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端面试中,TypeScript(TS)几乎是必考内容,而"泛型"又是其中的重点。很多同学第一次看到泛型时会有点懵,其实理解它的核心思想后,泛型并不复杂。今天我就结合实际项目中的例子,聊聊我对 TS 泛型 的理解。
1. 为什么需要泛型?
在刚接触 TypeScript 时,我们经常会写这样的代码:
ts
function getFirstElement(arr: any[]): any {
return arr[0];
}
这个函数看似没问题,能传数字数组、字符串数组,但返回值类型全是 any
,类型安全完全丢了。比如:
ts
const firstNum = getFirstElement([1, 2, 3]);
firstNum.toFixed(2); // 这里可能直接报错,因为返回值不一定是 number
所以我们希望:
- 参数和返回值类型保持一致;
- 函数能复用,不管传数字还是字符串数组都行。
这时候就需要泛型了。
2. 泛型的概念
泛型可以理解为 类型的参数化 ,它和函数的参数类似,只不过参数是运行时的,而泛型是在类型层面传参。
ts
function getFirstElement<T>(arr: T[]): T | undefined {
return arr.length > 0 ? arr[0] : undefined;
}
T
就是一个 类型变量,类似函数里的参数占位符;- 调用时可以自动推导 类型,也可以手动指定:
ts
const firstNum = getFirstElement([1, 2, 3]); // 自动推导为 number
const firstStr = getFirstElement<string>(["a","b","c"]); // 手动指定 string
这样返回值的类型就和传入的数组类型保持一致,既安全又灵活。
3. 泛型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泛型的优势在于 复用性。比如我们实现一个链表结构,每个节点都可以是不同类型:
ts
class NodeItem<T> {
value: T;
next: NodeItem<T> | null = null;
constructor(value: T) {
this.value = value;
}
}
class LinkedList<T> {
head: NodeItem<T> | null = null;
append(value: T): void {
const newNode = new NodeItem(value);
if (!this.head) {
this.head = newNode;
return;
}
let current = this.head;
while (current.next) {
current = current.next;
}
current.next = newNode;
}
}
使用时可以传入不同类型:
ts
const numberList = new LinkedList<number>();
numberList.append(1);
numberList.append(2);
interface User {
id: number;
name: string;
}
const userList = new LinkedList<User>();
userList.append({ id: 1, name: "Alice" });
userList.append({ id: 2, name: "Bob" });
一个链表类,支持多种类型,代码复用 + 类型安全 两不误。
4. 面试中可能被问到的点
在面试中,关于泛型的问题可能会围绕以下几个方向:
- 基本概念:什么是泛型,为什么需要泛型。
- 泛型约束 :如何用
extends
限制泛型类型,比如T extends { id: number }
。 - 泛型工具类型 :如
Partial<T>
、Pick<T, K>
这些都是 TS 内置的泛型工具。 - 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比如封装通用组件、网络请求返回值类型、数据结构等。
5. 总结
- 泛型的本质:为类型提供参数化能力 ,实现 代码复用 + 类型安全。
- TS 泛型在实际开发中非常常见,比如 React 组件的
Props
、接口返回值、工具类型等都离不开它。 - 面试时别死记硬背,最好能结合实际项目场景举例,让面试官看到你真正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