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文章背后的知识管理系统

必须感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知识的电子化让知识管理直接从手工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个体所能管理知识规模指数级扩大。

本文将介绍我写文章背后的知识管理系统,它是我实施知识管理的直接工具。借助这套系统我确保把自媒体搞下去。

知识管理系统图例

首先主流程是一条主线四个环节:输入、输出、是否符合发布规范、发布。其次,输出可以迭代输入。之后是整体流程复盘和迭代,迭代主线四个环节。

输入环节

上图外部世界是脑外世界,输入内容来自外部世界,分主动接触和被动接触,主动接触比如主动阅读一本书,被动接触比如被动看到什么,听到某些话......

输入之后对有必要的形成素材,素材目前有四种形式,分别是图片、文章、知识体系、声音和视频。

目前我的输入内容来源是微信读书和实体书,以主动为主。素材形式以知识体系和文章居多,其中知识体系以思维导图为主。

输出环节

上图输出需求有被动输出和主动输出。人一旦看的多了,听得多了,思考得多了,吸收的多了,自然会有想法,想要输出,这就是主动输出。被动输出是别人的邀约,比如邀约分享,邀约演讲。

主动输出和被动输出都是结构化思考结果。在输出过程中,若发现没有思路,建议不要强输出。没有思路往往是对相关内容认知不达标造成的,应该停下来,换别的输出方向或继续相关内容学习消化吸收。

输出的形式目前也有四种:知识体系、文章、图片、声音和视频。在输出形式与发布之间有一个发布规范,用来判断目前的输出内容是否符合发布规范,规范标准是是否被读者所喜欢。喜欢则发布,否则归入素材库。

目前输出形式主要是图片和文章,其中图片以流程图居多。

复盘环节

无复盘无成长。复盘的起点是发布内容,之后是反馈数据。反馈数据是复盘的基础,反馈数据包括发布内容的阅读/浏览数、点赞数、转发数等。

复盘笔记最终分为4类,是对知识管理系统从起点到发布环节的改善测试和改善办法,之后迭代相应环节。

日常工作

日常工作有四个方面

  1. 一是输入以及整理输入内容入素材库
  2. 二是输出,目前主要是写文章
  3. 三是发布,发布到不同平台
  4. 四是复盘发布内容

其中整理输入内容到素材库最为重要,其次是复盘。前者决定能不能有内容输出,内容输出是运营自媒体的基本前提。后者复盘则决定运营自媒体是否会进步。

结尾

支撑上述工作需要几款软件,包括流程图软件,思维导图软件、笔记软件和手机端的备忘录。这几款软件市面上很常见。

以上是对我知识管理系统的大概介绍,也是知识管理系统1.0版本,后期会根据输出增加,认识加深迭代。

有人说管理就是护城河,我以为然。

(本文完,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公众号:通往自由之路pro,新文章会第一时间在微信公众号发送)

相关推荐
大模型教程11 小时前
AI智能体(Agent)保姆级入门指南,零基础小白也能轻松上手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1 小时前
产品经理必看!AI大模型上线前,如何确保它不会“胡言乱语”?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2 小时前
别再堆模型了!构建智能体系统,你需要掌握这8个核心要点
程序员·llm·agent
大模型教程1 天前
大模型平民化:3块钱、2小时,MiniMind开源项目全解析
程序员·llm·agent
Vadaski1 天前
私有 Context 工程如何落地:从方法论到实战
人工智能·程序员
大模型教程2 天前
大模型(Qwen3)训练实战:从零开始玩转LLaMA-Factory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2 天前
工程师学AI之第三篇03:线性代数点积运算助你理解大模型注意力机制
程序员·llm·agent
AI大模型2 天前
工程师学AI之第四篇:大模型的参数规模与哪些因素有关?
程序员·llm·agent
文心快码BaiduComate2 天前
下周感恩节!文心快码助力感恩节抽奖页快速开发
前端·后端·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