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系统架构师---黑板架构风格的概念与应用

黑板架构风格是一种软件架构模式,它模仿了多个专家系统协作解决问题的场景,其中"黑板"作为一个中央知识库,存储了问题的当前状态以及所有的解决方案和部分解决方案。这种架构风格特别适合于解决那些没有确定算法、需要多个知识源(或称为"知识源")共同作用才能解决的复杂问题。

黑板架构的组成部分

黑板架构主要由以下三个基本组件构成:

  1. 黑板(Blackboard):作为中心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和管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这包括了问题的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最终解决方案。
  2. 知识源(Knowledge Sources, KS):代表了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算法,每个知识源都是一个专家系统,负责处理黑板上的一部分信息,并将结果写回黑板。
  3. 控制组件(Control Component):负责协调知识源的工作顺序,决定何时何种知识源应当被激活以及如何解读黑板上的信息。

黑板架构的工作流程

  1. 初始化:问题的初始状态被写入黑板。
  2. 知识源激活:控制组件监视黑板上的信息,根据当前的状态激活一个或多个知识源。
  3. 知识源执行:被激活的知识源读取黑板上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写回黑板。
  4. 评估与迭代:控制组件评估黑板上的状态,决定是否继续激活其他知识源或是已经找到了满意的解决方案。

黑板架构的应用

黑板架构适用于那些复杂、没有固定算法解决方案的问题,尤其是那些需要多个算法或处理步骤协作才能解决的问题。它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特别是在需要结合多种算法和模型来解决问题的情况下。
  • 信号处理:如声音信号、图像处理中复杂模式的识别。
  • 决策支持系统:需要综合多方面信息进行决策分析的系统。
  • 复杂事件处理:在实时系统中分析和响应复杂事件的场景。

黑板架构的优缺点

优点

  • 灵活性:可以轻松地添加或修改知识源,适应问题解决策略的变化。
  • 适应性:能够处理那些没有确定解决方案的复杂问题。
  • 并行处理:不同的知识源可以并行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率。

缺点

  • 控制复杂性:随着知识源数量的增加,控制组件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 性能问题:大量的读写操作可能会导致性能瓶颈。
  • 协调困难:确保不同知识源之间的协调一致性可以是一个挑战。

总的来说,黑板架构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处理复杂问题,尤其适用于需要多个独立算法协作的场景。然而,它也需要仔细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效率。

相关推荐
500佰1 小时前
京东后端架构技术,Pipline 设计 解决复杂查询逻辑
后端·架构
俞凡1 小时前
[大厂实践] 少即是多:Zendesk 长时间作业执行优化
架构
失散132 小时前
分布式专题——49 SpringBoot整合ElasticSearch8.x实战
java·spring boot·分布式·elasticsearch·架构
leafff1232 小时前
AI数据库研究:RAG 架构运行算力需求?
数据库·人工智能·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架构
绝无仅有2 小时前
某团互联网大厂的网络协议与数据传输
后端·面试·架构
绝无仅有3 小时前
某多多面试相关操作系统、分布式事务、消息队列及 Linux 内存回收策略
后端·面试·架构
GISer_Jing3 小时前
Flutter架构解析:从引擎层到应用层
前端·flutter·架构
杨筱毅12 小时前
【底层机制】ART虚拟机深度解析:Android运行时的架构革命
android·架构·底层机制
言之。12 小时前
【数据库】TiDB 技术选型与架构分析报告
数据库·架构·tidb
GIOTTO情12 小时前
舆情处置技术深度解析:Infoseek 字节探索的 AI 闭环架构与实现逻辑
人工智能·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