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6G发展大会开幕,为什么我们需要6G

2023全球6G发展大会

由中国IMT-2030(6G)推进组、中国通信学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3全球6G发展大会今天在重庆两江新区明月湖成功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6G网络架构展望》《6G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白皮书。

《6G网络架构展望》白皮书中提出,6G网络将秉承兼容、跨域、分布、内生、至简、弹性、绿色、开放等设计原则进行架构设计,实现平台化服务网络。还提出6G网络架构的总体设计展望是6G网络将成为一个开放创新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其架构特征是具备超越连接的服务能力。其中,网络能力包括无处不在的连接、算力网络能力,可信安全、感知、数据服务能力,以及基于AI的网络智能自治等能力。

《6G无线系统设计原则和典型特征》白皮书中提出,6G网络作为提供连接和超越连接能力的服务基座,其无线系统需要提供超越通信边界的性能、智能多样灵活的无线功能,并支撑新的应用生态和发展需求。6G无线系统将基于按需适配、智慧原生、融合一体化、数据原生、绿色低碳、内生可信、联合优化等原则进行设计。

为什么我们需要6G

今天在网上看了一些帖子和评论,许多人认为有4G就够了,5G有用但不多,6G完全是是空喊口号落不了地,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发展6G呢,看起来吃力不讨好。

首先简单看下6G的性能,峰值传输速度达到100Gbps~1Tbps,而5G仅为10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过百个。

在今年今年6月份,国际电信联盟的6G愿景需求建议书中共明确了6个场景,除了对5G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个场景进行增强外,还引入了通信与AI(人工智能)融合、通信与感知融合、泛在互联3个新的场景。

6G是新技术发展的基建工程,如同城市一样,要想发展好,基建得先行,短期利益确实不明显,但长远来看,超大带宽超低时延的6G会让新科技的发展在信息传输上畅通无阻,超量超快的要求将不再是瓶颈。新科技包括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数字孪生等,这些技术看起来炒的很热,但还没真正全面的发展起来,距离高度的实用性还有比较远的距离,没有达到全民畅享的远大愿景。大家没有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让作为基础设施的5G受到许多质疑,更不用说听起来更疯狂的6G了。

自动驾驶

现在的自动驾驶处于研发远远大于实用的阶段,真正的自动驾驶应该是全场景,全范围的无人驾驶。所有厂家的车接入同一张高速网络,从买到车那一刻起,用户将不在需要对车进行任何操控,所有车辆行驶信息和道路路况实时进入全国行车数据中心进行分析,由中心经过分析后统一调度每一台车的速度,路径,变道,转弯等,也就不存在撞车的可能。

同时,将全民手机、手表和其他可穿戴设备也接入这张网络,通过高精度定位判断位置,如果出现行人越线,中心能够实时操控车辆进行避让,从而预防绝大部分与行人的交通事故。

这种设想需要庞大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超低时延带来的实时应变,6G无疑能解决终端传输的问题。

元宇宙

电影《流浪地球2》中提到了四大计划,开山计划、方舟计划、逐月计划和数字生命计划,对比现实来看,前三个只能是镜中月水中花,最后一个在未来反而有实现的可能性。图恒宇和图丫丫借助脑机接口进入数字世界,实现了思想上的永生。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规律,即使通过生物技术未来能够延缓人类的衰老,增加寿命,但也无法实现肉体上的永生,思想上的永生可操作性行明显更强。通过脑机接口将我们的大脑接收到的所有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可穿戴设备将这些数字信号通过6G网络实时传到数据中心保存。数据处理中心运用强大的算力推算我们下一步的情绪和动作,并将推算出来的结果与现实世界中我们的情绪和动作进行比对验证,根据差异去调整下一次的推算,从而达到自我学习和进化的目的。

如果从幼年就开始24小时上传保存,当我们肉体消亡的那一天,数字世界将有我们一生完整的记忆,加上长达一生的学习和进化,我们将能够在数字世界继续演进出新的想法和感情,达到思想永生。

以上是畅想的两个例子,在AI,机器人等方面也可以立足现实发挥想象,期待运用6G强大的数据传输能力为我们带来真正革命性的变化。

后言

过去我们一直在追赶别人,汽车、高铁、飞机、半导体、生物医药、材料等等,有的已经实现了赶超,有的还在路上。从1G到3G,我们一直是模仿者,4G只能算参与者,到5G才实现了领先一小步,芯片是因为芯片制造受制于人,不是因为5G技术受限。GPU受限于人,我们是不是也不发展人工智能了?

6G是一项严肃的新技术,发展至今天的行业地位何其不易,且行且惜吧!

相关推荐
分布式存储与RustFS1 天前
RustFS的边缘计算优化方案在5G MEC场景下的实测数据如何?
人工智能·5g·开源·边缘计算·rustfs
plusplus1681 天前
5G物联网的现实与未来:CTO视角下的成本、风险与破局点
物联网·5g
北极光SD-WAN组网1 天前
某电器5G智慧工厂网络建设全解析
人工智能·物联网·5g
无线图像传输研究探索1 天前
5G视频终端详解 无人机图传 无线图传 便携式5G单兵图传
5g·无人机·5g单兵图传·单兵图传·无人机图传
Teamhelper_AR3 天前
5G-A赋能AR眼镜:毫米级虚实融合的未来已来
5g·ar
zzc9214 天前
路由器最大传输速率测试
5g·wifi·2.4g·802.11n·双频并发·802.11ac·ac1200
夫子喵6 天前
5G NR PDCCH之数据加扰
5g
绿蕉9 天前
美国运营商5G RedCap主推终端产品
5g·5g redcap
乌恩大侠12 天前
5G NTN 卫星测试产品
5g
网络研究院12 天前
将黑客拒之物联网网络之外的竞赛
网络·物联网·5g·安全·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