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作纪念日--大电容取代纽扣电池给RTC供电

一、 为什么要用大电容取代电池?

主要动机来自于对电池缺点的规避:

更长寿命和免维护:电池(特别是可充电的纽扣电池)有充放电循环次数限制,且会自然老化。而超级电容的循环寿命可达50万次以上,理论寿命可达10年以上,非常适合需要长期稳定运行且不便更换电池的设备。

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锂电池在高温(如>60°C)或低温环境下性能会急剧下降,甚至损坏。而超级电容通常能工作在-40°C到+70°C甚至更宽的范围内。

环保和无毒:电池含有重金属和有害化学物质,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超级电容的材料相对更环保。

高可靠性:没有电池的化学特性退化问题,在振动等恶劣环境下更稳定。

无记忆效应:可随时充电,不影响容量。

二、 放电过程分析与备份时间计算

为RTC供电是一个恒功率/恒电流放电过程。我们通常将RTC及其外围电路的功耗简化为一个恒定的电流负载 I_load。

  1. 放电过程的理论模型
    在放电过程中,电荷 Q 从电容中流出,其关系为:
    Q = C * U
    其中,电压 U 随时间 t 变化。电流 I 是电荷随时间的变化率:
    I = - dQ / dt = - C * (dU / dt)

由于电流是恒定的 I_load,我们可以建立微分方程:

I_load = - C * (dU / dt)

求解这个方程,得到电容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

U(t) = U_start - (I_load / C) * t

这是一个线性下降的电压曲线。然而,这个模型只适用于电压下降到RTC最低工作电压 V_min 之前。

  1. 精确备份时间计算公式
    实际的备份时间,是从初始电压 V_start 放电到RTC最低工作电压 V_min 所经历的时间 T_backup。

我们对上述微分方程进行定积分:

得到:

V_min - V_start = - (I_load / C) * T_backup

整理后得到核心计算公式:

T_backup = C * (V_start - V_min) / I_load

三、 理论计算实例

目标:为STM32的RTC设计备份电源,要求断电维持30天。

已知条件:

RTC功耗 I_load = 1.5 μA;

最低工作电压 V_min = 1.2 V;

主电源电压 3.3 V;

充电电压 V_start ≈ 3.3 V;

选用超级电容漏电流 I_leak = 2 μA;

计算步骤:

计算总放电电流:

I_total = I_load + I_leak = 1.5 + 2 = 3.5 μA

计算所需电容:

T_backup = 30 * 24 * 3600 = 2,592,000 s

由公式 T_backup = C * (V_start - V_min) / I_total 推导出:

C = (T_backup * I_total) / (V_start - V_min)

C = (2,592,000 * 3.5e-6) / (3.3 - 1.2)

C ≈ (9.072) / (2.1) ≈ 4.32 F

结论:理论上,需要一个至少4.5F的超级电容,并确保其漏电流不高于2μA,才能满足30天的备份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