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app如何实现高性能

这篇文章主要讲解uni-app如何实现高性能的问题?

什么是uni-app?

简单说一下什么是uni-app,uni-app是继承自vue.js,对vue做了轻度定制,并且实现了完整的组件化开发,并且支持多端发布的一种架构,开发的项目可适配多平台。

过内前端开发的大致分歧

国内前端开发生态现在的两个分歧,分割线上方的主要是以vue为核心实现的,下面的是以react实现的。从下面的生态图也可以看出,在国内vue的生态是比较大的。

uni-app实现高性能的基本思路

拿小程序进行举例:

在uni-app中我们可能只有一个界面,其中包含<template>、<script>、<style>这三部分的,而在小程序中包含.js、.json、.wxml、.wxss这四个文件。

在开发的时候可能是单文件的形式,如果发行到小程序的时候还是转化成四个文件,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转化。转化的过程就是编译器需要干的工作,通用的方式就是进行拆分,拆分文件。

那么如何进行转化呢?

简单的来说文件转化:如果文件比较简单,可能将<template>转化成.wxss文件、<script>转化为.js、<style>转化为.wxss文件。如果文件比较复杂的化,文件转化后的可读性就会降低。

编译完之后就是运行,那么在运行时是又会有什么问题呢?

小程序和vue都有相应的生命周期、事件函数和数据绑定,那么在运行的时候该以哪个为主呢?

这就相当于两个不同地域的人见面进行交流,他们只懂各自的语言,那么怎么才能进行交流呢,常见的方法就是找个翻译,他同时懂两方的语言,由他来做中间的桥梁,实现两方的沟通。这个时候uni-app runtime就应用而生,来实现此部分的工作。上面的架构就变成的这样:

数据的流向和事件的流向:

数据是由vue进行管理,数据有更改的时候由vue通知uni-app runtime,再有uni-app runtime进行转发给小程序,由此实现数据的流向;事件函数的管理正好相反,当用户触发小程序的事件,由小程序通知给uni-app runtime,再由uni-app runtime转发给vue,vue在收到事件通知后实现事件的响应函数。

生命周期是由小程序到vue,由vue进行管理

性能优化

常见的性能优化包含两方面内容:启动加载性能(页面启动的时候比较慢)、页面渲染性能(页面滑动的时候响应慢)。

众所周知vue开发的程序,是通过dom树进行渲染,当dom树中的数据进行更改的时候,vue会利用自身的算法实现最小的更改对界面进行重新渲染;而小程序的的dom和vue的dom是关联不起来,因此实现的思路变成了下面这种样式:

结合生命周期就变成了这样 ,因此在小程序开发中不会vue dom

vue优化

由于上面讲过小程序的开发是要重新编译文件的,因此在编译过程中会在panse、optimze中只需标注静态节点,这部分在重新渲染时是不用在进行渲染的;vue的生成实在render中,因此在执行的时候是要修改render的,这部分是针对vue的页面,因此在小程序的开发中这部分是被删除掉的。patch是用于变例vue中的节点,如果由变更就会通知前端进行重新渲染,没有则不必。小程序只针对data因此,只需要将data传递给小程序即可。

小程序的数据大体流向

实际数据流向

因此从小程序的数据流向可以看出,在小程序中的数据更新就是调用setdata,如何 才能进行优化呢?

1.减少setdata的调用频次;

2.减少setdata在调用是的数据量。

具体方法:

上图左边是在小程序中进行了,需要四次通讯,而在vue中我们可以通过一次进行实现,大大减少通讯的消耗;有人会立即指出神经病才会向左边这样写代码,那么我们换个思路,如果是四个变量呢?是不是在小程序中需要四次。这个也是可以优化的。

setdata数据量如何减少呢?

下面这个例子中页面用到了a、b两个数据,但在执行方法的时候有a、b、c和d四个参数,在小程序的开发中肯定会传输四次;而实际中我们利用vue只需要传递a一个值就行了,因为只有a一个值改变了。

常见的页面刷新:左边是微信的小程序的写法,右边是vue的写法;如果页面默认加载50条数据,在第一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10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在第二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15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在第三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20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在第四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25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在第五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30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在第六次下拉更新时,微信小程序需要传输350条数据,而在vue中只需要传输50条数据,数据量明显减少;

总结:减少setdata传输量的方式 就是在vue的patch中删除vnode,仅使用diff data,借鉴westore Json Diff库实现高效、精确的差量数据。

性能渲染优化

uni-app实现了全套的vue组件的自主开发

微信小程序滚动优化

首先看一下微信小程序滚动刷新会带来的后果就是频繁刷新,增加数据的传输

增加滚动边界,在不触发滚动条件的时候不传输数据

uni-app测试效果

加载性能

uni-app开发的好处:

跨端的好处

平台能力

生态:

uni-app的平台架构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的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的话,建议您在经济能力之内慷慨打赏一元给我买瓶水, 这将是我下一步继续书写本题目的动力;如果您囊肿羞涩也没有关系,希望您点个关注,写点评论;您的支持将是我创作之路上的无线动力;青山依旧绿水长流,希望我们下期来能再见。

相关推荐
Larcher30 分钟前
新手也能学会,100行代码玩AI LOGO
前端·llm·html
徐子颐43 分钟前
从 Vibe Coding 到 Agent Coding:Cursor 2.0 开启下一代 AI 开发范式
前端
小月鸭1 小时前
如何理解HTML语义化
前端·html
jump6801 小时前
url输入到网页展示会发生什么?
前端
诸葛韩信1 小时前
我们需要了解的Web Workers
前端
brzhang1 小时前
我觉得可以试试 TOON —— 一个为 LLM 而生的极致压缩数据格式
前端·后端·架构
游戏开发爱好者81 小时前
iOS 上架要求全解析,App Store 审核标准、开发者准备事项与开心上架(Appuploader)跨平台免 Mac 实战指南
android·macos·ios·小程序·uni-app·iphone·webview
yivifu2 小时前
JavaScript Selection API详解
java·前端·javascript
这儿有一堆花2 小时前
告别 Class 组件:拥抱 React Hooks 带来的函数式新范式
前端·javascript·react.js
十二春秋2 小时前
场景模拟:基础路由配置
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