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三节物理层

一,第二章 物理层(数据通信有关)

1.物理层引入的目的

屏蔽掉传输介质的多样性,导致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物理层的引入使得高层看到的数据都是统一的0,1构成的比特流

2.物理层如何实现屏蔽

物理层靠定义的不同的通信协议(一般称通信规程)

这些协议的主要特征表现:物理层标准(机械特性(管脚多少,大小,形状),电气特性(电压高低)功能特性,过程特性(做出什么相应))

二,物理层引入的数据通信基础

1.通信模型

源系统 传输系统 目的系统

2.通信模型中的技术术语

1)信息 :通讯的目的是传输信息

2)数据: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3)信号:数据的外在表现形式

信号分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 (正弦波),离散变化的数据信号(脉冲)

4)信号的变换:信号由一种形式变化成另一种形式 调制

数字信号---》数字信号 编码

数字信号---》模拟形式 调制

5)常见的编码技术

6)常见的调制技术

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1,数据通信模型

2,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1)信息 2)数据 3)信号 4)信号变换(调制,编码)

5)码元:

代表不同离散值的基本波形 波形传输速率为bond波特 本质上就是每秒多少波形

6)信道及信道传输设备

信道:指信号传输通路

按通路的传输方向分: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双工通信

四,信道传输容量及速率

两个公式要求记住 :解决什么问题

1)信道传输容量:奈奎斯特:

信号不能无限制的传输速率 在低通信情况下(无噪声,带宽受限)码元传输速率是有影响的 2W

2)信道无差别传输速率:香农定理:

按香农定理指导,一定有一种方法保证数据能以这样的速率无差错的进行传输

五,传输介质

1)导向性 (能够将数字信号按固定方向传导的)

铜介质:金属铜材料构成的

同轴电缆,双绞线(虽然带宽低,编码的方式提升了比特的传输速率)

塑料介质:

光纤导线

要求掌握:不同传输介质的传输特性,各种介质优缺点

2)非导向性(不能控制数据信号传输方向)

无线:

红外线(遥控器:功耗小)微波传输(卫星,空间站) Wi-Fi 蓝牙

六,信道的复用技术

1)目的

提供传输介质的利用率

信道是信号传输通路,信道的载体是具体的传输介质

2)方法

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将传输介质的同频带进行划分,划分出不同的子频带,然后让每一路信号在不同子频带上传输,从而让多路信号同时进行传输

相关推荐
superlls2 天前
(计算机网络)JWT三部分及 Signature 作用
java·开发语言·计算机网络
.Shu.3 天前
计算机网络 TLS握手中三个随机数详解
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
.Shu.3 天前
计算机网络 各版本TLS握手的详细过程
网络·计算机网络
最好的药物是乌梅3 天前
OSI参考模型&TCP/IP模型 二三事
tcp/ip·计算机网络·408·流量控制·osi模型·计算机考研·拥塞控制
谢尔登3 天前
【计算机网络】 IPV4和IPV6区别
运维·服务器·计算机网络
武文斌774 天前
计算机网络:网络基础、TCP编程
linux·网络·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
啥都想学点5 天前
计算机网络-1——第一阶段
计算机网络
matlab的学徒6 天前
计算机网络
服务器·网络·计算机网络
泡泡龙~~6 天前
计算机网络:2、TCP和UDP
tcp/ip·计算机网络·udp
猿究院--冯磊6 天前
计算机网络模型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