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NU-计算机网络-讨论课2

第二次 有关 网络智能、安全 以及 未来网络的讨论

一、 必选 问题 每组自由选择N个,保证组内每人负责1个

  1. 网络的发展促进信息的传播,极大提高了人类的感知能力,整个世界都被纳入人类的感知范围。但人们对信息系统以及数据的认识有差异,这种差异也在影响着网络的未来发展。信息论鼻祖香农认为"数据生来平等"(Data bits were born equal),计算机鼻祖图灵认为" 数据有轻重之分"(Data samples are certainly not equally important),控制论鼻祖N.维纳则认为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与计算( Computing)应该是一体的,你认为呢?
  2. 网络与大数据将人工智能(AI)的研究推出低谷达到一个历史高度,在AI应用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当前AI的瓶颈:AI只是能帮助人类更好完成某些智力工作的工具,并非真正的智能体,也没有"生命"特性,所以目前AI的能力特别类似人类的弱智天才。随着网络的发展,你觉得网络是否会智能化?在网络社会环境下,自然智能与AI相互学习、融合,最终是否会演进出真正的智能生命?
  3. 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零信任网络访问(Zero-Trust Network Access,ZTNA)成为一种趋势,有人说ZTNA本质上是对端的信任代替对网络的信任(Trust endpoints, not the network),这是不是意味着不再需要在网络设备上对数据安全做保障了?
  4. 去中心化的构架是当初发展包交换网络时的一个基本设想,不过往后几十年,互联网的发展几乎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条道路上同时进行着:客户服务模式、TCP协议、WEB、Email、SDN都是中心化模式,而P2P、区块链、数字币、WEB3.0则是去中心化路径。为什么会这样?你觉得WEB3.0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好好保存你的预测,十年后再看看)
  5. 有人说TCP拥塞控制不属于技术范畴,它涉及更多的是博弈论、社会行为学,你是否认可这种说法?是否存在一种拥塞控制算法可适应各种网络场景?能否设计一种可自我进化的智能拥塞控制算法?未来网络体系中能否将拥塞控制的功能从TCP中脱离,交给网络层负责?
  6. 面对新时代复杂的国际环境,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在全社会构建这种良性循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全球具备这种能力的国家屈指可数。即使社会产业链上的某个细胞,譬如一家科技公司,须经历艰苦的市场摸索才能建立起研发-产品-营收的良性循环。电影《蜂鸟计划》讲述的就是一个失败的案例,你觉得这个良性循环的建立难度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参考:

  1. N.维纳 (Wiener.N.) .控制论 : 或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信的科学(Cybernetics: Or the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 科学出版社
  2. F. Conway, J. Siegelman. Dark Hero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 Search of Norbert Wiener The Father of Cybernetics. Basic Books, 2005, New York.
  3. Anthony Zador, Blake Richards.Toward Next-Gener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atalyzing the NeuroAI Revolution.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210.08340.
  4. JH Gibbons. Cybernation - The American Infrastructure in the Information Age. A Technical Primer on Risks and Reliability.
  5.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Embracing a Zero Trust Security Model. February 2021 Ver. 1.0.
  6. https://historyofcomputercommunications.info/.
  7. Van Jacobson and Mike Karels. 1988. Congestion Avoidance and Control. Proc. of ACM SIGCOMM '88, Vol 18 No. 4, 314-329. DOI:https://doi.org/10.1145/52324.52356.
  8. Michael Welzl, Peyman Teymoori, Safiqul Islam, David Hutchison, Stein Gjessing. Future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The Diminishing Feedback Problem.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60(9), September 2022. DOI 10.1109/MCOM.006.2200008. https://arxiv.org/abs/2206.06642.
  9. 刘鹤.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1/11/24. https://www.ccps.gov.cn/xxwx/202111/t20211124_151826.shtml
  10. 理查德·S.泰德罗(Richard S·Tedlow).影响美国历史的商业七巨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01
  11. 乔纳森·格鲁伯 .美国创新简史.中信出版集团.2021-04
  12. 肯尼斯·斯坦利 / 乔尔·雷曼. 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 中译出版社.2023-04

二、 自由问题 每组1个

每组自备一个与本次讨论议题有关的问题,提前一周公布并发给老师,每组除完成本组自备问题的自问自答外还须回答一个其他组的自备问题。课堂有时间,可课堂讨论,时间不够就写在总结报告中。

、评分 细则

  • 每次讨论课每组须提前准备讨论课问题答案和自备问题;
  • 分组讨论,每组不多于4人,需要选出一位组长。组长负责每次课程的人员任务分配,讨论课前学委按分组情况填好评分表交给老师;
  • 讨论课堂程序:
  • 1)小组陈述阶段:按问题次序,每组派一位同学陈述(老师也可能会随机指定小组成员)。回答要简明扼要,不最求准确性,但要言之有理,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要求做PPT。
  • 2)自由讨论阶段:各组发表见解后,进入5分钟自由讨论阶段,可以自由对其他组同学的见解提出不同看法;
  • 课堂评分标准(70分):

出勤情况(10分);

自由问题(20分):本组提问水平(10分,由老师评)、自由问题回答评分(10分,由其它小组评);

问题回答(30分):时间把控、内容水平、表述水平。

课堂互动(10分):自由讨论参与度;

  1. 总结报告(30分)

请用word撰写本次讨论的小组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含本小组的分工、讨论的核心内容,以及其他同学的提问与交流情况。总结报告应于讨论课结束一周内发送至指定邮箱,未按时发送邮件的组别将扣除5分。由老师给出总结报告的分数。

评分细则:

报告内容(20分):叙述清楚、层次分明、观点清晰;

报告格式(10分):参考报告模板与湖南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格式。

6、讨论课会同时开启腾讯会议,以形成讨论记录。

下面是PPT

相关推荐
还下着雨ZG8 小时前
TCP/IP协议族详细介绍
网络·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
蒙奇D索大9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特殊字符] 408高频考点 | 数据链路层组帧:从字符计数到违规编码,一文学透四大实现方法
网络·笔记·学习·计算机网络·考研
JZZC216 小时前
26. FTP
计算机网络·ftp·ensp
从负无穷开始的三次元代码生活1 天前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1小时救急知识点概览——概念(一)
计算机网络
报错小能手1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43——网络层 详解SDN控制平面
计算机网络·平面
JZZC22 天前
29. HTTP
计算机网络·http·ensp
报错小能手3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33——网络层 路由器工作原理 输入端口处理和基于目的地转发 交换 输出端口处理
网络·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
Yurko133 天前
【计网】基于三层交换机和 RIP 协议的局域网组建
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
L.EscaRC3 天前
【复习408】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协议详解
计算机网络
报错小能手4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34——网络层 排队论 缓存大小调节 分组调度 网络中立性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