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消失了两个月的张雪峰回归了,在直播中,对"学生 590 分不让学新闻"的话题进行了回应,怒批媒体和一些自媒体博主对信息掐头去尾,没有把事情完整的呈现给大众。
张雪峰的回应中,有两个关键点:
第一是张不让学新闻学的建议是在一次一对一咨询中,针对一位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给出的建议。所以,并没有说"所有人"都不能学新闻专业。
第二是该学生是新疆考生,考试分数是 590 分,咨询的时间是 2022 年。而在 2022 年,新疆地区的 590 分,是可以在华中科技大学挑专业的,而且是理科生,数学成绩是 130 分,典型的理工科苗子。
而媒体和博主在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人提"新疆",也没有人提这个建议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场景,对什么人提出的。
报道出来的内容,只说了张雪峰不让考了 590 分的学生学新闻专业。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知道该考生是新疆的网友一边倒的支持张雪峰,而其他并不了解事件细节的网友大部分都在跟着骂张雪峰。
而本文并不是要对张雪峰做出评价,也不想讨论新闻学专业。因为关于张雪峰,关于新闻学专业,你一定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所以,无需多言。
我关心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可以让我们普通人学到什么,或者应该警惕什么。
在自媒体时代,或者短视频时代,我想很多人是处于丧失自我思考能力的边缘。
为了能够在当下这个时代,保持清醒的思考,我觉得有几个事情是需要了解和注意的。
1、一切只为流量
如果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当你刷到一条短视频时,我想大部分人是很容易且愿意相信视频里面呈现的内容是真实的。
毕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很多人来不及思考,也不愿意去思考。毕竟,刷短视频就是为了消遣嘛!思考来、思考去多麻烦。
而站在一个视频创作者的角度,思考的内容一定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吸引到眼球。毕竟有流量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活下去。
所以在生存面前,其他事情都可以先靠后放一放(比如真实、客观、完整)。
当然,并不能说所有的自媒体都是为了流量,但是,但是,你不得不承认,只为流量的博主是客观存在,而且数量不少,而且你经常刷到。
2、别浪费自己的情绪
我其实也很喜欢刷短视频,但是我刷短视频的目的很明确,我就是来娱乐和放松的(听起来很像是在不合法的场所)。所以,任何一条需要我付出情绪的短视频我都会立刻划走且标记为不感兴趣,也会把博主标记为不感兴趣。
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如果一条视频让你对某一件事情产生了强烈的感动或者愤怒,对某一个人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或者崇拜,那视频背后的创作者,一定有他的目的存在,你看到的只是他想让你看到的,而并不是在讲一个客观事实。
你产生了这些情绪,就会主导你的行为,比如点赞、评论和转发,想想这些行为背后的受益者是谁。
所以,当你处在一个并不了解事情的真实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去产生了一些情绪和行为,是极度不理智的。
所以,各位,当你发现某条视频可以激起你情绪的时候,一定先问问自己:我了解事情的全部吗?这件事情值得我付出情绪吗?
3、别把自媒体当做信息的全部来源
从个人长远的发展来看,别把自媒体当做信息的全部来源
这个建议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自媒体时代,好的一面是人们接触信息的难度大大降低了。只要你打开手机,就能很轻易的接收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个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但是,坏的一面也很明显,就是信息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很多都是虚假的,增加了人们辨别信息的难度。
所以,如果你想要保持独立思考,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就是这么简单的方法,但是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这么去做。
最后,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