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拥塞控制

文章目录

背景

网络中的链路容量和交换节点中的缓存和处理机都有着工作的极限,当网络的需求超过他们的工作极限时,就出现了拥塞。在网络中出现拥堵时,如果继续发送大量数据包,可能会导致数据包时延、丢失等,这是TCP就会重传数据,但是 一重传就会导致网络的负担更重,于是会 导致更大的时延以及更多的丢包,这个情况就会进入恶性循环被不断地放大...

TCP的四种拥塞控制算法

  1. 慢开始
  2. 拥塞避免
  3. 快重传
  4. 快恢复

慢开始与拥塞避免:

发送方维持一个叫拥塞窗口cwnd(congestion window)的状态变量。拥塞窗口的大小取决于网络的拥塞程度,并且动态地在变化。发送方让自己的发送窗口等于拥塞窗口,另外考虑到接受方的接收能力,发送窗口可能小于拥塞窗口。

慢开始算法的思路就是,不要一开始就发送大量的数据,先探测一下网络的拥塞程度,也就是说由小到逐渐增加拥塞窗口的大小,是成倍增长。

为了 防止cwnd增长过大引起网络拥塞,还需 设置一个慢开始门限ssthresh状态变量。ssthresh的用法如下:

  1. cwnd < ssthresh,使用慢开始算法
  2. cwnd > ssthresh,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3. cwnd = ssthresh,慢开始与拥塞避免算法任意

拥塞避免算法让拥塞窗口缓慢增长,即没经过一个往返时间RTT就把发送方的拥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加倍。这样拥塞窗口按线性规律缓慢增长。

发生超时重传就判断网络可能出现拥塞,那么就将ssthresh的值更新为发生拥塞时的cwnd的一半,然后将cwnd的值减少为1,重新开始执行慢开始算法。

快重传:

当接收方发现有数据包丢失时,立刻发送三个对应的ack,当发送方收到三个连续的ack时,立即重传。

快恢复:

当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时,触发快重传机制,那么cwnd会变为原来的一半,然后ssthresh等于当前的cwnd,然后使用快恢复的算法,cwnd=ssthresh+3,然后继续使用拥塞避免算法。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本质上的 区别

答:流量控制是端到端的控制,由接收方控制发送方;拥塞控制是对整个网络的控制,所有接入这个网络的设备都受其影响。

相关推荐
White_Can2 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
Eric_Makabaka2 天前
计算机网络重要知识点
java·网络·计算机网络
一位搞嵌入式的 genius2 天前
TLS协议深度解析:新一代网络安全传输标准
网络·计算机网络·安全·web安全·网络通信·tls协议
AuroraDPY2 天前
计算机网络:HTTP协议
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http
Han.miracle2 天前
JavaEE-- 网络编程 Socket套接字
java·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
工程师华哥2 天前
网络参考模型:从OSI到TCP/IP的数据传输原理,有图解(附知识点文档)
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师·华为认证·路由技术·网络参考模型
Kathleen1004 天前
计算机网络——应用层
运维·服务器·计算机网络
Jason_Orton4 天前
笔记本电脑触摸板失灵另类解决办法(I2C HID设备黄色感叹号)
运维·服务器·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电脑
一位搞嵌入式的 genius4 天前
HTTP与HTTPS深度解析:从明文传输到安全通信
计算机网络·安全·http·https·网络通信
dragoooon345 天前
[Linux网络——Lesson1.初识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