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协同
分布式协同,也叫分布式协调,是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硬件或软件组件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通过协同工作来解决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不同的节点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换,以达到一致的状态。这个过程就需要分布式协调。例如,我们要保证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是最新的,就需要用到分布式协调。
分布式协调主要解决的问题有:
-
服务节点的动态发现:新的节点加入或已有节点失效,其他节点能实时感知。
-
节点之间的信息发布与订阅:某节点发布了消息,其他节点可以接收到这个消息。
-
数据一致性:在多个节点中的数据同时修改时,保证每次读取的都是最新的数据。
-
分布式锁:在多个节点同时访问某个资源时,确保资源在同一时间只被一个节点访问。
-
分布式事务:在多个节点上执行的程序需要满足事务的ACID特性。
常见的分布式协调服务有Zookeeper、etcd、Consul等。它们通过提供一种可靠的一致性服务,让分布式应用开发人员可以更简单的开发一个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的特性与互斥问题
1.分布式系统的特性
(1) 并发性: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可以同时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并发用户数。
(2) 缺乏全局时钟:由于网络延迟和节点之间的物理距离,不可能有一个全局的时钟去同步所有操作。
(3) 故障独立性:单个节点的失败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有故障检测和恢复机制。
(4) 透明性:分布式系统对用户来说应该像一个系统,无论其内部如何拆分和部署,用户都是无感知的。
(5) 可扩展性:当增加新的节点时,分布式系统的性能应该可以按比例增长。
(6) 安全性:分布式系统需要对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被非法访问或篡改。
2.互斥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互斥是指在任意时刻,只允许一个节点访问共享资源。这对于保证数据一致性和系统的正确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在分布式环境下解决互斥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
(1) 中央协调者方法:选定一个节点作为中央协调者,所有的节点都通过它来获取对共享资源的访问权限。这种方法简单但是存在单点故障问题。
(2) 基于投票的方法:每个节点都保存一个资源的副本,请求访问资源需要得到大多数节点的同意。这种方法增加了系统的鲁棒性,但也带来了复杂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分布式系统设计中,互斥问题通常和其他的问题(如死锁、通信延迟等)一起考虑,需要寻找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DONE]
集中互斥算法
集中互斥算法是分布式系统中解决互斥问题的一种方式,它选择一个节点作为协调者或管理者来负责所有的锁请求和对共享资源的访问。
该算法基本步骤如下:
-
当一个节点需要进入临界区时,会发送一个请求消息给协调者。
-
协调者收到消息后,如果该资源当前没有被使用,协调者会将该资源锁定,并发送一个允许消息给请求节点,然后请求节点可以进入临界区。
-
如果该资源正在被其他节点使用,则协调者会将这个请求加入到等待队列。
-
当资源被释放(请求的节点完成临界区操作并退出),协调者会查看等待队列,如果队列非空,则取出队列首部请求,发送允许消息给该节点,和第2步一样,该节点可以进入临界区。
集中互斥算法的优点是实现简单,且能够保证公平性(按FIFO顺序服务),避免了饥饿问题。但是缺点是存在单点故障问题,如果协调者节点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可能就无法正常工作。因此,在设计实际的分布式系统时,可能会采用其他更复杂的算法或者增加备份的协调者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DONE]
基于许可的互斥算法
基于许可的互斥算法是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相互排斥的一种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当一个进程尝试进入某个临界区时,需要从其他所有进程那里获得许可。这样大大减少了同时访问临界区资源的可能性,保证了资源访问的同步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如下:
-
当一个进程(假设为进程P)需要访问临界区时,它会向所有其他进程发送请求许可的消息。
-
这些收到许可请求的进程如果当前没有在自己的临界区内操作,也没有承诺过给其他进程许可,则会立刻将自己的许可权发送给进程P并暂时放弃自己的许可权。否则,它们就忽视这次许可请求。
-
进程P收集到其他所有进程的允许后,就开始访问临界区进行相关操作。
-
当进程P退出临界区后,它就将先前收到的所有许可返回给各自进程,然后自己获取许可权。
这种算法虽然能有效防止死锁,支持公平竞争,但也存在效率低、通信开销大、复杂度高等问题。。[DONE]
令牌环互斥算法
令牌环互斥算法是另一种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互斥的算法,与基于许可的互斥算法不同,它使用一个通行令牌来控制对临界区的访问。
该算法的基本过程如下:
-
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进程形成一个逻辑环,确定一种传递方向。
-
已经初始化的令牌被传递在这个环当中,令牌的持有者只有一个。
-
当某个进程想要进入临界区进行操作时,需要等待通行令牌。只有拿到通行令牌的进程,才能进入临界区进行操作。
-
当这个进程完成临界区的操作后,再将通行令牌传递给环中的下一个进程。
-
如果没有进程需要进入临界区,那么令牌会一直在环中传递。
令牌环互斥算法实现起来相对简单,而且不容易产生死锁,因为令牌数量固定,且保证有且仅有一个令牌在环中并且可以被接收。然而,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果其中某个单元发生故障或者通信问题,可能会导致整个环的破裂,影响到令牌的传递。。[DONE]
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是在分布式环境中为了保证多个节点并发执行共享资源的同步访问所设计的一种锁机制。其主要目标是确保在分布式系统中,对某一份数据或者一项任务,同时只能被一个节点处理。
实现分布式锁通常有几种方式:
-
基于数据库的锁:利用数据库本身的特性,比如行锁、悲观锁、乐观锁等方式来实现。这种方式相对简单,但是在高并发场景下可能存在一些性能问题。
-
基于Redis的锁:因为Redis操作是原子性的,且支持设定过期时间,可以通过setnx(set if not exists)命令来获得一个锁,如果获取失败,可以选择不断重试,直到获取到锁为止。这种方式获取和释放锁的效率较高,但是如果出现节点故障无法释放锁则会导致死锁。
-
使用ZooKeeper的锁:通过创建临时顺序节点来争夺锁,这样可以避免死锁的情况发生,因为ZooKeeper可以感知到某个节点已经挂掉,然后将对应的锁自动释放。Zookeeper 提供的分布式锁相对来说更加可靠。
分布式锁的使用必须注意锁定资源的粒度,以及必须保证最终能够释放锁。如果分布式锁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竞争,锁的粒度过大,以及锁不能正确释放等问题,从而影响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DONE]
通过Redis缓存实现分布式锁
在分布式系统中,可以使用Redis来实现分布式锁。Redis的setnx(SET if Not eXists)和expire命令可以用来创建一个锁,并且为它设置过期时间,以防止死锁。
具体的实现流程如下:
-
先使用setnx命令尝试向特定的key写入值,这个key通常代表了某个资源或者任务。如果返回1,说明成功获得了锁,然后可以对应的资源进行操作;如果返回0,则说明该锁已被其他节点获取,需要等待或者进行重试。
-
如果获取到了锁,我们需要为这个锁设置一个过期时间,防止因为业务逻辑未执行完或者节点挂掉,导致锁一直被占用,其他节点无法获取。Redis的expire命令可以用于设置锁的过期时间。
-
在操作完成后,使用del命令删除这个锁,释放资源。注意这里需要判断是否是自己设置的锁再去删除,而不能无条件的去删除。
虽然这种方式运行效率较高,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
-
需要处理异常情况,例如在设置过期时间之前服务器突然挂掉,可能会造成死锁。
-
锁的释放需要确保由加锁的服务进行,不能由其他服务来释放。否则在高并发环境下可能会出现问题。
一种解决方案是使用Lua脚本,Redis执行Lua脚本时是原子操作,通过Lua脚本我们可以在加锁的时候,一次性完成设置值和设置过期时间两个操作。在释放锁的时候,首先判断是否是自己的锁,然后再进行删除操作。。[DONE]
通过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
ZooKeeper是一种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协调服务的开源软件,它可以用于构建分布式锁。以下是使用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的具体步骤:
-
创建锁节点:首先在ZooKeeper中定义一个固定的父节点作为所有锁的管理,每次需要获取锁时,在这个父节点下面创建子节点。这里通常使用"临时顺序节点"来创建子节点,节点的创建和删除对所有客户端都是可见的。
-
判断是否获取锁:创建子节点成功后,判断是否能够获取到锁。获取锁的方式是查看当前创建的子节点是不是当前父节点下子节点序号最小的。如果是则说明已经获取到锁,如果不是则没有获取到锁。
-
等待锁:如果没有获取到锁,那么就需要等待。等待的方式是监听比自己小的那个节点的删除事件。当获取到节点被删除的事件时,重复第二步操作。
-
释放锁:如果执行完毕,那么删除自己创建的那个子节点,相当于释放锁。其他等待获取锁的客户端将会接收到节点删除的事件,然后尝试获取锁。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分布式锁,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客户端能获取到锁。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ZooKeeper实现分布式锁时,根据业务场景选择合适的锁类型,比如互斥锁、共享锁等,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DONE]
分布式分段加锁
分布式分段锁是一种基于分布式锁进行优化的策略,主要用来在保证系统高并发的同时,尽可能减小服务之间的锁竞争,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分布式分段加锁的主要思路是将一个大的锁拆分为多个小的锁,然后根据操作的具体对象或参数来确定应该获取哪一个小的锁。这样,只有当多个操作操作的是同一个对象或具有相同参数时,这些操作才需要互斥,从而减少了锁的竞争。
以下以Redis实现的分布式分段锁为例:
1.初始化分段锁:首先需要在Redis中初始化一定数量的分段锁。例如,我们初始化100个锁,可以通过Redis的Hash结构来存储这些锁。
2.计算锁位置:当需要加锁时,首先需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对象或参数来计算应该使用哪一个锁。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对业务对象或参数进行Hash取模来确定锁位置。
3.获取锁和释放锁:当计算出锁的位置后,就可以通过Redis的setnx命令来获取锁,通过del命令来释放锁。
4.重试机制:如果获取锁失败,需要有一定的重试机制,避免因临时的锁竞争导致任务无法进行。
5.锁超时:为了防止某一个锁永远不被释放,我们还需要设置一个锁的超时时间。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锁的竞争,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但是要注意,分布式分段锁并不能保证完全的数据一致性,因为可能存在多个操作操作的不是同一个对象,但是它们影响的是同一份数据的情况。。[DONE]
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是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节点之间进行的事务操作,是指事务的参与节点分布在不同的网络节点上。它需要保证所有参与节点的一致性。如果所有参与节点都提交事务,那么整个分布式事务才算提交成功。如果任何一个参与节点提交失败,那么应该回滚其他所有已经提交的节点。
分布式事务主要有以下几种实现方式:
1.两阶段提交(2PC):这是一个原子性的分布式一致性算法,所有的参与者都可以投票决定提交或者回滚事务。在第一阶段,所有参与者决定自己是否可以提交事务,并反馈给协调者;在第二阶段,根据所有参与者的投票结果,如果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提交,那么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起提交请求,否则发起回滚请求。
2.三阶段提交(3PC):这是对2PC的优化,增加了超时机制和一个预提交阶段,以减少了阻塞的情况。在新的预提交阶段中,所有参与者需要先行保证可以提交。
3.TCC(Try-Confirm-Cancel):这是分布式事务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案,它将每一个操作都设计为了两个操作,一个尝试操作和一个确认操作。如果所有的尝试操作都成功,那么执行确认操作,否则执行取消操作。
4.基于消息队列的最终一致性方案:使用消息队列来保证最终一致性,但不保证实时一致性。例如可以使用Apache Kafka或RocketMQ等。
5.基于全局事务ID的方案:比如阿里的Seata框架,它会在业务系统的本地事务中嵌入全局事务ID,通过这个ID来确保全局的一致性。
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场景,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DONE]
ACID理论
ACID是数据库事务正常执行的四大特性: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和持久性。这个理论主要用于描述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事务。
1.原子性(Atomicity): 原子性是指事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事务中的操作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如果在事务过程中出现错误,那所有的操作都会回滚,数据库状态将回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如转账操作中的两个步骤(扣款和加款)必须一起成功或一起失败。
2.一致性(Consistency): 一致性是指事务必顽确保数据库从一个一致状态转换为另一个一致状态。一致性不仅包括数据的一致性,还包括业务逻辑的一致性。比如转账事务结束后,不仅收款人和付款人的总金额之和不变,而且不能出现负值等违反业务规则的情况。
3.隔离性(Isolation): 隔离性是指并发执行的事务间互不影响,一个事务的执行不应影响其他事务。隔离性通过锁和版本等机制实现。隔离级别包括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和串行化(Serializable)。
4.持久性(Durability):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它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改变就应该是永久性的。后续的其他操作或故障不应该对其有影响。这通常通过写日志等方式实现。
ACID理论在保证数据一致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是关系型数据库事务处理的基础。。[DONE]
CAP理论
CAP理论是分布式计算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一致性(Consistency)、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这三个因素无法同时满足。
1.一致性(Consistency):一致性是指在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副本,在同一时间点都是相同的。当系统进行了写操作后,所有的客户端不管从何处读取,都会得到同样的数据。
2.可用性(Availability):可用性是指在系统中,任意时刻,对于每一个请求都能返回一个正确响应,不返回错误或者超时。另外,每个请求都有可能不是最新的数据,因为系统允许在没有与其它节点通信的情况下,为客户端提供服务。
3.分区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忍性是指系统在网络环境出现分区后,仍能保证对外正常提供服务。即使部分节点无法通信或者出现延迟,系统也能保持运行。
CAP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任何分布式系统中,只能同时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中的两个。例如,如果要满足一致性和可用性,则必须牺牲分区容忍性;如果要满足一致性和分区容忍性,则必须牺牲可用性;如果要满足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则必须牺牲一致性。这就是著名的CAP定理,也被称为"布鲁尔三角"或"CAP三角"。[DONE]
BASE理论
BASE理论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设计中常用的数据一致性策略之一。它是CAP理论的一种实践,用于处理大规模分布式系统中的数据一致性。
BASE理论的名字来自于三个词汇的首字母: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软状态(Soft State)和最终一致性(Eventually Consistent)。
-
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即使在出现部分故障的情况下,系统还能提供服务。但可能部分功能可能无法使用或者性能可能会降低。
-
软状态(Soft State):系统的状态可以改变,这个改变可能是因为更新操作,也可能是因为系统自己调整为了达到一致性。
-
最终一致性(Eventually Consistent):系统保证在一定时间内,数据最终会达到一致的状态。在这个期间,系统可能会存在短暂的数据不一致。
BASE理论是一种非常适合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它允许短时间的数据不一致,但最终会达到一致状态,从而在保证高可用性的同时,也尽可能达到数据一致性。。[DONE]
DTP模型
DTP模型是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型(Distributed Transaction Processing Model),它定义了一种进行分布式事务控制的协议,包含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资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和应用程序/AP(Application Program)三个主要角色。
这三个角色在DTP模型中的职责是:
-
事务管理器(Transaction Manager): 负责协调和管理所有的事务,例如开始、提交、回滚等操作,确保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并且提供给应用程序接口供其调用。
-
资源管理器(Resource Manager): 主要负责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如数据库连接,磁盘空间等。它处理事务管理器的请求,执行各种事务操作(比如锁定资源、释放资源等),并将操作结果返回给事务管理器。
-
应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 是指发出事务请求的应用程序,它通过事务管理器提供的接口与其交互,实现分布式事务的功能。
DTP模型在完成分布式事务时,通常采用两阶段提交(2PC)协议或者三阶段提交(3PC)协议来保证事务的原子性和一致性。。[DONE]
分布式事务2PC解决方案
两阶段提交(Two-phase commit,2PC)协议是一种经典的分布式事务解决方案。它将事务的提交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保证了参与者之间的一致性。
-
阶段1:准备阶段
事务协调者向所有参与者发送事务内容,并询问是否可以进行提交。此时参与者根据本地条件会作出两个可能的选择:如果本地情况允许提交,则记录预提交日志,并返回"同意"给协调者;如果本地情况不允许提交,则返回"拒绝"给协调者。
-
阶段2:提交阶段
当协调者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回复后,如果所有参与者都返回了"同意",那么协调者就会启动提交操作,向所有参与者发送提交请求,各参与者收到提交请求后,会正式提交事务,并释放在准备阶段中锁定的资源。然后向协调者发送"ACK"表示提交完毕。
如果协调者收到了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拒绝",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所有参与者的回复,则协调者会向所有参与者发送回滚请求。参与者收到回滚请求后,会回滚在准备阶段执行的操作,并释放在准备阶段中锁定的资源。
但是两阶段提交协议也有其缺陷,如果在第二阶段,协调者因为某些原因(比如宕机)没有发送commit或者rollback的消息,那么所有的参与者会一直等待其指令,从而引起资源的浪费。这就需要通过三阶段提交(Three-phase commit,3PC)等更为复杂的机制来解决。
分布式事务TCC解决方案
TCC(Try-Confirm-Cancel)也是一种分布式事务的解决方案,主要用于解决业务逻辑较为复杂的场景。TCC提供了一种比两阶段提交模型更为灵活、和业务逻辑更为贴近的处理方式。
TCC全称即Try-Confirm-Cancel,代表这种解决方案的三个主要步骤:
-
Try阶段: 尝试执行业务,进行所有业务检查(一致性),预留必须业务资源(准隔离性)。
-
Confirm阶段: 确认执行业务操作。只有Try阶段成功后才会执行该步骤。在此阶段进行的所有操作都必须能够成功,不允许有异常出现。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无需做任何的业务检查,直接修改资源即可。
-
Cancel阶段: 取消执行业务操作,只有当Try阶段成功而Confirm阶段由于某种原因失败时,才需要执行Cancel阶段。注意:Cancel阶段应该是一个幂等操作,多次调用和只调用一次的效果是一样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支持长时间挂起的事务最后能够正确处理。
以上是TCC事务的大致执行流程,它需要根据业务情况自定义编程,较为繁琐。但TCC事务有其独特的优点,比如支持横向扩展、无锁定时间等。。[DONE]
分布式选举
在分布式系统中,选举算法是一种解决节点彼此之间协作的基础算法。当一个集群需要一个领导者来协调工作时,或者原有的领导者宕机需要重新选取领导者时,就会用到选举算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布式选举算法:
- Bully 算法(霸道算法)
Bully 算法这个名字来源于该算法的特点:编号最大的节点获得优先权,任何时间只要编号更大的节点发现了当前领导者不足以代表自己,他就有资格发起选举,推翻现有领导者,从而成为新的领导者。
- Ring 算法(环形算法)
Ring算法将所有节点按照某种方式组织成一个环形结构,选举消息沿着环的方向进行传递,当消息转回发起者时,则选举结束。这种方式资源消耗比较高,因为每一次选举都需要所有节点参与。
- Raft 算法
Raft算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分布式选举算法。Raft 算法旨在实现一个包含多个服务器的共识算法,是为了管理复制日志的。相比Paxos,Raft更易理解,更易实现。
- ZooKeeper 的 ZAB 协议
ZooKeeper 的 ZAB 协议也常被应用于选举场景。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协调服务,它的Zab协议可以提供选举服务,以及保证数据一致性。
以上的算法都各有优缺点,适用的场景也各不相同。在分布式系统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算法。。[DONE]
Bully算法
Bully 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分布式系统领导者选举算法,由 Garcia-Molina 在1982年提出。这个算法在需要选举新的领导者时,可以快速、公正地选出一个新的领导者。
下面是 Bully 算法的基本步骤:
-
当某个节点发现当前领导者出现故障或者没有领导者时,它会开始一个新的选举过程。这个节点会给比自己ID更高的所有节点发送一个选举消息。
-
如果接收到的节点回应了这个消息,那么发起选举的节点就会停止选举过程并变为跟随者。如果在一个指定的时间段内,发起选举的节点没有收到任何回应,那么它就会自我推举为领导者,并向所有的节点发出胜利消息。
-
如果一个节点收到了别的节点的选举消息,它会首先回应这个消息,然后如果它还没有参与任何选举过程,它就会开启新的选举过程。
-
如果一个节点收到了胜利消息,那么它就会接受这个领导者,并结束任何正在进行的选举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Bully 算法的主要优点是公平性和速度,因为总是最大的节点 ID 会成为领导者,且当领导者挂掉时能够快速选出新的领导者。但是,当网络环境不稳定,或者节点频繁故障时,Bully 算法可能会引起大量的网络通信,影响系统性能。。
Raft算法
Raft算法是一个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一致性的算法,由Diego Ongaro和John Ousterhout在2014年提出。该算法旨在提供和Paxos相同级别的安全及功能,但更易于理解和实现。
Raft算法包含如下几个部分:
-
领导者选举:当一个节点发现没有收到领导者的心跳时,它就会自我提名为候选人,并向其他所有的节点请求投票。每个节点只能投一次票,投给第一个联系它的候选人。如果候选人收到了大多数节点(超过半数)的投票,那么它就会成为领导者。
-
日志复制:领导者需要将其数据日志的更改副本发送到其他所有的节点。只有当这些更改被大多数节点存储后,领导者才可以对其应用到自己的状态机,并在下一个心跳中通知其他所有节点。
-
安全性:为了保证安全性,Raft有两个限制。一是领导者不能覆盖已经提交的日志条目,二是新选出的领导者必须包含所有已经提交的日志条目。
-
成员变更机制:Raft通过让集群中每一台服务器都维护一份相同的集群配置信息,并且新的配置信息将以日志的形式提交,完成了对集群成员变更的管理。
Raft算法的重要性在于它的设计目标不仅考虑到了安全性和效率,更注重实用性,使得理解和实现分布式一致性变得更简单。。
ZAB算法
ZooKeeper Atomic Broadcast(ZAB)协议是ZooKeeper分布式协调服务的核心,用于在主从模式的集群中保证数据一致性。ZooKeeper的服务质量依赖于ZAB协议,其包括两种基本模式:崩溃恢复和消息广播。
ZAB协议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
原子广播:ZAB协议保证了来自领导者的所有消息都将被按照相同的顺序传送到所有的副本上。
-
崩溃恢复:如果在广播过程中,领导者崩溃,ZAB协议能够自动选出新的领导者,并且完成剩余的消息广播。在崩溃恢复期间,ZAB协议保证继续服务的副本都会有最新的消息状态。
ZAB协议的工作流程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领导者选举:所有节点启动时或者领导者节点宕机时,进行领导者选举,选举结束后的领导者将提供服务。
-
历史数据同步:领导者选举后,新的领导者需要处理未决事务,并将自己的数据状态更新到集群中的所有机器,使各个服务器数据状态一致。
-
消息广播:当领导者状态确定,且集群中的所有机器数据状态都已经和领导者同步后,ZAB协议进入消息广播阶段,这个阶段任何一台机器只要与领导者保持连接,就能获取到最新消息。
通过上述过程,ZAB协议实现了在分布式环境中的数据一致性和高可用性。。
ZooKeeper,分布式系统的实践
ZooKeeper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开源软件,它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实现诸如数据发布/订阅、负载均衡、命名服务、分布式协调/通知、集群管理、Master选举等分布式系统常见的功能。
以下是一些ZooKeeper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实践:
-
配置管理:ZooKeeper可以用于配置管理,存放有关分布式系统的配置信息。当配置信息更新时,ZooKeeper能够及时通知到各个服务器节点,保证配置信息的一致性。
-
分布式锁:在分布式系统中,多个进程可能需要对共享资源进行互斥访问,此时就需要使用到分布式锁。ZooKeeper通过创建临时顺序节点和监听机制,可以实现分布式锁的功能。
-
系统监控:ZooKeeper通过维护和监控节点状态,可以对分布式系统进行监控,如监测节点故障。
-
Leader选举:在分布式计算中,有时候需要选出一个节点做leader进行协调工作。ZooKeeper可以提供这样的选举功能。
-
集群管理:ZooKeeper可以用于管理分布式系统中的所有节点,包括节点的添加、删除、状态查询等操作。
ZooKeeper本身是一个分布式系统,它通过半数投票的方式来保证集群中各个节点状态的一致性。任何对ZooKeeper的数据修改操作,都需要过半数节点达成一致才能进行,从而确保了在网络分区或部分节点故障的情况下,ZooKeeper集群仍能正常提供服务。
Znode的原理与使用
ZooKeeper的数据模型是一个树形结构,每一个节点被称为Znode,它包含数据、ACL(Access Control Lists)以及一些元数据信息。
Znode有几种不同类型:
-
持久化节点:客户端创建的节点会持久保存在ZooKeeper服务器上,直到被删除。
-
临时节点:这种节点在客户端存活期间存在,一旦创建该节点的客户端会话结束,该节点就会被自动删除。
-
顺序节点:无论是临时节点还是持久节点,都可以设置为顺序节点。对于顺序节点,ZooKeeper会在其名称后面追加一个单调递增的数字,用于保证节点的创建顺序。
ZooKeeper中每个Znode都可以通过路径来定位,如"/app1/user1",并且每个Znode都可以存储少量数据(推荐不超过1MB),这可以用于保存配置信息等。
Znode使用主要包括创建、读取、写入、删除等操作:
-
创建:可以使用create命令,在指定的路径下创建新的Znode,同时可以设置该Znode的类型以及初始数据和权限。
-
读取:使用get命令,可以读取某个Znode的数据和元数据。也可以设置监视点,当Znode的数据发生变化时,客户端会收到通知。
-
写入:使用set命令,可以向指定的Znode写入新的数据。
-
删除:使用delete命令,可以删除指定的Znode。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当Znode没有子节点时,才能被删除。
ZooKeeper还提供了getChildren命令,可以获取某个Znode的所有子节点。这个操作被广泛用于实现服务发现等功能。。
Watch原理与使用
ZooKeeper的Watch机制是其主要特性之一,它允许客户端订阅Znode的某种变化,当该事件发生时,ZooKeeper会向客户端发送一个通知,告诉客户端相应的Znode发生了改变。
Watch机制基于一次性触发模式,也就是说一个Watch事件只会被触发并通知给客户端一次,而不是每次Znode发生改变时都会触发。如果客户端想持续地监控某个Znode的变化,那么在处理完一次Watch事件后,需要再次对该Znode设置Watch。
Watch事件包括:
-
节点数据变更(NodeDataChanged):当Znode的数据被修改时,会触发该事件。
-
节点创建(NodeCreated):当Znode被创建时,会触发该事件。
-
节点删除(NodeDeleted):当Znode被删除时,会触发该事件。
-
子节点列表变更(NodeChildrenChanged):当Znode的子节点列表发生变化,增加或删除子节点,会触发该事件。
使用Watch时,主要涉及以下步骤:
-
当客户端调用getData、exists、getChildren等方法时,可以选择设置Watch。
-
当Znode发生变化时,ZooKeeper会向已经设置了Watch的客户端发送一个事件通知。
-
客户端收到通知后,可以根据通知的类型和路径,进行相应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网络延时或客户端处理速度的原因,客户端可能会在设置Watch后的一段时间内收到Watch通知,因此在处理Watch事件时,需要考虑到Znode可能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Znode版本
在ZooKeeper的背景下,Znode是ZooKeeper数据模型中的基本单位。每个Znode代表一个节点,都有自己的路径(path)作为唯一标识,用于存储数据,并可以拥有自己的子节点。每个Znode都包含版本信息,用来追踪节点的更改。
Znode有三种类型:
-
持久节点:一旦被创建,就会一直存在于ZooKeeper中,除非被明确删除。
-
临时节点:与特定的客户端会话相关联。一旦会话结束,临时节点将被删除。
-
顺序节点:每当创建新的顺序节点时,ZooKeeper都会自动在其名称后附加递增的计数器。
每个Znode的版本信息包含三部分:
-
cversion:子节点的改变版本
-
aversion:acl(Access Control Lists)的改变版本
-
version:ZNode自身数据的改变版本
当你对Znode进行操作(如设置数据或更改权限)时,需要提供当前版本信息。这是因为ZooKeeper使用乐观锁来处理并发问题,它比较你提供的版本信息和Znode当前的版本信息,如果一致,则操作成功并将版本号加一。如果不一致,操作将失败,返回"版本冲突"的错误。
要获取Znode的数据及其元数据(包括版本信息),可以使用getData()
方法,如:
Stat stat = new Stat();
byte[] data = zookeeper.getData("/path", false, stat);
其中Stat
对象包含了节点的版本信息。
ZooKeeper会话原理与使用
ZooKeeper的会话(Session)是客户端与ZooKeeper服务器连接的抽象表示。这种会话机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识别和验证具有特定权限的客户端。每个会话都有一个唯一的会话ID,当客户端首次连接到ZooKeeper集群时,将被分配一个会话ID。
以下是ZooKeeper会话的核心概念:
-
会话创建:当客户端首次连接到ZooKeeper时,会创建一个新的会话,并为此会话分配一个唯一的会话ID。 客户端使用这个会话ID来发送请求和接收响应。
-
会话超时:每个会话都有一个超时时间,如果ZooKeeper在这个超时时间内没有收到任何客户端的心跳,则认为会话已过期,会话ID将被关闭,并且与该会话关联的所有临时节点也都会被删除。
-
会话复用:如果客户端在超时时间内再次连接到ZooKeeper,可以使用之前的会话ID继续会话,从而避免了重新创建会话导致所有临时节点被删除的问题。
以下是Java中ZooKeeper会话的基本用法:
// 创建一个ZooKeeper客户端的实例
ZooKeeper zoo = new ZooKeeper("localhost:2181", 3000, watcher);
// 创建一个新的ZNode,它将绑定到上面创建的会话
String path = zoo.create("/myPath", "myData".getBytes(), 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 CreateMode.PERSISTENT);
// 获取ZNode数据并打印
byte[] data = zoo.getData("/myPath", false, null);
System.out.println("Print ZNode Data:" + new String(data));
// 关闭ZooKeeper会话
zoo.close();
此代码的功能为:
-
创建一个新的ZooKeeper客户端,连接到"localhost:2181"地址上的ZooKeeper服务器,设置会话超时时间为3000毫秒,并提供一个观察者对象对节点变化进行监听(show in the code
watcher
,这部分需要你自己定义实现)。 -
使用
create
方法在ZooKeeper中创建一个新的ZNode,绑定到我们的会话上。 -
使用
getData
方法获取这个ZNode的数据,并将其打印出来。 -
使用
close
方法结束ZooKeeper会话。。
ZooKeeper的服务器集群
ZooKeeper的服务器集群是一种分布式协调服务,它能够帮助分布式应用程序或者系统中各个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同步以及组织。ZooKeeper集群为其客户端提供了一种将复杂和容易出错的分布式一致性服务封装成高级抽象的方式。
在ZooKeeper集群中,有两种主要类型的服务器:
-
Leader:一个ZooKeeper集群在选举过程中由多数投票选出一个Leader服务器。Leader服务器接收客户端的所有写操作(如create、delete和setData)及事务请求,并负责数据变更的广播。另外,当集群启动或者Leader服务器失败时,Leader服务器还需要负责进行新一轮的Leader选举。
-
Follower:其他非Leader服务器被称为Follower。Follower接收并处理来自客户端的读请求,同时接收并响应Leader服务器的数据变更和事务请求。
ZooKeeper使用Zab协议来保证集群中的一致性。在选择Leader的过程中,ZooKeeper集群中的所有服务器通过一个叫做Fast Leader Election的过程选出一个Leader。在这个过程中,每个节点都会将自己作为候选者,并向其他所有节点发送投票。最终得票最多的服务器将成为Leader。
ZooKeeper集群具备良好的弹性和容错能力。在部署ZooKeeper集群时,通常会选择奇数台服务器构建集群,比如3台、5台等,这是为了防止"脑裂"现象,确保集群在少数节点故障的情况下仍然能正常工作。
以下是配置ZooKeeper集群的基本步骤:
-
下载并解压ZooKeeper到每个服务器上。
-
在每个服务器上创建一个新的配置文件zoo.cfg,在其中配置集群信息,包括每个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等。
-
在每个服务器上创建myid文件,文件内容为该服务器的id,这个id必须在整个集群中唯一。
-
启动每个服务器上的ZooKeeper服务。
以上就是ZooKeeper集群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