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_3 TCP/IP参考模型

文章目录

1.2_3 TCP/IP参考模型

(一)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它的协议栈中,TCP、IP协议占两个大头,因此它叫做TCP/IP协议。但并不代表它里面没有其他的协议。

相同点

1.都分层。

2.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

3.可以实现异构网络互联。

异构网络互联,也就是说,可以实现不同厂家生产的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相同的通信。

不同点

1.OSI定义三点主要内容:服务、协议、接口。

2.OSI先出现,参考模型先于协议发明,不偏向特定协议。TCP/IP是先声明了这些协议,之后根据这些协议再把TCP/IP模型的整个架构再归纳出来。

3.TCP/IP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异构网互联问题,将IP作为重要层次。

因为TCP/IP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想解决不同厂家产品之间通信的问题,因此它对IP非常看重。

4.在网络层、传输层这两个层次上,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通信方式有所区别。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模型
网络层 无连接+面向连接 无连接
传输层 面向连接 无连接+面向连接

面向连接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建立连接,在此阶段,发出一个建立连接的请求。只有在连接成功建立之后,才能开始数据传输,这是第二阶段。接着,当数据传输完毕,必须释放连接。而面向无连接没有这么多阶段,它直接进行数据传输。

首先,网络层有个非常重要的协议,IP协议,这个协议是强调面向无连接的。所以这两个模型在网络层中都有无连接的通信。

传输层,是端到端、进程与进程之间的通信,所以传输层主要是为了实现可靠传输而存在的。为了实现可靠的传输,就要先建立好一个连接,所以传输层中,这两个模型都有面向连接的通信。

而TCP/IP模型将IP作为重要层次,因此,它在网络层中就特别看重无连接的通信方式。因此,TCP/IP模型在网络层就只有无连接。

(二)5层参考模型

综合了OSI、TCP/IP模型的优点。

物理层的协议没有考,因为物理层本身功能比较简单,考试也不太考。

(三)5层参考模型的数据封装与解封装

注:此处先把中间系统省略掉。实际上,在中间系统里面进行封装、解封装的过程,和在主机的相应层次上是一样的。

首先,对于主机上面的一些数据,应用层会添加一定的控制信息,之后形成的这样一个传输单元就叫做报文。

接下来,把这个报文切分成段,并放到传输层上面(进行传输),再加上传输层的控制信息,就形成了一个个的报文段。

接下来,报文段再到网络层,再加上网络层的控制信息(头部),就形成了一个数据报。当然,数据报如果过长,我们可以将数据报进行切分,切分形成分组。

对于数据报,它到数据链路层后就要让它成帧了。在头部、尾部加上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形成的这样一个传递的单元就叫做帧。

对于帧,到了物理层后,就不再添加什么控制信息了,而是直接就把它转成比特流的形式、传输单元就是比特,然后把这样一个比特流放在链路上面进行传输。

传输到另一个端系统后,就要进行解封装(还原)的过程。略。

其实和之前讲过的OSI七层模型的封装、解封装的本质逻辑是一样的。

相关推荐
YxVoyager8 小时前
计算机网络(六):网络层(功能概述、异构网络互联、路由与转发、拥塞控制)
计算机网络
Joseit17 小时前
八股文:计算机网络-20250925
计算机网络
岑梓铭2 天前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8)——网络层《ICMB网际控制协议》
网络·计算机网络
沐浴露z2 天前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05】数据链路层:组帧,差错控制,流量控制与可靠传输
网络·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408
沐浴露z2 天前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04】通信基础核心知识全解析:从信号原理到物理层设备
计算机网络·网络编程·信息与通信·408
岑梓铭2 天前
计算机网络第四章(10)——网络层《路由算法+路由协议》
网络·笔记·计算机网络·考研·智能路由器·408
盛满暮色 风止何安3 天前
网络安全设备 防火墙
服务器·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安全·web安全·网络安全
科研鬼才(bushi3 天前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碰撞检测、信道占用】
网络·计算机网络
沐浴露z4 天前
【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03】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OSI模型与TCP/IP模型
网络协议·tcp/ip·计算机网络
沧澜sincerely4 天前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