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器-我的小世界
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小说《完美时间》,里面石昊经常进入一个小世界在里面与世隔绝的修炼或者战斗,总之就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里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与外界隔离,不受侵扰。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Namepace让应用进程只能看到该 Namespace 内的"小世界";而 Cgroups 的作用是"限制",它给这个"小世界"围上了一圈看不见的封印。在小说中的"小世界",不仅仅是这么一个空间,里面如同一个真实世界一样,有大地及大地上的各种物品,对比到容器,那么容器这个小世界还缺少文件系统,比如启动一个ubuntu或者centos容器,里面我们看到是一份完整的操作系统目录,这个文件系统就是通过Mount Namescpace来实现的。当我们启动容器进程时,先启用Mount Namespace,然后挂载指定的目录。
下面是我启动的一个centos的容器,然后进入到容器,
我们看到,根目录下我们看到的真实的操作系统一样,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文件。这是为了让容器这个根目录看起来更真实,一般会在容器的根目录下挂载一个完整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我们把这个文件系统就是所谓的"容器镜像image",学名rootfs(根文件系统)。由于Monut Namespace的存在,这个挂载对宿主机不可见,只对当前容器进程起作用,这样就可以随便在容器内部折腾了。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在 Linux 操作系统里,有一个名为 chroot 的命令,可以在 shell 中方便地完成这个工作。它的作用就是帮我们"change root file system",即改变进程的根目录到你指定的位置。
所以,docker运行容器,就是在宿主机上运行一个特殊的进程,docker为这个进程启动Linux Namespace配置,设置指定的Cgroups参数、切换进程的根目录(Change Root)。
虽然这里的rootfs根文件系统包含了一个操作系统完整的文件、目录和配置,但是却没系统内核,操作系统只有在开机的时候才会加载指定版本的内核镜像。也就是说,rootfs很像一完美时间小说中仙体,只有躯壳,没有灵魂。
部署在同一台机器上的所有容器,都共享宿主机操作系统的内核。
2.镜像-对环境一致性的理解
在开始的一掌节,我也介绍了docker的好处,就是保持环境的一致性,这里再加深一下理解。拿java项目来说,这里所说的环境一致性,不仅仅是说用的jar包的版本一致、jdk的版本一致,更重要的是,来操作系统都一致,正式这种深入到操作系统级别的运行环境一致性,才打通了应用在本地开发和远端执行环境之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3.镜像-联合文件系统
对于联合文件系统,之前我也提过,但并不是太详情,这里我以示例的方式说名一下,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东西。
3.1 联合文件系统-overlayfs
现在docker使用的联合文件系统时overlay,这里我们先简单说一下overlayfs。overlayfs联合文件系统可让你使用2个目录挂载文件系统:"下层"目录和"上层"目录。文件系统的下层目录是只读的,文件系统的上层目录可以读写。当进程"读取"文件时,overlayfs文件系统驱动将优先在上层目录upperdir中查找并从该目录中读取文件,找不到则在下层目录lowerdir中查找。当进程"写入"文件时,overlayfs会将其写入上层目录upperdir。
3.2 联合文件系统-overlayfs演示示例
这里我就以overlay来演示一下。
首先创建几个目录:在myfile下创建lower、upper、work、merged
bash
mkdir -p myfile/lower myfile/upper myfile/work myfile/merged
然后,我在upper目录下创建a.txt,m.txt两个文件,在lower目录下,创建b.txt,m.txt
执行挂载命令:
bash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lower,upperdir=upper,workdir=work /myfile/merged
解释下这个命令
lowerdir参数:下层目录,可以挂载多个下层目录,多个目录之间采用分号分隔,如下所示:
bash
mount -t overlay overlay -o lowerdir=/dir1:/dir2:/dir3 ./merged
upperdir参数:上层目录;
merged目录:lower和upper合并后的虚拟目录。同时也是容器挂载点 ,lowerdir和upperdir整合起来提供统一的视图给容器,作为根文件系统;
查看merged目录下的文件
我们看到,x.txt显示的是upper目录的内容。
3.3联合文件系统-overlayfs合并规则
我这里就不一一演示了,把合并和读写规则说一下;
合并规则整理如下:
1.读规则:
- upper没有, 而lower有的文件时,需从lower读;
- 只在upper有的文件时,则直接从 upper 读
- lower 和 upper 都有的文件时,则直接从 upper 读。
2.写规则:
- 对只在 upper 有的文件时,则直接在 upper 写
- 对在lower 和 upper 都有的文件时,则直接在 upper 写。
- 对只在 lower 有的文件写时,则会做一个拷贝的操作,先从 lower将文件拷贝一份到upper,写的操作只对从lower 复制到 upper 的文件生效,而 lower 还是原文件。
3.删除规则:
- lower 和 upper 都有的文件,upper 的会被删除,在 upper 目录下创建一个 'without' 文件,而 lower 的不会被删除。
- lower 有而 upper 没有的文件时,会为被删除的文件在 upper 目录下创建一个 'without' 文件,而 lower 的不会被删除。
- lower 和 upper 都有的目录时,upper 的会被删除,在 upper 目录下创建一个类似'without' 文件的 'opaque' 目录,而 lower 的不会被删除
3.镜像-分层
之前我们介绍过,镜像制作是分层的,Dockerfile中的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个层。那么为什么要分层呢?其实就是考虑镜像的复用性。·
加入我现在在用 Centos7.6操作系统做了一个 image,然后又在里面安装了 Java 环境,用来部署我的 Java 应用。这时其他人也希望能够直接使用我安装过 Java 环境的 image,而不是重复这个流程。那怎么办号呢?
我想到的比较简单的方法是在制作镜像的时候,每做一步"有意义"的操作,就保存一个镜像出来,这样其他人就可以按需求去用他需要的 rootfs 了。可一旦其他人修改了这个镜像,新旧两个新旧两个镜像之间就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样做的结果就会产生非常的没有任何关联的镜像,也就是碎片化严重。那么,既然这些修改都基于一个旧的 image,我们能不能以增量的方式去做这些修改呢?这样做的好处是,所有人都只需要维护相对于 base rootfs 修改的增量内容,而不是每次修改都制造一个"fork"。由此,产生了分层的概念。Docker 在镜像的设计中,引入了层(layer)的概念。即用户制作镜像的每一步操作,都会生成一个层,也就是一个增量镜像。镜像主要分为三个层:只读层、可读写层、init层。
3.1镜像-只读层
只读层,位于联合文件系统的最下层,对应overlayfs中的lower目录;
3.2镜像-可读写层
可读写层,位于联合文件系统的最上层,对应overlayfs中的upper目录中。他也称为容器层,在没有写入文件之前,这个目录是空的。而一旦在容器里做了写操作,你修改产生的内容就会以增量的方式出现在这个层中。
所以,最上面这个可读写层的作用,就是专门用来存放你修改 rootfs 后产生的增量,无论是增、删、改,都发生在这里。
3.3镜像-init层
它是一个以"-init"结尾的层,夹在只读层和读写层之间。Init 层是 Docker 项目单独生成的一个内部层,专门用来存放 /etc/hosts、/etc/resolv.conf 等信息。
3.4.镜像分层-copy-on-write
这里还有一个copy-on-write机制,这里简单说一下。
我们知道,最上面的可读写层也被称为容器层,下面的只读层称为镜像层,所有的增删查改操作都只会作用在容器层,相同的文件上层会覆盖掉下层。比如修改一个文件的时候,首先会从上到下查找有没有这个文件,找到,就复制到容器层中,然后在容器层中修改,修改的结果就会作用到下层的文件,这种方式也被称为copy-on-write。
4.小结
这一篇博客我感觉写的不是很好,还是没能组织好语言透彻的说明这个原理。看看后续有时间再重新写吧。这个就先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