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
我们在去年 NocoBase 发布 1.0 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一个不知名的开源产品可以带来多少收入》,分享了过去 12 个月 NocoBase 的收入。如今又一年过去了,在这一年里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喻户晓的 ChatGPT,超低成本的 Deepseek,你追我赶的 Cursor 和 Claude,全世界都在谈论 AI,仿佛 AI 已经准备接管全世界,股市也因此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如此热烈的 AI 氛围中,NocoBase 仍然在"无代码平台"这个定位和话题下,一边持续迭代开发 1.X 版本,一边经常被质问:
AI 编程都这么厉害了,你们做这种上古时代的产品还有意义吗?
现状
今天离我们在 GitHub 提交第一行代码已经过去了 4 年多,我们的第三个 2 年计划已经开始。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团队总人数从 10 个人增加到 14 个人,但仍然没有设置销售团队,也没有花一分钱市场费用,媒体报道的次数好像是零。我们主要做了基础的 SEO 工作,然后将其他全部精力放在产品上。
下面是目前的一些数据。从这些数据来看,NocoBase 比上一年有了明显的成长,但并没有发生质变,与动辄十几万 Star 的 AI 项目比起来,说 NocoBase 是上古时代的产品好像并不为过。
- GitHub Star: 17k
 - Gitee Star: 2.4K
 - Contributors:94
 - Npm Package downloads(过去12个月):240K
 - Docker image pulls(过去12个月):250K
 - Git clones: 1.5K/day
 
收入
在过去的 12 个月里,我们总共收到 57 个国家、400 多家企业的订单,总收入合计为人民币 1030 万元(外币按当前汇率折算成人民币)。
商业用户数前 20 位的国家为:
- China
 - United States
 - Brazil
 - Japan
 - Germany
 - Vietnam
 - Indonesia
 - Russia
 - France
 - India
 - United Kingdom
 - Italy
 - Malaysia
 - United Arab Emirates
 - Turkey
 - South Korea
 - Switzerland
 - Poland
 - Portugal
 - Australia
 
收入总金额前 20 位的国家为:
- China
 - United States
 - Japan
 - Russia
 - Vietnam
 - United Kingdom
 - India
 - Vanuatu
 - Poland
 - Malaysia
 - Brazil
 - Indonesia
 - Germany
 - France
 - Turkey
 - Thailand
 - Netherlands
 - Tunisia
 - Kazakhstan
 - Colombia
 
与上一个周期相比,付费用户中多了很多大型企业。全球领先、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汽车品牌、新能源汽车品牌、手机品牌、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药品和医疗器械研发企业、民用无人机企业、光伏风电企业、咨询公司、广告公司、银行、大学等等,这些领域全都有了 NocoBase 的身影。
这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2024 年初,我们准备发布 NocoBase 1.0 之前的几个月,我想我们是时候寻找一位新同事来做一些市场相关的工作了。这位同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经验,坦白说当时我并没有想的很清楚,因为我们的产品偏技术导向,目标用户都是技术背景的群体,而技术出身、又有丰富的全球市场经验的人,大概率不会青睐我们。直到看到 Lijia 的简历和一些个人资料,我想,没错,就是她了。一个热爱户外、肌肉发达、精力充沛、牙齿雪白的女孩,怎么会错呢?
Lijia 从不懂技术、没有接触过无代码产品、没有做过全球范围的市场活动开始,经过几个月的成长和准备,在我们发布 1.0 版本时,NocoBase 连续好几天登上 GitHub Trending 当日前十,Product Hunt 当日第二。在过去的 10 几个月里,网站访问量增加 5 倍,GitHub Star 从 5.7K 增长到 17K,我们的收入也增长了 4 倍。
这一切,并不是来自于艰苦卓绝、通宵加班。Lijia 每个星期都有数十个小时泡在健身房中、羽毛球馆中、海拔 4000 米以上的山中。上个月可能在欧洲的小城咖啡馆里写文案,下个月就可以来到日本富士山脚下开早会。这种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让 Lijia 将她的精力、体能、生活幸福指数始终保持在高位,再以此为基础把 NocoBase 高效地传递到用户面前。就在写这篇文章的前一个星期,Lijia 以一人之力准备了 NocoBase 发布 2.0 的全部活动,并剪辑了关于新版本的数十个视频,同时还为整个团队安排了一次为期一周的热带海边旅行聚会。
我跟我老婆是大学同学,我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小孩,都是上小学的年纪。她非常热爱生活,从小孩出生到现在,绝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全家坐在餐桌旁一起吃早饭和晚饭,孩子们每一餐都能品尝到妈妈做的各种美食。我们养了一只猫、一只鸟、一大缸鱼和虾。
每周末我们都有一天家庭活动日,全家花一整天时间出去爬山、骑车、露营、踢球,去河里给鱼缸补充小鱼小虾。全家每年都有 3 个月的时间在路上,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去不同的森林、草原、沙漠、大海。孩子们从出生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超过 15 万公里的自驾旅程。
孩子们熟悉很多动物和植物,认识大部分农作物,我们一起亲自播种、修建、收获过很多粮食、蔬菜、水果。无论在餐桌上还是旅途中,我们有大把的时间聊各种话题。孩子们对我们无话不说,讲学校的事、书里的事还有心里的事,而我常常给他们分享我们的产品、团队还有客户的故事。他们喜欢读书,有擅长的运动,不挑食,善于解决问题。
包括 NocoBase 在内,我总共经营着 3 个不同领域的公司,但这并没有让我精疲力尽,相反,我有很多时间与家人在一起,全家共同营造着越来越美好的氛围。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也给我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体验和对工作和人生的思考。就像 Lijia 一样,我的精力、体能、幸福指数也因此保持在了高位。一年 365 天我几乎全部都处在工作状态,即使在路上旅行的时候,在半夜睡觉的时候,我都会随时投入到产品讨论、客户交流、危机处理中。
除了 Lijia 和我之外,NocoBase 团队中还有好几位称职的奶爸,还有人每周都去露营和钓鱼,也有人出门的时候总是带着电脑随时工作,因为开发 NocoBase 就是他最大的爱好之一。过去一年中,团队中有 2 个人结婚,2 个人迎来自己的小孩,还有 2 个人买了新车。当我们在谈论 NocoBase 这个产品的时候,它的背后是 10 几个普通人的生活。虽然大家在不同的城市甚至不同的时区,我们每半年都会安排一次集体聚会和出游。大家无一例外都充满能量,正是这样的能量注入到 NocoBase 中,让它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好。
AI 会杀死 NocoBase 吗?
这是我在过去几个月被问过最多的问题,写到这里好像这篇文章才进入了主题。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无法就 AI 这个可能改变人类命运亦或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像泡泡一样破灭的话题做出有远见和说服力的评价,只能讲一讲我们自己的经历。
在上周发布 2.0 之前,1.X 时代的 NocoBase 在产品层面与 AI 没有任何关系,但实际上在开发和经营它的过程中,我们的团队早已大量受益于 AI。无论是写文档、写代码、修复 bug、做翻译、审阅合同,GPT、Gemini、Claude 等最新的模型一直都是我们的得力助手。正因为用的多,我们对 AI 的优势和能力边界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认识。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从半年前开始设计和开发 NocoBase 2.0。相比于 1.X,2.0 做了非常多重构和新特性,其中最重要的是两方面:一是增加了 AI 员工;二是逐步重构各个模块,使其能适配 AI 员工。
我们使用 NocoBase 搭建了自己的 CRM 和客户服务平台,在 CRM 中服务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几百家企业。在 1.X 时代,我们遇到了 2 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虽然我们使用 Email Manager 插件将 Gmail 的邮件同步到了 CRM 中,在每个客户的页面都能看到与他们过往的邮件记录,但由于时间跨度大、邮件数量多,每次要从邮件中了解一个客户的过往沟通情况时都很费时费力,不得不从头阅读每一封邮件。
第二个难题。我们每周会收到很多客户的咨询,他们是来自全球不同国家、不同规模的企业,对我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在给他们回复邮件之前,我们迫切希望详细了解一下邮件的另一端是谁,我们的产品正在被什么样的公司所青睐,以及他们适合购买什么版本。在没有使用 AI 之前,只能将邮件中的信息复制到 Google 中搜索,然后从结果中筛选可能有用的信息。自从 AI 有了网络检索能力之后,我们就将邮件内容复制到 ChatGPT 的对话窗口,由它去检索并整理客户背景,然后再将结果复制粘贴到 CRM 中。这比用搜索引擎方便很多,但依然与我们的 CRM 是割裂的。
升级到 NocoBase 2.0 之后,我们在客户的邮件列表旁边派驻了 AI 员工 Ellis。当我打开一个客户的页面,想了解一下各位同事过去与该客户沟通的情况,重点关注一下该客户对 NocoBase 的满意程度、付费意愿等信息,我只需要点击唤起 Ellis,她会自动读取该客户的所有往来邮件,为我总结出我关注的重点信息,整个过程我都不需要输入一个字,也不需要复制、粘贴、切换工作界面。
同时,我们还在线索详情旁边派驻了 AI 员工 Vera,同样只需要点击唤起她,她就会自动读取这条线索中的信息,基于其中的邮箱后缀、邮件内容、邮件签名等信息,去互联网上搜集该公司和联系人的所有信息,整理成背景调查报告,然后自动将报告填写到该线索的表单中。整个过程我同样不需要任何输入和复制粘贴操作。
Orin 负责搭建数据模型,Vix 负责洞察数据,Lexi 负责翻译各种语言,Nathan 负责编写前端代码......这一个个直接驻扎在我们的 CRM 中,自动获取数据和页面结构作为上下文,自动调用 Tools 和工作流完成各项任务的 AI 员工,是与我们并肩协同工作的新同事。他们没有夺目耀眼的光环,譬如只需要几轮对话就能生成一个复杂的业务系统,或者收到客户线索后就能自主促成交易,他们只是作为拟人化的、有明确能力和职责边界、又有很多专业技能的员工,无缝、不知疲倦地驻扎在我们需要他们的地方,可靠地完成分配给他们的任务。
回到开头的问题,AI 会杀死 NocoBase 吗?我的答案是:如果 AI 真的杀死了 NocoBase,那么它杀死的就不仅仅是 NocoBase,我们的生活中一定会发生比 NocoBase 死掉更可怕、更需要担心的事情;如果它不会杀死 NocoBase,那么它的能力越强,NocoBase 受益越大。
企业最终需要的不是 AI、BI、CI,也不是写出来的代码行数,企业需要的是协助他们顺利运转、让成本更低、让利润更高的东西。如果聚焦在 NocoBase 擅长的业务系统领域,代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可能不超过三分之一,比代码更重要的是对自身业务流程的理解、规划、传达、实现、迭代。以目前 AI 的能力,要实现这样的完整项目很困难,并且对使用它的人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NocoBase 希望成为这种场景下的人与 AI 协同的框架,一方面提供大量的基础设施供人和 AI 使用,另一方面又将 AI 的工作限定在有限的范围之内,确保它能可靠地协助人类完成任务。
接下来做什么
对于我们这样的小团队,生在这个 AI 蓬勃发展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就像上一个二十年 iPhone 开启的智能手机时代,为全球无数开发者创造了曾经难以想象的创作和收入空间。
目前大部分头部企业和创业者们手持天量资金,创造一个又一个耀眼的产品,这给我们这样如蚂蚁般微小的团队留下了非常多的生存空间。我们希望从小处着眼,让 AI 员工无缝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中,从解决真实的小问题开始,逐步渗透。
今天的 NocoBase 2.0 中,AI 的渗透率不足 10%,但它确实已经帮助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在下一年中,希望渗透率可以不断提升,当达到 50% 之时,可能就是我们发布 NocoBase 3.0 之日。
最后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正式向你介绍 NocoBase 2.0,请与你的 AI 员工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