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HTTP常见的状态码有哪些?
常见状态码:
-
200:服务器已成功处理了请求。 通常,这表示服务器提供了请求的网页。
-
301 : (永久移动) 请求的网页已永久移动到新位置。 服务器返回此响应(对 GET 或 HEAD 请求的响应)时,会自动将请求者转到新位置。
-
302:(临时移动) 服务器目前从不同位置的网页响应请求,但请求者应继续使用原有位置来进行以后的请求。
-
400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
403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
404 :(未找到) 服务器找不到请求的网页。
-
500: (服务器内部错误) 服务器遇到错误,无法完成请求。
状态码开头代表类型:
2. 状态码301和302的区别是什么?
共同点 :301和302状态码都表示重定向,就是说浏览器在拿到服务器返回的这个状态码后会自动跳转到一个新的URL地址,这个地址可以从响应的Location首部中获取(用户看到的效果就是他输入的地址A瞬间变成了另一个地址B )。 不同点:301表示旧地址A的资源已经被永久地移除了(这个资源不可访问了),搜索引擎在抓取新内容的同时也将旧的网址交换为重定向之后的网址;302表示旧地址A的资源还在(仍然可以访问),这个重定向只是临时地从旧地址A跳转到地址B,搜索引擎会抓取新的内容而保存旧的网址。 SEO中302好于301。
补充,重定向原因:
-
网站调整(如改变网页目录结构);
-
网页被移到一个新地址;
-
网页扩展名改变(如应用需要把.php改成.Html或.shtml)。
3. HTTP 常用的请求方式?
方法 | 作用 |
---|---|
GET | 获取资源 |
POST | 传输实体主体 |
PUT | 上传文件 |
DELETE | 删除文件 |
HEAD | 和GET方法类似,但只返回报文首部,不返回报文实体主体部分 |
PATCH | 对资源进行部分修改 |
OPTIONS | 查询指定的URL支持的方法 |
CONNECT | 要求用隧道协议连接代理 |
TRACE | 服务器会将通信路径返回给客户端 |
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将PUT、DELETE、POST、GET理解为客户端对服务端的增删改查。
-
PUT:上传文件,向服务器添加数据,可以看作增
-
DELETE:删除文件
-
POST:传输数据,向服务器提交数据,对服务器数据进行更新。
-
GET:获取资源,查询服务器资源
4.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使用上的区别:
-
GET使用URL或Cookie传参,而POST将数据放在BODY中",这个是因为HTTP协议用法的约定。
-
GET方式提交的数据有长度限制,则POST的数据则可以非常大",这个是因为它们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设置的不同引起的区别。
-
POST比GET安全,因为数据在地址栏上不可见",这个说法没毛病,但依然不是GET和POST本身的区别。
本质区别
GET和POST最大的区别主要是GET请求是幂等性的,POST请求不是。这个是它们本质区别。
幂等性是指一次和多次请求某一个资源应该具有同样的副作用。简单来说意味着对同一URL的多个请求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
5. 解释一下HTTP长连接和短连接?
在HTTP/1.0中,默认使用的是短连接。也就是说,浏览器和服务器每进行一次HTTP操作,就建立一次连接,但任务结束就中断连接。如果客户端浏览器访问的某个HTML或其他类型的 Web页中包含有其他的Web资源,如JavaScript文件、图像文件、CSS文件等;当浏览器每遇到这样一个Web资源,就会建立一个HTTP会话。
但从 HTTP/1.1起,默认使用长连接 ,用以保持连接特性。使用长连接的HTTP协议,会在响应头有加入这行代码:Connection:keep-alive
在使用长连接的情况下,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 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Keep-Alive不会永久保持连接,它有一个保持时间,可以在不同的服务器软件(如Apache)中设定这个时间。实现长连接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都支持长连接。
HTT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实质上是TCP协议的长连接和短连接。
6. HTTP1.0和HTTP1.1的区别?
-
长连接 :HTTP 1.1支持长连接(Persistent Connection)和请求的流水线(Pipelining)处理,在一个TCP连接上可以传送多个HTTP请求和响应,减少了建立和关闭连接的消耗和延迟,在HTTP1.1中默认开启
Connection: keep-alive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TTP1.0每次请求都要创建连接的缺点。 -
缓存处理:在HTTP1.0中主要使用header里的If-Modified-Since,Expires来做为缓存判断的标准,HTTP1.1则引入了更多的缓存控制策略,可供选择的缓存头来控制缓存策略。
-
带宽优化及网络连接的使用:HTTP1.0中,存在一些浪费带宽的现象,例如客户端只是需要某个对象的一部分,而服务器却将整个对象送过来了,并且不支持断点续传功能,HTTP1.1则在请求头引入了range头域,它允许只请求资源的某个部分,即返回码是206(Partial Content),这样就方便了开发者自由的选择以便于充分利用带宽和连接。
-
错误通知的管理:在HTTP1.1中新增了24个错误状态响应码,如409(Conflict)表示请求的资源与资源的当前状态发生冲突;410(Gone)表示服务器上的某个资源被永久性的删除。
-
Host头处理:在HTTP1.0中认为每台服务器都绑定一个唯一的IP地址,因此,请求消息中的URL并没有传递主机名(hostname)。但随着虚拟主机技术的发展,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存在多个虚拟主机(Multi-homed Web Servers),并且它们共享一个IP地址。HTTP1.1的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都应支持Host头域,且请求消息中如果没有Host头域会报告一个错误(400 Bad Request)。
7. HTTP1.1和 HTTP2.0的区别?
HTTP2.0相比HTTP1.1支持的特性:
-
新的二进制格式:HTTP1.1的解析是基于文本。基于文本协议的格式解析存在天然缺陷,文本的表现形式有多样性,要做到健壮性考虑的场景必然很多,二进制则不同,只认0和1的组合。基于这种考虑HTTP2.0的协议解析决定采用二进制格式,实现方便且健壮。
-
多路复用,即连接共享,即每一个request都是用作连接共享机制的。一个request对应一个id,这样一个连接上可以有多个request,每个连接的request可以随机的混杂在一起,接收方可以根据request的 id将request再归属到各自不同的服务端请求里面。
-
头部压缩,HTTP1.1的头部(header)带有大量信息,而且每次都要重复发送;HTTP2.0使用encoder来减少需要传输的header大小,通讯双方各自cache一份header fields表,既避免了重复header的传输,又减小了需要传输的大小。
-
服务端推送:服务器除了对最初请求的响应外,服务器还可以额外的向客户端推送资源,而无需客户端明确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