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

结构模式(7种)

适配器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外观模式、桥接模式、组合模式、享元模式。

1.适配器模式(常用,需要掌握)

定义: 适配器模式将某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端期望的另一个接口表示,目的是消除由于接口不匹配所造成的类的兼容性问题。

主要分为三类: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模式使接口不兼容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其别名为包装器。

类适配器模式:当希望将一个类转换成满足另一个新接口的类时,可以使用类的适配器模式,创建一个新类,继承原有的类,实现新的接口即可。

对象适配器模式:当希望将一个对象转换成满足另一个新接口的对象时,可以创建一个Wrapper类,持有原类的一个实例,在Wrapper类的方法中,调用实例的方法就行。

接口适配器模式:当不希望实现一个接口中所有的方法时,可以创建一个抽象类Wrapper,实现所有方法,我们写别的类的时候,继承抽象类即可。

2.装饰者模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定义:动态的将新功能附加到对象上。在对象功能扩展方面,它比继承更有弹性。

3.代理模式**(常用,需要掌握)**

代理模式的含义:使用代理对象来代替对真实对象的访问。

定义:代理模式给某一个对象提供一个代理对象,并由代理对象控制对原对象的引用。通俗的来讲代理模式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介。

作用是:可以在不修改原目标对象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功能操作,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1. 静态代理 2. 动态代理

区别是否需要实现接口(动态不需要)

4 外观模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定义: 隐藏了系统的复杂性,并向客户端提供了一个可以访问系统的接口。

5 桥接模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定义: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6 组合模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定义:有时又叫作部分-整体模式,它是一种将对象组合成树状的层次结构的模式,用来表示"部分-整体"的关系,使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具有一致的访问性。

7 享元模式(不常用,了解即可)

定义:通过共享的方式高效的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

主要解决:在有大量对象时,有可能会造成内存溢出,我们把其中共同的部分抽象出来,如果有相同的业务请求,直接返回在内存中已有的对象,避免重新创建。

相关推荐
GodKeyNet5 小时前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设计模式·模板模式
缘来是庄8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建造者模式
java·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铛铛啦啦啦11 小时前
“对象创建”模式之原型模式
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牛奶咖啡1312 小时前
学习设计模式《十六》——策略模式
学习·设计模式·策略模式·认识策略模式·策略模式的优缺点·何时选用策略模式·策略模式的使用示例
OpenC++13 小时前
【C++】观察者模式
c++·观察者模式·设计模式
一块plus14 小时前
2025 年值得一玩的最佳 Web3 游戏
算法·设计模式·程序员
缘来是庄14 小时前
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java·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勤奋的知更鸟16 小时前
Java 编程之策略模式详解
java·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暮乘白帝过重山16 小时前
设计模式篇:灵活多变的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GodKeyNet16 小时前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设计模式·策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