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信创的基本概念
- 定义 :信创 =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核心目标是实现信息技术领域的自主可控,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 起源 :
- 前身为"安可"(安全可控);
- 2016年"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作委员会"成立,标志信创产业正式起步;
- 背景事件:2008年微软"黑屏"、2013年"棱镜门"、2018年后美国对华科技制裁等,凸显"卡脖子"风险。
- 核心要求:自主可控、技术先进、产业完整、数据安全、技术成熟。

二、信创产业链四大板块
1. 基础硬件
- 芯片:龙芯(MIPS)、飞腾/鲲鹏(ARM)、海光/兆芯(x86)、申威(SW64);
- 服务器/整机:华为泰山、中国长城等;
- 存储:长江存储(NAND Flash)、合肥长鑫(DRAM);
- 外设:奔图打印机等。
工作方向:芯片设计、整机集成、硬件适配测试、国产化替代方案设计。
2. 基础软件
- 操作系统 :
- 桌面端:统信UOS、麒麟OS;
- 服务器端:华为欧拉(openEuler);
- 数据库:达梦、人大金仓、华为高斯(GaussDB);
- 中间件:东方通、宝兰德。
工作方向:操作系统内核开发、数据库优化、中间件适配、软硬协同调优。
3. 应用软件
- 通用办公:WPS、永中Office;
- 行业软件 :
- 金融:核心交易系统国产化;
- 医疗:智慧医疗平台;
- 教育:在线教育系统;
- 工业:CAD、MES等(仍依赖国外,是短板)。
工作方向:行业解决方案开发、国产软件迁移适配、用户体验优化。
4. 信息安全
- 产品类型:防火墙、终端安全、加密技术、态势感知;
- 代表企业:奇安信、深信服、启明星辰;
- 重点场景:政务数据传输加密、等保合规、零信任架构。
工作方向:安全架构设计、国产密码算法应用、安全服务交付。
三、信创生态与市场格局
- "2+8+N"应用布局 :
- "2":党政机关(已基本完成国产化);
- "8":金融、电信、电力、交通、石油、航空航天、教育、医疗;
- "N":消费市场(未来拓展重点)。
- 产业格局 :"三大四小":
- 三大:中国电子(CEC)、中国电科(CETC)、华为;
- 四小:航天系、中科系、浪潮、紫光等。
四、发展现状与挑战(截至2025年)
- 市场规模:2022年约3052亿元,预计2025年超8000亿元;
- 政策驱动 :
- 国资委79号文:要求央企国企2027年前完成100%信创替代;
- 政务信息化项目优先采购信创产品。
- 主要挑战 :
- 芯片先进制程(如7nm以下)仍受制于人;
- 生态割裂(不同CPU架构/OS兼容性差);
- 高端工业软件、ERP等依赖国外;
- 人才缺口超50万(尤其芯片、OS内核、安全领域)。
五、未来趋势与工作机会
-
技术融合:
- 芯片+数据库+OS协同优化(如鲲鹏+高斯DB);
- 开源生态建设(openEuler、OpenHarmony、RISC-V)。
-
行业深化:
- 金融核心系统、电力监控系统国产化加速;
- 医疗、教育启动信创试点。
-
消费市场破局:
- 国产PC通过性价比+本地化服务(如预装政务软件)进入个人用户。
-
全球化布局:
- 信创产品出海(东南亚、中东、非洲);
- 推动"中国标准"IT生态。
六、快速切入建议(按岗位/兴趣)
| 兴趣/背景 | 可关注方向 |
|---|---|
| 芯片/硬件 | 国产CPU适配、整机测试、硬件兼容性验证 |
| 操作系统 | Linux发行版开发、驱动适配、安全加固 |
| 数据库 | 国产数据库迁移、性能调优、高可用方案 |
| 应用开发 | 办公/行业软件国产化改造、Web应用信创适配 |
| 网络安全 | 等保合规、国产加密、终端防护方案 |
| 项目管理 | 信创替代项目实施、生态对接、迁移规划 |
✅ 总结一句话 :
信创 = 从"能用"到"好用"的国产信息技术生态重构,是国家战略+产业升级+个人职业发展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