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响应式基础

声明响应式状态

ref()

在组合式 API 中,推荐使用 ref() 函数来声明响应式状态:

复制代码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ref() 接收参数,并将其包裹在一个带有 .value 属性的 ref 对象中返回:

复制代码
const count = ref(0)

console.log(count) // { value: 0 }
console.log(count.value) // 0

count.value++
console.log(count.value) // 1

要在组件模板中访问 ref,请从组件的 setup() 函数中声明并返回它们:

复制代码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 `setup` 是一个特殊的钩子,专门用于组合式 API。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 将 ref 暴露给模板
    return {
      count
    }
  }
}<div>{{ count }}</div>

注意,在模板中使用 ref 时,我们 需要附加 .value。为了方便起见,当在模板中使用时,ref 会自动解包 (有一些注意事项)。

你也可以直接在事件监听器中改变一个 ref:

复制代码
<button @click="count++">
  {{ count }}
</button>

对于更复杂的逻辑,我们可以在同一作用域内声明更改 ref 的函数,并将它们作为方法与状态一起公开:

复制代码
import { ref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count = ref(0)

    function increment() {
      // 在 JavaScript 中需要 .value
      count.value++
    }

    // 不要忘记同时暴露 increment 函数
    return {
      count,
      increment
    }
  }
}

然后,暴露的方法可以被用作事件监听器:

复制代码
<button @click="increment">
  {{ count }}
</button>

<script setup>

setup() 函数中手动暴露大量的状态和方法非常繁琐。幸运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单文件组件 (SFC) 来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 <script setup> 来大幅度地简化代码

复制代码
<script setup>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count = ref(0)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value++
}
</script>

<template>
  <button @click="increment">
    {{ count }}
  </button>
</template>

<script setup> 中的顶层的导入、声明的变量和函数可在同一组件的模板中直接使用。你可以理解为模板是在同一作用域内声明的一个 JavaScript 函数------它自然可以访问与它一起声明的所有内容。

为什么要使用 ref?

你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们需要使用带有 .value 的 ref,而不是普通的变量?为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简单地讨论一下 Vue 的响应式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当你在模板中使用了一个 ref,然后改变了这个 ref 的值时,Vue 会自动检测到这个变化,并且相应地更新 DOM。这是通过一个基于依赖追踪的响应式系统实现的。当一个组件首次渲染时,Vue 会追踪 在渲染过程中使用的每一个 ref。然后,当一个 ref 被修改时,它会触发追踪它的组件的一次重新渲染。

在标准的 JavaScript 中,检测普通变量的访问或修改是行不通的。然而,我们可以通过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来拦截对象属性的 get 和 set 操作。

.value 属性给予了 Vue 一个机会来检测 ref 何时被访问或修改。在其内部,Vue 在它的 getter 中执行追踪,在它的 setter 中执行触发。从概念上讲,你可以将 ref 看作是一个像这样的对象: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伪代码,不是真正的实现
const myRef = {
  _value: 0,
  get value() {
    track()
    return this._value
  },
  set value(newValue) {
    this._value = newValue
    trigger()
  }
}

另一个 ref 的好处是,与普通变量不同,你可以将 ref 传递给函数,同时保留对最新值和响应式连接的访问。当将复杂的逻辑重构为可重用的代码时,这将非常有用。

该响应性系统在深入响应式原理章节中有更详细的讨论。

深层响应性

Ref 可以持有任何类型的值,包括深层嵌套的对象、数组或者 JavaScript 内置的数据结构,比如 Map

Ref 会使它的值具有深层响应性。这意味着即使改变嵌套对象或数组时,变化也会被检测到: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import { ref } from 'vue'

const obj = ref({
  nested: { count: 0 },
  arr: ['foo', 'bar']
})

function mutateDeeply() {
  // 以下都会按照期望工作
  obj.value.nested.count++
  obj.value.arr.push('baz')
}

非原始值将通过 reactive() 转换为响应式代理,该函数将在后面讨论。

也可以通过 shallow ref 来放弃深层响应性。对于浅层 ref,只有 .value 的访问会被追踪。浅层 ref 可以用于避免对大型数据的响应性开销来优化性能、或者有外部库管理其内部状态的情况。

DOM 更新时机

当你修改了响应式状态时,DOM 会被自动更新。但是需要注意的是,DOM 更新不是同步的。Vue 会在"next tick"更新周期中缓冲所有状态的修改,以确保不管你进行了多少次状态修改,每个组件都只会被更新一次。

要等待 DOM 更新完成后再执行额外的代码,可以使用 nextTick() 全局 API: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import { nextTick } from 'vue'

async function increment() {
  count.value++
  await nextTick()
  // 现在 DOM 已经更新了
}

reactive()

还有另一种声明响应式状态的方式,即使用 reactive() API。与将内部值包装在特殊对象中的 ref 不同,reactive() 将使对象本身具有响应性: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import { reactive } from 'vue'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在模板中使用:

html 复制代码
<button @click="state.count++">
  {{ state.count }}
</button>

响应式对象是 JavaScript 代理,其行为就和普通对象一样。不同的是,Vue 能够拦截对响应式对象所有属性的访问和修改,以便进行依赖追踪和触发更新。

reactive() 将深层地转换对象:当访问嵌套对象时,它们也会被 reactive() 包装。当 ref 的值是一个对象时,ref() 也会在内部调用它。与浅层 ref 类似,这里也有一个 shallowReactive() API 可以选择退出深层响应性。

Reactive Proxy vs. Original

值得注意的是,reactive() 返回的是一个原始对象的 Proxy,它和原始对象是不相等的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raw = {}
const proxy = reactive(raw)

// 代理对象和原始对象不是全等的
console.log(proxy === raw) // false

只有代理对象是响应式的,更改原始对象不会触发更新。因此,使用 Vue 的响应式系统的最佳实践是仅使用你声明对象的代理版本

为保证访问代理的一致性,对同一个原始对象调用 reactive() 会总是返回同样的代理对象,而对一个已存在的代理对象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其本身: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 在同一个对象上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相同的代理
console.log(reactive(raw) === proxy) // true

// 在一个代理上调用 reactive() 会返回它自己
console.log(reactive(proxy) === proxy) // true

这个规则对嵌套对象也适用。依靠深层响应性,响应式对象内的嵌套对象依然是代理: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proxy = reactive({})

const raw = {}
proxy.nested = raw

console.log(proxy.nested === raw) // false

reactive() 的局限性

reactive() API 有一些局限性:

  1. 有限的值类型 :它只能用于对象类型 (对象、数组和如 MapSet 这样的集合类型)。它不能持有如 stringnumberboolean 这样的原始类型

  2. 不能替换整个对象:由于 Vue 的响应式跟踪是通过属性访问实现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响应式对象的相同引用。这意味着我们不能轻易地"替换"响应式对象,因为这样的话与第一个引用的响应性连接将丢失: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le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 上面的 ({ count: 0 }) 引用将不再被追踪
    // (响应性连接已丢失!)
    state = reactive({ count: 1 })

    对解构操作不友好:当我们将响应式对象的原始类型属性解构为本地变量时,或者将该属性传递给函数时,我们将丢失响应性连接:

    javascript 复制代码
    const state = reactive({ count: 0 })
    
    // 当解构时,count 已经与 state.count 断开连接
    let { count } = state
    // 不会影响原始的 state
    count++
    
    // 该函数接收到的是一个普通的数字
    // 并且无法追踪 state.count 的变化
    // 我们必须传入整个对象以保持响应性
    callSomeFunction(state.count)

    由于这些限制,我们建议使用 ref() 作为声明响应式状态的主要 API。

相关推荐
百万蹄蹄向前冲1 小时前
Trae分析Phaser.js游戏《洋葱头捡星星》
前端·游戏开发·trae
朝阳5812 小时前
在浏览器端使用 xml2js 遇到的报错及解决方法
前端
GIS之路2 小时前
GeoTools 读取影像元数据
前端
ssshooter3 小时前
VSCode 自带的 TS 版本可能跟项目TS 版本不一样
前端·面试·typescript
你的人类朋友3 小时前
【Node.js】什么是Node.js
javascript·后端·node.js
Jerry3 小时前
Jetpack Compose 中的状态
前端
dae bal4 小时前
关于RSA和AES加密
前端·vue.js
柳杉4 小时前
使用three.js搭建3d隧道监测-2
前端·javascript·数据可视化
lynn8570_blog4 小时前
低端设备加载webp ANR
前端·算法
LKAI.5 小时前
传统方式部署(RuoYi-Cloud)微服务
java·linux·前端·后端·微服务·node.js·ruo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