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inder的出现
Binder
是
Android中最重要的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基于开源的
OpenBinder
George Hoffman 当时任Be 公司的工程师,他启动了一个名为OpenBinder的项目,在Be 公司被ParmSource 公司收购后,OpenBinder由Dinnie Hackborn 继续开发,后来成为管理ParmOS6 Cobalt OS的进程的基础。在Hackborn加入谷歌后,他在OpenBinder的基础上开发出了Android Binder(以下简称Binder),用来完成Android的进程通信。
2.为什么需要学习binder
作为一名Android开发,我们每天都在和Binder打交道,虽然可能有的时候不会注意到,譬如:
- startActivity的时候,会获取AMS服务,调用AMS服务的startActivity方法
- startActivity传递的对象为什么需要序列化
- bindService为什么回调的是一个Ibinder对象
- 多进程应用,各个进程之间如何通信
- AIDL的使用
- ...
它们都和Binder有着莫切关系,当碰到上面的场景,或者一些疑难问题的时候,理解Binder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知道 Android 应用程序是由 Activity、Service、Broadcast Receiver 和 Content Provide 四大组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组成的。有时这些组件运行在同一进程,有时运行在不同的进程。这些进程间的通信就依赖于 Binder IPC 机制。不仅如此,Android 系统对应用层提供的各种服务如:ActivityManagerService、PackageManagerService 等都是基于 Binder IPC 机制来实现的。Binder 机制在 Android 中的位置非常重要,毫不夸张的说理解 Binder 是迈向 Android 高级工程的第一步。
3.为什么Android选择Binder
Android 系统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Linux 已经提供了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 Socket 等 IPC 机制。那为什么 Android 还要提供 Binder 来实现 IPC 呢?主要是基于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几方面的原因。
3.1 常见进程间通信
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是进程间通信中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更多进程访问同一块内存,当一个进程改变了这块地址中的内容的时候,其它进程都会察觉到这个更改,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因为共享内存是访问同一块内存,所以数据不需要进行任何复制,是IPC几种方式中最快,性能最好的方式。但相对应的,共享内存未提供同步机制,需要我们手动控制内存间的互斥操作,较容易发生问题。同时共享内存由于能任意的访问和修改内存中的数据,如果有恶意程序去针对某个程序设计代码,很可能导致隐私泄漏或者程序崩溃,所以安全性较差。
管道
管道分为命名管道和无名管道,它是以一种特殊的文件作为中间介质,我们称为管道文件,它具有固定的读端和写端,写进程通过写段向管道文件里写入数据,读进程通过读段从读进程中读出数据,构成一条数据传递的流水线,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管道一次通信需要经历2次数据复制(进程A -> 管道文件,管道文件 -> 进程B)。管道的读写分阻塞和非阻塞,管道创建会分配一个缓冲区,而这个缓冲区是有限的,如果传输的数据大小超过缓冲区上限,或者在阻塞模式下没有安排好数据的读写,会出现阻塞的情况。管道所传送的是无格式字节流,这就要求管道的读出方和写入方必须事先约定好数据的格式。
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是存放在内核中的消息链表,每个消息队列由消息队列标识符表示。消息队列允许多个进程同时读写消息,发送方与接收方要约定好,消息体的数据类型与大小。消息队列克服了信号承载信息量少、管道只能承载无格式字节流等缺点,消息队列一次通信同样需要经历2次数据复制(进程A -> 消息队列,消息队列 -> 进程B),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Socket
Socket原本是为了网络设计的,但也可以通过本地回环地址 (127.0.0.1) 进行进程间通信,后来在Socket的框架上更是发展出一种IPC机制,名叫UNIX Domain Socket。Socket是一种典型的C/S架构,一个Socket会拥有两个缓冲区,一读一写,由于发送/接收消息需要将一个Socket缓冲区中的内容拷贝至另一个Socket缓冲区,所以Socket一次通信也是需要经历2次数据复制,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Binder
跨进程通信是需要内核空间做支持的。传统的 IPC 机制如管道、Socket 都是内核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内核支持来实现进程间通信自然是没问题的。但是 Binder 并不是 Linux 系统内核的一部分,那怎么办呢?这就得益于 Linux 的动态内核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LKM)的机制;模块是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它可以被单独编译,但是不能独立运行。它在运行时被链接到内核作为内核的一部分运行。这样,Android 系统就可以通过动态添加一个内核模块运行在内核空间,用户进程之间通过这个内核模块作为桥梁来实现通信。
在 Android 系统中,这个运行在内核空间,负责各个用户进程通过 Binder 实现通信的内核模块就叫 Binder驱动(Binder Dirver)。
那么在 Android 系统中用户进程之间是如何通过这个内核模块(Binder 驱动)来实现通信的呢?难道是和前面说的传统 IPC 机制一样,先将数据从发送方进程拷贝到内核缓存区,然后再将数据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进程,通过两次拷贝来实现吗?显然不是,否则也不会有开篇所说的 Binder 在性能方面的优势了。
这就不得不通道 Linux 下的另一个概念:内存映射。
Binder IPC 机制中涉及到的内存映射通过 mmap() 来实现,mmap() 是操作系统中一种内存映射的方法。内存映射简单的讲就是将用户空间的一块内存区域映射到内核空间。映射关系建立后,用户对这块内存区域的修改可以直接反应到内核空间;反之内核空间对这段区域的修改也能直接反应到用户空间。
内存映射能减少数据拷贝次数,实现用户空间和内核空间的高效互动。两个空间各自的修改能直接反映在映射的内存区域,从而被对方空间及时感知。也正因为如此,内存映射能够提供对进程间通信的支持。
Binder IPC 正是基于内存映射(mmap)来实现的,但是 mmap() 通常是用在有物理介质的文件系统上的。
比如进程中的用户区域是不能直接和物理设备打交道的,如果想要把磁盘上的数据读取到进程的用户区域,需要两次拷贝(磁盘-->内核空间-->用户空间);通常在这种场景下 mmap() 就能发挥作用,通过在物理介质和用户空间之间建立映射,减少数据的拷贝次数,用内存读写取代I/O读写,提高文件读取效率。
而 Binder 并不存在物理介质,因此 Binder 驱动使用 mmap() 并不是为了在物理介质和用户空间之间建立映射,而是用来在内核空间创建数据接收的缓存空间。
一次完整的 Binder IPC 通信过程通常是这样:
- 首先 Binder 驱动在内核空间创建一个数据接收缓存区;
- 接着在内核空间开辟一块内核缓存区,建立内核缓存区和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内核中数据接收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用户空间地址的映射关系;
- 发送方进程通过系统调用 copyfromuser() 将数据 copy 到内核中的内核缓存区,由于内核缓存区和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存在内存映射,因此也就相当于把数据发送到了接收进程的用户空间,这样便完成了一次进程间的通信。
如下图:
小结
性能
首先说说性能上的优势。Socket 作为一款通用接口,其传输效率低,开销大,主要用在跨网络的进程间通信和本机上进程间的低速通信。消息队列和管道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即数据先从发送方缓存区拷贝到内核开辟的缓存区中,然后再从内核缓存区拷贝到接收方缓存区,至少有两次拷贝过程。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贝,但控制复杂,难以使用。Binder 只需要一次数据拷贝,性能上仅次于共享内存。
稳定性
再说说稳定性,Binder 基于 C/S 架构,客户端(Client)有什么需求就丢给服务端(Server)去完成,架构清晰、职责明确又相互独立,自然稳定性更好。共享内存虽然无需拷贝,但是控制负责,难以使用。从稳定性的角度讲,Binder 机制是优于内存共享的。
安全性
另一方面就是安全性。Android 作为一个开放性的平台,市场上有各类海量的应用供用户选择安装,因此安全性对于 Android 平台而言极其重要。作为用户当然不希望我们下载的 APP 偷偷读取我的通信录,上传我的隐私数据,后台偷跑流量、消耗手机电量。传统的 IPC 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完全依赖上层协议来确保。首先传统的 IPC 接收方无法获得对方可靠的进程用户ID/进程ID(UID/PID),从而无法鉴别对方身份。Android 为每个安装好的 APP 分配了自己的 UID,故而进程的 UID 是鉴别进程身份的重要标志。传统的 IPC 只能由用户在数据包中填入 UID/PID,但这样不可靠,容易被恶意程序利用。可靠的身份标识只有由 IPC 机制在内核中添加。其次传统的 IPC 访问接入点是开放的,只要知道这些接入点的程序都可以和对端建立连接,不管怎样都无法阻止恶意程序通过猜测接收方地址获得连接。同时 Binder 既支持实名 Binder,又支持匿名 Binder,安全性高。
基于上述原因,Android 需要建立一套新的 IPC 机制来满足系统对稳定性、传输性能和安全性方面的要求,这就是 Binder
4.Binder架构
Binder 是基于 C/S 架构的。由一系列的组件组成,包括 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Binder 驱动。其中 Client、Server、Service Manager 运行在用户空间,Binder 驱动运行在内核空间。其中 Service Manager 和 Binder 驱动由系统提供,而 Client、Server 由应用程序来实现。Client、Server 和 ServiceManager 均是通过系统调用 open、mmap 和 ioctl 来访问设备文件 /dev/binder,从而实现与 Binder 驱动的交互来间接的实现跨进程通信。
Client、Server、ServiceManager、Binder 驱动这几个组件在通信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就如同互联网中服务器(Server)、客户端(Client)、DNS域名服务器(ServiceManager)以及路由器(Binder 驱动)之前的关系。
Client 先去ServiceManager中拿到Server的binder(BpBinder),然后Client再通过这个binder来"调用"Server端的代码。当然这个"调用"是跨进程的过程,需要通过ioctl来支持,也就是需要Binder驱动支持。具体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5.总结
上面章节整体分析了一下IPC通信,那么很多关于binder通信的细节,可能大家还会比较懵逼,那么这些不熟悉的或者大家懵逼的理论,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里面进行分析。
今日分享到此结束,对你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再走呗,如遇侵权联系删除
关注公众号:Android老皮解锁 《Android十大板块文档》 ,让学习更贴近未来实战。已形成PDF版
内容如下:
1.Android车载应用开发系统学习指南(附项目实战)
2.Android Framework学习指南,助力成为系统级开发高手
3.2023最新Android中高级面试题汇总+解析,告别零offer
4.企业级Android音视频开发学习路线+项目实战(附源码)
5.Android Jetpack从入门到精通,构建高质量UI界面
6.Flutter技术解析与实战,跨平台首要之选
7.Kotlin从入门到实战,全方面提升架构基础
8.高级Android插件化与组件化(含实战教程和源码)
9.Android 性能优化实战+360°全方面性能调优
10.Android零基础入门到精通,高手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