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理解React Context:神奇的上下文机制

一、什么是context

一般来说,组件之间传数据,使用props,实现"父传子、子传孙"一层层传下去,但是如果组件层级太多,使用props就很麻烦,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context,它相当于是组件的中心点,任何子组件都可以直接去这里面取值。

例如如下场景:

tsx 复制代码
function App() {
  return <Page user="Jseeza" />;
}
 
function Page({ user }) {
  return <Content user={user} />;
}
 
function Content({ user }) {
  return <UserInfo user={user} />;
}
 
function UserInfo({ user }) {
  return <p>欢迎你,{user}</p>;
}

如果想把user从App传到UserInfo,需要层层递进,每一层都传props.user,如果项目很大很复杂,就很麻烦。

在此基础上引入context,其目的在于让"子代组件"直接读取祖先组件的数据,不需要经过层层传递。

二、Context的搭建

第一步:创建一个context

tsx 复制代码
import { createContext, useContext } from 'react';
 
const UserContext = createContext(); // 创建上下文对象

第二步:<Provider>--提供数据

tsx 复制代码
function App() {
  return (
    <UserContext.Provider value={{ name: 'Jseeza', age: 18 }}>
      <Page />
    </UserContext.Provider>
  );
}

这样则表示所有后代组件都可以直接访问到name和age

第三步:useContext--后代读取组件

tsx 复制代码
function UserInfo() {
  const user = useContext(UserContext);
  return <p>你好,{user.name}!你 {user.age} 岁了。</p>;
}

使用ctx,则无需props,也无需考虑中间层的层层传递逻辑。

三、Context的更新

当Provider的value发生变化时,所有使用useContext()的组件都会自动重新渲染

例如:

tsx 复制代码
/** 父组件 */
function App() {
  const [user, setUser] = useState({ name: 'Jseeza' });
 
  return (
    <UserContext.Provider value={user}>
      <Profile />
      <button onClick={() => setUser({ name: 'Alliza' })}>改名</button>
    </UserContext.Provider>
  );
}
 
/** 子组件 */
function Profile() {
  const user = useContext(UserContext);
  return <p>用户名:{user.name}</p>;
}

当点击改名后,context中的user.bane更新为新名字,所有子组件也自动更新。

四、Context和Props的对比

对比项 props Context
数据流方向 父 → 子(必须层层传) 祖先 → 任意后代
灵活性 适合单一组件传参 适合全局共享
典型用法 普通数据传递 主题、语言、用户、登录状态等
是否响应变化 会(value 变化会重渲染)

五、多个Context如何灵活运用

可以嵌套多个Provider:

tsx 复制代码
const ThemeContext = createContext('light');
const UserContext = createContext(null);
 
function App() {
  return (
    <ThemeContext.Provider value="dark">
      <UserContext.Provider value={{ name: 'Jseeza' }}>
        <Page />
      </UserContext.Provider>
    </ThemeContext.Provider>
  );
}
 
/** 子组件:使用useContext拿取不同的ctx */
function Info() {
  const theme = useContext(ThemeContext);
  const user = useContext(UserContext);
  return <p>{user.name} 使用 {theme} 主题</p>;
}

六、Context+自定义hooks封装

也可以自己根据项目需要封装一层定制的hook,从而减少Provider的反复出现,优化代码层级。 简单的示例如下:

tsx 复制代码
/** 封装createCtx */
function createCtx(defaultValue) {
  const Ctx = createContext(defaultValue);
  function useCtx() {
    const c = useContext(Ctx);
    if (!c) throw new Error('useCtx must be inside Provider');
    return c;
  }
  return [useCtx, Ctx.Provider];
}
tsx 复制代码
/** 使用封装的ctx */
const [useUser, UserProvider] = createCtx({ name: 'Guest' });
 
function App() {
  return (
    <UserProvider value={{ name: 'Jseeza' }}>
      <Profile />
    </UserProvider>
  );
}
 
function Profile() {
  const user = useUser();
  return <p>{user.name}</p>;
}
相关推荐
Data_Adventure2 小时前
从 TypeScript 到 Java(2):从脚本执行到 main 方法 —— 理解 Java 的程序入口
前端·后端
Android疑难杂症2 小时前
一文讲透鸿蒙开发应用框架体系
前端·harmonyos
代码搬运媛2 小时前
前端使用 docx-preview 实现word解析实战
前端
有点笨的蛋2 小时前
JavaScript Promise 机制解析
前端·javascript
Qiuner2 小时前
2025汉化idea创建JSP项目
前端·tomcat·firefox·idea·jsp
JarvanMo2 小时前
Flutter 的内存是怎么回事儿,简单给你讲明白——它给那些Widget分配和释放内存的机制
前端
烟袅2 小时前
🎯 `:nth-child` vs `:nth-of-type`:CSS 伪类的“兄弟之争”
前端·css
一水鉴天2 小时前
整体设计 全面梳理复盘之30 Transformer 九宫格三层架构 Designer 全部功能定稿(初稿)之2
前端·人工智能
有一棵树2 小时前
初级 Vue 前端开发者的命名与代码规范指南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