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给一个使用tarojs(v3.6.14)的项目"瘦身"时,发现项目中使用了momentjs,过分的是,它还把momentjs全家(语言包)都打包进来了,这可让咱的小程序主包瞬间肿了一圈。原本我以为动用一下webpack的三板斧:moment-locales-webpack-plugin、ContextReplacementPlugin和IgnorePlugin就能轻松搞定,结果它们集体罢工,搞得我怀疑是不是见鬼了。
不过,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经过1天的排查,原来问题出在tarojs使用webpack进行小程序打包时的默认配置上。
tarojs在打包小程序是默认设置是如下这样:
css
resolve: {
mainFields: ['browser', 'module', 'jsnext:main', 'main']
},
webpack在寻找依赖的入口文件时,会按照mainFields字段设置的优先级来查找package.json的。
而momentjs这家伙呢,它的package.json里藏着这样的秘密:
json
"main": "./moment.js",
"jsnext:main": "./dist/moment.js"
也就是说,当tarojs打包小程序时,默认会选择"jsnext:main"指向的文件作为入口,而之前我尝试使用的那些插件,都是基于"main"字段来干活的,这就难怪它们在面对momentjs的语言包时束手无策了。
解决之道虽曲折但并不复杂,提供了两种策略供你选择:
方案一,先改规则再动手脚: 我们可以调整mainFields的顺序,让它先去找"main",然后再引入能剔除多余语言包的moment-locales-webpack-plugin。就像这样:
css
webpackChain(chain, webpack) {
chain.resolve.mainFields.clear();
chain.merge({
resolve: {
mainFields: ['browser', 'module', 'main', 'jsnext:main'], // 先让main排前面
},
});
chain.merge({
plugin: {
momentLocalesPlugin: { // 然后请出我们的大侠,只保留中文语言包
plugin: require('moment-locales-webpack-plugin'),
args: [
{
localesToKeep: ['zh-cn'],
},
],
},
},
});
}
方案二,直接对症下药: 我们也可以调整ContextReplacementPlugin的参数,让它精准打击到momentjs/dist/locale目录下的非中文语言包并将其剔除:
perl
webpackChain(chain, webpack) {
chain.merge({
plugin: {
momentLocalesPlugin: {
plugin: webpack.ContextReplacementPlugin,
args: [/moment[/\]dist[/\]locale$/, /zh-cn/], // 只留下中文语言包,其它的统统靠边站
},
},
});
}
所以,在代码的世界里,解决问题有时就像是一场智力拼图游戏,一旦找寻到关键线索,一切难题都将如云开见月明般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