DrissionPage 在操作速度上有优势。
易用性/API 相对底层,需要手动管理等待、查找元素等 高,封装了大量常用操作,提供链式调用,API 更符合直觉 DrissionPage 的 API 设计更符合"人"的思维,减少了样板代码。
页面等待 需要手动编写 WebDriverWaitexpected_conditions 封装了智能等待,默认更智能,也支持多种显式等待 DrissionPage 在这方面做了大量优化,减少了等待的复杂度。
元素定位 find_element_by_* 系列方法,支持 XPath, CSS Selector, ID 等 提供更简洁的 ele() 方法,支持多种定位方式,并支持组合定位 DrissionPage 的定位方法更灵活,组合定位很强大。
元素操作 click(), send_keys(), text, get_attribute() click(), input(), text, attr() 等,并支持链式操作和更高级操作 DrissionPage 提供了更多高级操作和属性获取方法。
多页面/标签页 需要手动切换 driver.switch_to.window() 自动管理,切换更方便,支持同时操作多个标签页 DrissionPage 在多标签页管理上更智能和高效。
弹窗处理 driver.switch_to.alert 手动处理 自动处理常见弹窗,也可手动指定 DrissionPage 减少了弹窗处理的麻烦。
代理设置 需要通过 Options 设置 更简单,直接在 SessionPageChromiumPage 初始化时设置 DrissionPage 在代理设置上更直接。
User-Agent/Headers 需要通过 Options 设置或拦截请求 更简单,直接在 SessionPageChromiumPage 初始化时设置或修改 DrissionPage 提供了更便捷的 Headers 管理。
浏览器模式 仅支持有界面模式 (Headful) 和无界面模式 (Headless) 除了有界面和无界面,还支持"半无头"模式(不加载界面但保留渲染能力) DrissionPage 提供了更丰富的浏览器运行模式。
请求拦截与修改 需依赖 Selenium Wire 等第三方库或复杂设置 内置强大的请求拦截和修改功能,可拦截 JS、CSS、图片等资源 DrissionPage 在这方面是其一大亮点,非常适合反爬和资源控制。
JS 执行 execute_script() 同样支持 run_js(),但通常其内置方法已足够 两者都支持 JS 执行。
网络请求模块 仅驱动浏览器,不直接提供 HTTP 请求功能 内置强大的 requests 库,可以直接发起 HTTP 请求 关键区别! DrissionPage 兼具浏览器自动化和 HTTP 请求能力。
反爬能力 依赖浏览器指纹模拟,需要额外配置和插件 更强,通过底层协议模拟浏览器行为,内置反爬指纹,更难被检测 DrissionPage 在反爬方面做了大量优化,更难被识别为自动化工具。
学习曲线 中等,概念较多,需理解 WebDriver 协议 较低,API 设计更直观,很多高级功能开箱即用 DrissionPage 适合快速上手和开发。
社区/生态 巨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各种语言版本支持 新兴,社区逐渐壮大,主要针对 Python Selenium 的社区支持更广泛。
维护状态 活跃维护 活跃维护,更新迭代较快 两者都在积极发展。

总结与选择建议:

选择 DrissionPage 的场景:

  • 追求效率和速度: 如果你的爬虫或自动化任务需要快速执行,并且对性能有要求。
  • 需要更强的反爬能力: DrissionPage 在模拟真实浏览器行为和伪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 希望简化代码,提高开发效率: 其更高级、更直观的 API 和链式调用能大幅减少样板代码。
  • 需要同时进行 HTTP 请求和浏览器自动化: DrissionPage 的 Session 模式和 Chromium 模式结合得非常好,可以在同一个会话中无缝切换。
  • 对新技术栈感兴趣: 基于 Playwright 的底层驱动,代表了 Web 自动化领域的新趋势。
  • 处理复杂页面和交互: 例如处理异步加载、大量 JS 渲染的页面,其智能等待和元素操作更高效。

选择 Selenium 的场景:

  • 对 WebDriver 协议非常熟悉,并有大量基于 Selenium 的现有代码库。
  • 需要跨多种编程语言进行 Web 自动化: Selenium 支持 Java, C#, Ruby, JavaScript 等多种语言。
  • 项目对社区支持和历史沉淀有极高要求: Selenium 社区庞大,遇到问题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 自动化测试场景: Selenium 在自动化测试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成熟的测试框架集成。
  • 只需要简单的浏览器操作: 如果你的任务只是非常基础的点击、输入等操作,Selenium 也能胜任。

Drisspage反爬能力更强,底层是什么原理

DrissionPage 反爬能力更强的核心在于它巧妙地结合了 Playwright 的底层能力自身对反爬机制的深入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封装和优化。

要理解它的底层原理,我们需要分两个层面来看:

  1. Playwright(底层驱动)的优势:
  2. DrissionPage 在 Playwright 之上的封装和优化。

1. Playwright(底层驱动)的优势

Playwright 之所以能比传统 Selenium 在反爬上更具优势,主要得益于它与浏览器更深层次的交互方式:DevTools Protocol (CDP)

  • 直接与浏览器通信(CDP):

    • 原理: Playwright 直接通过 Chrome DevTools Protocol(CDP)与浏览器内核进行通信。CDP 是 Chrome 浏览器本身用于调试和控制的协议。这意味着 Playwright 对浏览器拥有更精细、更底层的控制能力。
    • 反爬优势: 相比之下,Selenium 依赖 WebDriver 协议,它相当于在浏览器前面加了一层"翻译官",操作粒度相对粗糙。直接通过 CDP 控制,可以更真实地模拟用户行为,获取更详细的浏览器信息,甚至修改浏览器内部状态,这使得它更难被检测为自动化工具。
  • 更接近真实的浏览器指纹:

    • 原理: 浏览器在访问网站时会暴露很多信息(User-Agent、Headers、Navigator 对象属性、WebGL 信息、Canvas 指纹、字体列表等),这些组成了浏览器的"指纹"。网站的反爬系统会分析这些指纹来判断是否是自动化工具。

    • 反爬优势: Playwright 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它能够模拟更完整、更真实的浏览器环境,例如:

      • 更完善的 Navigator 对象: 比如 navigator.webdriver 属性,Selenium 通常需要通过 JS 注入来隐藏,而 Playwright 可以在更底层进行处理。
      • 更真实的 WebGL 和 Canvas 指纹: 这些通常是反爬的重要检测点,Playwright 能够模拟得更好。
      • 模拟真实用户行为特征: 例如鼠标轨迹、按键时间间隔等,这些微小的差异也可能是反爬的检测点。
  • 强大的请求拦截和修改能力:

    • 原理: Playwright 能够拦截所有网络请求(包括 JS、CSS、图片、XHR 等),并可以修改请求头、请求体、响应头、响应体,甚至阻止某些请求。

    • 反爬优势:

      • 绕过资源加载限制: 阻止加载耗时或触发反爬的资源(如图片、视频、特定 JS 文件)。
      • 伪造请求: 动态修改 User-Agent、Referer 等,模拟不同的访问来源。
      • 应对数据加密: 拦截加密后的数据,并在 Python 端进行解密(或反向)。
      • 绕过验证码/CAPTCHA: 拦截验证码请求,将其发送给第三方打码平台,然后注入结果。
  • Context(上下文)隔离:

    • 原理: Playwright 的 BrowserContext 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无痕浏览器会话,有独立的 Cookie、缓存和本地存储。
    • 反爬优势: 这在多任务或多账号爬取时非常有用,每个任务都可以在一个全新的、干净的环境中运行,避免了会话间的干扰,降低了被关联识别的风险。

2. DrissionPage 在 Playwright 之上的封装和优化

DrissionPage 在 Playwright 提供的强大能力之上,进一步为用户提供了更便捷、更"傻瓜式"的反爬功能和优化。它不仅仅是 Playwright 的简单封装,更是一个集成了爬虫实战经验的工具。

  • 内置智能反爬策略:

    • 指纹伪装: DrissionPage 默认开启了一些常见的指纹伪装,例如隐藏 navigator.webdriver 属性、优化 User-Agent 等。它可能还会对一些常见的浏览器指纹进行微调,使其看起来更像真实用户。
    • Cookie 管理: 更智能的 Cookie 管理,可以方便地导入导出、加载保存,模拟登录状态。
    • 请求头默认优化: 默认的请求头可能比 Playwright 原生更接近真实浏览器,例如包含更丰富的 AcceptAccept-Language 等。
  • 更方便的代理和隧道代理集成:

    • DrissionPage 提供了更简单的 API 来设置代理,包括 HTTP、HTTPS、SOCKS 代理。这对于轮换 IP 地址、规避 IP 限制非常重要。
  • 智能等待和操作优化:

    • 虽然 Playwright 自身有智能等待,但 DrissionPage 可能在其上进一步优化,例如在点击、输入等操作时,增加更符合人类习惯的随机延迟,或者在元素不可用时进行更复杂的重试逻辑。
  • SessionPageChromiumPage 的无缝切换:

    • 这是 DrissionPage 的一个亮点。SessionPage 是基于 requests 库的,用于处理普通 HTTP 请求;ChromiumPage 则是基于 Playwright 的,用于处理浏览器自动化。两者可以在同一个会话中共享 Cookies 和 Headers,这意味着:

      • 你可以先用 ChromiumPage 完成登录或绕过 JS 验证。
      • 然后将登录后的 Cookies 和 Headers 无缝同步到 SessionPage,使用效率更高的 requests 进行后续的数据抓取。
      • 当遇到需要再次 JS 渲染的页面时,再切换回 ChromiumPage
    • 反爬优势: 这种模式避免了全程使用资源消耗大的浏览器,在需要时才启动,大大降低了被检测到的可能性,并提高了爬取效率。

  • 模块化和高级 API:

    • DrissionPage 封装了许多复杂操作为简单易用的方法,比如截图、验证码处理等,这些高级功能本身就能间接提升反爬效率或应对反爬挑战。

总结:

DrissionPage 反爬能力更强的本质是:

  1. 利用 Playwright 强大的底层 CDP 协议能力,实现对浏览器的深度控制,使得模拟的浏览器环境更真实,指纹更难以被识别。
  2. 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大量爬虫实战经验和优化策略 ,通过智能等待、请求拦截、指纹伪装、代理管理以及 SessionPageChromiumPage 的无缝切换等功能,让用户能够更便捷、高效地应对各种反爬机制。

它不仅仅是一个浏览器自动化工具,更是一个面向反爬和数据抓取场景优化过的浏览器自动化和网络请求框架

个人观点:

对于大多数 Python Web 自动化和爬虫项目,DrissionPage 是一个更现代、更强大、更易用的选择 。它在底层性能、反爬能力和 API 设计上都做了显著优化,尤其内置了 requests 库的功能,使其成为一个兼具浏览器自动化和传统 HTTP 请求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如果你正在开始一个新的项目,或者想升级你的爬虫/自动化工具,强烈建议尝试 DrissionPage。Selenium 则更适合那些有深厚 Selenium 基础或需要跨语言支持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