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EE初阶 封装与分用

封装和分用

    • 一.封装
      • [1.1 应用层](#1.1 应用层)
      • [1.2 传输层](#1.2 传输层)
      • [1.3 网络层](#1.3 网络层)
      • [1.4 数据链路层](#1.4 数据链路层)
      • [1.5 物理层](#1.5 物理层)
    • 二.分用
      • [2.1 物理层](#2.1 物理层)
      • [2.2 数据链路层](#2.2 数据链路层)
      • [2.3 网络层](#2.3 网络层)
      • [2.4 传输层](#2.4 传输层)
      • [2.5 应用层](#2.5 应用层)
    • [三. 交换机的封装分用](#三. 交换机的封装分用)
    • 四.路由器的封装分用
    • [五.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五.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单位)

在讲解封装与分用前,我们需要先说明一个例子。

例子就是: A通过QQ发送了一条消息给B。

一.封装

1.1 应用层

1.2 传输层

添加报头的过程,其实就是封装的过程 ,与我们在JAVASE中学的封装不是一个概念。报头也有一定的数据结构,承载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源端口和目的端口。

1.3 网络层

1.4 数据链路层

1.5 物理层

通过上述5个层的铺设,消息终于就发出去了!

二.分用

2.1 物理层

2.2 数据链路层

2.3 网络层

2.4 传输层

2.5 应用层

三. 交换机的封装分用

将上述光电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交给数据链路层。

将其中的载荷取出,解析帧头中的关键信息,下一步再决定往哪输送。

添加新的帧头和帧尾。通过物理层发送出去。

四.路由器的封装分用

先是物理层接收到光电信号,将它们转换为二进制的数据,交给数据链路层,拿到载荷之后,根据IP协议,再将其中的载荷再度取出,刨析了IP报头的关键信息,添加新的IP报头,再加上帧头和帧尾,最后交给物理层转变为光电信号,继续传输。

五. 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单位

  1. 包(packet) IP数据包
  2. 段(segment) TCP数据段
  3. 报(datagram)UDF数据报
  4. 帧(frame) 以太网数据帧。
相关推荐
测试工程喵3 小时前
如何测试JWT的安全性:全面防御JSON Web Token的安全漏洞
前端·网络·功能测试·安全·json·接口测试·token
pp-周子晗(努力赶上课程进度版)5 小时前
【Linux】利用多路转接epoll机制、ET模式,基于Reactor设计模式实现
服务器·网络·设计模式
传知摩尔狮5 小时前
MCP 协议传输机制大变身:抛弃 SSE,投入 Streamable HTTP 的怀抱
网络·网络协议·http
弥鸿7 小时前
MinIO的安装和使用
java·spring boot·java-ee·springcloud·javaee
满怀10157 小时前
【Python中的Socket套接字详解】网络通信的核心基石
开发语言·网络·python·网络编程·socket
绝迹的星7 小时前
关于TCP三次握手
网络·网络协议·tcp/ip
为你写首诗ge7 小时前
【Unity网络编程知识】Unity的 UnityWebRequest相关类学习
网络·unity
孤寂大仙v8 小时前
【Linux笔记】——网络基础
linux·网络·笔记
白总Server8 小时前
React-fiber架构
开发语言·网络·网络协议·golang·scala·核心·fiber
神的孩子都在歌唱8 小时前
生成树协议(STP)配置详解:避免网络环路的最佳实践
服务器·网络·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