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e 打包超 500KB 警告优化实录

前言

有一天我打包前端项目时,命令行突然冒出一行黄色警告:

(!) Some chunks are larger than 500 kB after minification.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还以为打包挂了,吓得我立刻 ctrl + c

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个警告,不是错误

它的意思是:

你的某些打包文件太大了(超过 500KB),可能影响首屏加载速度。

虽然项目能跑,但作为一个"爱折腾"的前端,我还是决定研究下,
怎么让打包体积更优雅、更快。


一、临时解决方案:调高阈值

先说最简单的方式,只想静静构建,不想被黄色警告烦:

arduino 复制代码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build: {
    chunkSizeWarningLimit: 2000, // 默认 500kb,这里改成 2MB
  },
});

这个操作能让你立刻清净下来,
但它只是掩耳盗铃 ------ 不会帮你优化体积。

适合"我现在就要出包"的时候。

生产环境别这么干。


二、从根上解决:让代码更轻

下面几步,才是真正能把包"瘦身"的办法。

(按推荐程度从高到低)


1️⃣ 动态导入(React.lazy)

有些模块,比如图表组件、富文本编辑器、文件上传页,

根本不用在首屏加载,就可以懒加载进来。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 不推荐(打进主包)
import HeavyChart from "@/components/HeavyChart";

// ✅ 推荐
const HeavyChart = React.lazy(() => import("@/components/HeavyChart"));

<Suspense fallback={<Spin />}>
  <HeavyChart />
</Suspense>

适合拆分的模块:

  • 各个路由页面
  • 图表 / 富文本 / 编辑器
  • 只在某些操作下才会显示的组件

👉 一句话:
"首屏不用的,都懒加载。"


2️⃣ 路由懒加载

如果项目是 React Router,那这步基本属于"白送优化"。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import { lazy } from "react";

const Dashboard = lazy(() => import("@/pages/Dashboard"));
const UserList = lazy(() => import("@/pages/UserList"));

const routes = [
  { path: "/dashboard", element: <Dashboard /> },
  { path: "/users", element: <UserList /> },
];

页面越多,收益越明显。
后台系统尤其推荐。


3️⃣ 手动分包(manualChunks)

Vite 底层是 Rollup,可以通过 manualChunks 主动控制怎么拆包。

举个例子:

php 复制代码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build: {
    rollupOptions: {
      output: {
        manualChunks: {
          react: ["react", "react-dom"],
          antd: ["antd"],
          echarts: ["echarts"],
          lodash: ["lodash"],
        },
      },
    },
  },
});

打完包后会变这样 👇

bash 复制代码
dist/assets/
├── react.js
├── antd.js
├── echarts.js
├── lodash.js
└── index.js

这样浏览器可以缓存独立的库,

下次改业务代码不会导致所有依赖都重新下载。

💡 小结:

  • 优点:缓存更细粒度、首屏更快
  • 缺点:配置要维护

4️⃣ 自动分包(懒人版)

不想手写?那就用函数判断路径自动拆包: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vite.config.ts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build: {
    rollupOptions: {
      output: {
        manualChunks(id) {
          if (id.includes("node_modules")) {
            if (id.includes("antd")) return "antd";
            if (id.includes("echarts")) return "echarts";
            if (id.includes("react")) return "react-vendor";
            return "vendor";
          }
        },
      },
    },
  },
});

Vite 会自动把第三方库拆成独立包,

这段配置堪称性价比最高的打包优化之一。


三、想看清楚到底是谁太胖:分析工具

装个分析插件,一目了然。

sql 复制代码
pnpm add rollup-plugin-visualizer -D

然后加进 vite.config.ts

php 复制代码
import { visualizer } from "rollup-plugin-visualizer";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visualizer({
      open: true,
      gzipSize: true,
      brotliSize: true,
    }),
  ],
});

打包后自动弹出一个 stats.html

图表告诉你:

  • 哪个依赖最大
  • 哪个页面拖了后腿
  • 哪个库不该打进去

这时候就能精准下手优化了。


四、生产环境推荐模板

如果你懒得一个个配,这份可以直接抄 👇

php 复制代码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react from "@vitejs/plugin-react";
import tailwindcss from "@tailwindcss/vite";
import { visualizer } from "rollup-plugin-visualizer";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plugins: [
    react(),
    tailwindcss(),
    visualizer({
      open: false,
      gzipSize: true,
      brotliSize: true,
      filename: "dist/stats.html",
    }),
  ],
  resolve: {
    alias: {
      "@": "/src",
    },
  },
  build: {
    target: "esnext",
    chunkSizeWarningLimit: 1500,
    sourcemap: false,
    rollupOptions: {
      output: {
        manualChunks(id) {
          if (id.includes("node_modules")) {
            if (id.includes("react")) return "react-vendor";
            if (id.includes("antd")) return "antd";
            if (id.includes("echarts")) return "echarts";
            if (id.includes("lodash")) return "lodash";
            return "vendor";
          }
        },
      },
    },
  },
});

这份配置:

  • 会自动帮你把常见大库拆包
  • 不会影响开发环境
  • 打包完还能看分析图

干净、稳定、实用。


五、额外补充

优化方向 说明
gzip 压缩 vite-plugin-compression 启用 gzip/brotli
使用 CDN React、Antd、ECharts 可放到外部加载
Tree-shaking 保证依赖是 ESM 模式
按需引入 使用 babel-plugin-importunplugin-auto-import

最后

这个警告,其实不是什么坏事。

它提醒你:项目越来越大,需要开始"体重管理"了。

有时候你只是多 import 了一个图表库;

有时候是组件都在首屏打包;

有时候,是你啥都没动,但依赖版本涨了几 MB 😂

不论如何,遇到这个警告时:

  • 别慌
  • 别直接忽略
  • 也别立刻删功能

先用分析工具看看谁是"罪魁祸首",

再根据业务权衡要不要拆。


我是那个天天打包到凌晨的前端,

有时候觉得打包像人生:

想一次性加载完所有东西,结果启动巨慢。

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会取舍

相关推荐
飞翔的佩奇5 小时前
【完整源码+数据集+部署教程】【天线&运输】直升机战机类型识别目标检测系统源码&数据集全套:改进yolo11-CSP-EDLAN
前端·python·yolo·计算机视觉·数据集·yolo11·直升机战机类型识别目标检测系统
JA+6 小时前
vue 实时数据表格组件 (stk-table-vue)
前端·javascript·vue.js
那年窗外下的雪.6 小时前
鸿蒙ArkUI布局与样式进阶(十二)——自定义TabBar + class类机制全解析(含手机商城底部导航案例)
开发语言·前端·javascript·华为·智能手机·harmonyos·arkui
IT_陈寒7 小时前
Python性能优化:5个被低估但效果惊人的内置函数实战解析
前端·人工智能·后端
00后程序员张7 小时前
Fiddler使用教程,全面掌握Fiddler抓包工具的配置方法、代理设置与调试技巧(HTTPHTTPS全解析)
前端·测试工具·ios·小程序·fiddler·uni-app·webview
前端架构师-老李7 小时前
15、Electron专题:使用 electron-store 进行本地数据存储
前端·javascript·electron
小白学大数据7 小时前
双管齐下:结合显式等待与Timeout处理复杂Ajax网页
前端·javascript·ajax
Rysxt_7 小时前
Electron 教程:从背景到 Vue3 桌面应用开发
前端·javascript·elect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