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原理(17)-以太坊网络

文章目录


前言

以太坊网络并非单一整体,而是由主网 (生产环境)、测试网 (公开测试环境)、开发网 / 本地网(私有调试环境) 及特殊用途网络(如侧链、联盟链)共同构成的网络矩阵。不同网络的设计目标、安全性、代币价值和适用场景差异显著,核心是为 "真实资产交易""应用开发测试""本地调试" 等不同需求提供适配环境。


公共网络

每个人都能通过互联网连接到公共网络。 任何人都可以在公共区块链上读取或创造交易,并且可以验证已经执行的交易。 对等节点间的共识决定交易的添加和网络状态。

以太坊主网

主网是指主要的以太坊生态区块链,所有具有实际价值的交易都发生在该链的分散账本中。所有 ETH 交易、智能合约部署和 DApp 运营均在此环境中进行,是以太坊生态的 "核心战场"。

大众和交易所涉及的 ETH 价格是主网的 ETH。

以太坊测试网

测试网是以太坊为开发者、项目方提供的公开测试环境,用于 DApp 调试、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协议升级验证,无真实经济价值,所有代币(测试 ETH)可免费获取。测试网需模拟主网的技术特性(如共识机制、区块参数),但会定期迭代(旧测试网因技术过时或维护成本高被弃用)。

然而,针对已变得稀少或难以获得的特定类型测试网以太币,仍存在一些交易市场。

我应该使用哪个测试网?

客户端开发者目前还在维护的两个公共测试网是 Sepolia 和 Hoodi。 Sepolia 是一个供合约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测试其应用程序的网络。 Hoodi 网络是让协议开发者测试网络升级,并让质押人测试运行验证者。

Sepolia

Sepolia 是应用程序开发时推荐使用的默认测试网。 Sepolia 网络使用一种需要许可的验证者设置。 它相对较新,即它的状态和历史记录都非常小。 这意味着网络可以快速同步,并且在其上运行节点需要的存储空间更少。 这对于希望快速启动节点并直接与网络交互的用户来讲,是非常有用的。

  • 测试代币获取:通过 "水龙头(Faucet)" 免费领取,常用水龙头:
  • 适用场景:
    • 智能合约开发调试(如 Solidity 合约编译、部署、函数调用测试);
    • DApp 前端与链端交互测试(如 MetaMask 连接、交易发起、事件监听);
    • 小项目 Layer2 测试(如基于 Sepolia 的 Arbitrum Sepolia 测试网)。

Hoodi

Hoodi 是用于测试验证和质押的测试网。 Hoodi 网络对想要运行测试网验证者的用户开放。 因此,希望在部署到主网之前测试协议升级的质押人应该使用 Hoodi。

  • 开放式验证者设置,质押者可以测试网络升级
  • 状态比较大,用于测试复杂的智能合约交互
  • 同步时间更长,运行节点需要更多存储空间

二层网络测试网

二层网络Layer 2 (L2) 是一种统称,用来描述一系列特定的以太坊扩容解决方案。 二层网络是一条扩展以太坊并继承以太坊安全保障的独立区块链。 二层网络测试网通常与公共以太坊测试网紧密关联。

  1. 二层网络的核心目标
    通过Rollup(汇总)或侧链技术,将大量交易从以太坊主网(L1)转移至 L2 处理,实现高吞吐量(TPS 提升至数百至数万)和低 Gas 费(成本降低 90% 以上),同时保持与 L1 的安全性绑定。
  2. 测试网的关键作用
    功能验证:模拟主网环境,测试 L2 协议的交易执行、数据可用性(DA)、欺诈证明(Optimistic Rollup)或零知识证明(ZK-Rollup)等核心机制;
    生态适配:允许开发者在不消耗真实资产的情况下,部署智能合约、调试 DApp,并与 L1 跨链桥交互;
    压力测试:通过模拟高并发场景(如 NFT 铸造、DeFi 闪贷),验证 L2 网络的稳定性和抗攻击能力。
    二、主流二层测试网分类与特性
  3. Optimistic Rollup 测试网
    技术特点:依赖欺诈证明机制,交易需等待 7 天挑战期才能最终确认,兼容性高但延迟较长。
  4. ZK-Rollup 测试网
    技术特点:使用零知识证明即时验证交易,安全性高但开发门槛较高。

开发网 / 本地网(Devnet/Local Network)

开发网(或本地网)是开发者在本地搭建的私有测试环境,完全离线运行,不连接外部网络,用于快速调试智能合约、测试代码逻辑,适合单人或小团队开发初期使用。其核心优势是 "零延迟、零成本、可自定义",无需依赖外部节点或水龙头。

Hardhat Network(最流行的本地开发网)

  • 定位:Hardhat(以太坊开发框架)内置的本地网络,支持模拟 EVM 执行、区块生成、交易验证,无需额外部署节点;

  • 核心特性:

    • 即时出块:交易提交后立即生成区块,无需等待 12 秒(主网 / 测试网的出块时间),调试效率极高;
    • 状态可控:支持 "重置网络状态"(hardhat reset)、"手动调整区块时间"(用于测试时间锁合约)、"模拟错误场景"(如 Gas 不足、合约调用失败);
    • 内置水龙头:自动生成 10 个测试账户,每个账户初始拥有 1000 测试 ETH,无需手动领取;
  • 使用方式

bash 复制代码
# 安装Hardhat后,启动本地网络
npx hardhat node
# 在另一个终端部署合约或运行测试脚本
npx hardhat run scripts/deploy.js --network localhost

以太坊相关的其他特殊网络

除了主网、测试网、开发网,以太坊生态中还有两类 "特殊用途网络",虽不属于官方定义的主 / 测试网,但与以太坊紧密关联,广泛用于实际场景:

侧链(Sidechain):独立共识的 "以太坊生态网络"

侧链是基于以太坊技术但独立运行的区块链,通过 "跨链桥" 与以太坊主网连接,实现资产(如 ETH、ERC-20 代币)跨链转移,核心目标是提升交易效率(高 TPS、低 Gas 费)。侧链有自己的共识机制和节点网络,安全性依赖自身节点,而非以太坊主网。

典型案例:

  • Polygon PoS(链 ID:137):
    • 最主流的以太坊侧链,采用 "PoS+ Plasma" 架构,TPS 约 6500,Gas 费约 0.001-0.01 美元 / 笔;
    • 用途:NFT 铸造、DeFi 应用(如 Aave Polygon 版)、游戏 DApp,适合对成本和效率敏感的场景;
    • 跨链:通过 Polygon Bridge 将主网 ETH / 代币转入侧链,到账时间约 10-30 分钟。
  • Boba Network(链 ID:288):
    • 基于 Optimistic Rollup 的侧链(严格说是 Layer2,但常被归为侧链),TPS 约 2000,Gas 费极低;
    • 用途:高频交易、微支付场景。

联盟链(Consortium Chain):授权访问的 "私有以太坊网络"

联盟链是由多个机构共同管理的以太坊私有网络,节点加入需严格授权,账本数据仅对联盟成员可见,核心目标是平衡 "去中心化" 与 "合规性",适合企业间协作场景。联盟链基于以太坊客户端(如 Besu、Quorum)改造,关闭公开 P2P 网络,采用权限控制的共识机制(如 PBFT、Raft)。

各网络类型的核心对比与选择指南

为帮助开发者和用户快速选择合适的网络,以下是各网络的关键维度对比:

网络类型 核心用途 代币价值 去中心化程度 技术特性 典型场景
主网 生产环境,真实资产交易 真实价值 极高(全球节点) PoS 共识,12 秒 / 块,完整数据 ETH 转账、DeFi 交易、NFT 铸造
Sepolia 测试网 通用测试,DApp 调试 中(公开节点) 模拟主网 PoS,轻量数据 合约部署、DApp 前端测试
Holesky 测试网 分片技术专用测试 中(公开节点) 支持 Blob 数据,分片功能 分片协议测试、无状态客户端开发
开发网(Hardhat) 本地离线调试 极低(单节点) 即时出块,状态可控 合约代码初期调试、本地 DApp 测试
侧链(Polygon) 高效低成本交易 真实价值 中(侧链节点) 独立 PoS,高 TPS 低成本 NFT 铸造、高频游戏交易
联盟链(Besu) 企业间合规协作 无 / 私有 低(授权节点) PBFT 共识,隐私交易 供应链溯源、金融机构内部结算

选择指南:

  • 普通用户:仅需使用主网(通过 MetaMask 等钱包连接,链 ID=1),切勿接触测试网(无价值);
  • 开发者:
    • 初期代码调试:用 Hardhat 本地网;
    • 合约功能测试:用 Sepolia 测试网;
    • 分片 / Blob 功能测试:用 Holesky 测试网;
    • 企业协作项目:用 Besu 联盟链;
  • 项目方:主网部署前,需在 Sepolia 完成完整测试(包括高并发场景、边缘案例),并通过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