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架构的设计理论与实践
安全架构概述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安全架构的定义和范围

信息安全相关的国内外标准及组织




主要安全模型


状态机模型(BLP)模型



Bell-IaPadula模型


Biba模型


Clark-Wilson (CWM)模型


ChineseWall模型


系统安全体系架构规划框架

安全技术体系架构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规划(技术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管理体系)


信息系统安全规划框架


信息安全整体架构设计(WPDRRC模型)

WPDRRC体系架构模型概述(6个环节和3大要素)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安全保障体系


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网络安全体系架构设计

OSI的安全体系架构概述



OSI安全架构(7层协议)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安全架构是基于OSI参考模型的一种安全框架,它涵盖了OSI模型的所有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安全机制和协议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以下是OSI安全架构的七个层次及其相关安全机制:
-
物理层:物理层主要关注传输介质的安全性,如电缆的保护、防止窃听和干扰等。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通过MAC地址和帧检查序列(FCS)来确保数据在链路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它还可以使用技术如VLANs和802.1X来实现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
-
网络层:网络层主要关注IP数据包的安全性。它包括IPSec协议,用于加密和认证IP数据包,以及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用于建立安全的远程连接。
-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和可靠性。在安全方面,它可以使用传输层安全协议(TLS/SSL)来加密和认证数据传输。
-
会话层:会话层主要关注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在安全方面,它可以使用安全套接字层(SSL)协议来确保会话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它可以使用加密算法和数据压缩技术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减少传输带宽。
-
应用层:应用层提供了用户与网络服务的接口。在安全方面,应用层可以使用安全套接字层(SSL)协议或其他安全协议来保护应用程序数据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OSI安全架构提供了一套综合的安全机制和协议,用于保护数据在不同层次的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鉴别(认证)框架


访问控制框架


机密性框架


完整性框架

抗抵赖框架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设计

数据库安全设计的评估标准

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方法(设计原则、作用和示例)



系统架构的脆弱性分析

软件脆弱性的定义

软件脆弱性的特点和分类


软件脆弱性的生命周期

软件脆弱性的分析方法


典型的软件架构脆弱性分析


分层

C/S

B/S


事件驱动

MVC

微内核


微服务

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基于混合云的工业安全架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