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框架与MVC模式详解(1)——逻辑与数据分离

【效率最高的耦合方式】

以实际的例子来说明,更容易理解些。

这里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共有8个显示项,如果只需要显示这8个,不会做任何改变,数据固定,那么我们只需要最常规的思路去写就好,这是最简单省事,也即效率最高的方法

伪代码如下:

显示项1.背景Image = 图1,显示项1.人数Text = 人数1,显示项1.名字Text = 名字1

显示项2.背景Image = 图2,显示项2.人数Text = 人数2,显示项1.名字Text = 名字2

假如需要显示12个,按照原来的逻辑,要新增12行代码 这是界面表现改变导致逻辑改变

【逻辑和数据的简单分离】

我们需要将数据统合在一起构成数据集合,每次从中取出想要的数据。数据有基本的单位,这里数据单位 = 图+人数+名字

伪代码如下:

数据集合.Add(new 数据单位) //要4行

数据单位 = 数据集合[显示项Id]

显示项.背景Image = 数据单位.图,显示项.人数 = 数据单位.人数,显示项.名字 = 数据单位.名字

按照最初的设计要增加4行代码,共12行代码;按照新的设计,只需增加4行代码,共6行代码

相比耦合方式的优点是:

1.减少了代码行数

2.界面新增显示便于修改逻辑

原因在于:

耦合的方式将界面显示的逻辑与显示需要的数据耦合在一起,当需要新增显示时,显示逻辑不变,但数据增加,即数据改变,导致需要修改显示逻辑,一个界面改变引起两处逻辑改变

分离的方式是显示的逻辑、获取数据的逻辑(耦合的方式没有该逻辑,其直接就有数据)、数据集合的逻辑,显示的逻辑和数据集合的逻辑不耦合,两者通过获取数据的逻辑关联起来,当新增显示时,显示的逻辑不变、获取数据的逻辑不变,数据集合需要新增数据,一个界面改变引起一处逻辑改变

我们这里只做了热门推荐栏目的8个显示项,如果华语、流行等栏目有各自不同的显示数据,那么耦合的方式是:

// if 热门推荐栏目

// 数据集合 = 热门推荐栏目的数据集合

// if 华语栏目

// 数据集合 = 华语的数据集合

分离的方式,是将不同栏目的所有数据合在一块,为此,显示逻辑仍然不变、获取数据逻辑改变、数据集合逻辑改变:

//数据集合 = 所有栏目的数据集合[栏目]

//数据单位 = 数据集合[显示项Id]

//显示项.背景Image = 数据单位.图,显示项.人数 = 数据单位.人数,显示项.名字 = 数据单位.名字

上述的改变都属于界面新增显示内容引起,如果是改变显示布局,如下图所示,那么需要修改显示逻辑,并增加数据,此时的数据单位 = 图+名字+人数+评论数+转载数+其他等等,获取数据的逻辑不需要改变

我们知道当同样的逻辑在很多不同的地方被使用时,可以将这段逻辑放到一个方法中,以便于之后修改逻辑时只在该方法内修改,而不用在很多地方修改

同样的,当我们发现同样的数据在不同的地方显示时,可以把数据放到同一个集合中,这样自然而然做到了简单的逻辑和数据分离。

由需求导致的界面改变,可以分为显示内容和显示布局的改变,在这里的例子看起来都会导致数据的改变,而实际中并不是这样的。

实际中,一个需求需要使用的数据,在需求通过评审后大致就确定了,需求的改变基本不会导致使用的数据的改变。如果需求改变导致数据改变,这是很大的改动,有必要再次评审需求。

界面的开发和数据开发本身是由不同的人负责的,做界面开发的人可以所用的数据本身是调用接口获取的,可以认为数据是不变的。

如此以来,当逻辑和数据分离时,需求改变所导致的逻辑改变就很少,也即便于扩展和维护。

【不同层次的数据和逻辑】

我们上面说的是需求的显示逻辑和数据,这是一个需求被提出来时首先就会被注意到的。

需求本身是会产生交互逻辑,用户的点击、拖拽、输入都属于交互逻辑,其也有与之对应的数据,我们称之为交互数据。交互会使得界面显示内容发生变化,交互的数据记录的是界面的状态。

例如示例界面有不同的栏目,当前显示的是哪个栏目就属于交互数据,每个交互都会有与之对应的数据,有以下情况:

  1. 交互数据可省略:例如点击按钮弹出一个界面,直接弹出即可,没有数据;而如果有个地方需要根据按钮是否点击过做什么逻辑处理,那么就得有数据
  2. 交互数据可合并:例如点击不同的栏目,一个字段记录当前点击的栏目即可,而不用记录多个
  3. 交互数据有层级:例如点击不同的显示项的交互数据B在点击不栏目的交互数据A后面出现,我们说A层级大于B

综合交互和显示,可以产生这样一个链路:交互逻辑->交互数据->显示逻辑->显示数据

当界面刚开始显示时,并没有交互,这时的链路是:初始的(交互数据)->显示逻辑->显示数据

那么交互逻辑可以与交互数据分离吗?

显示逻辑都是读取显示数据,通过获取数据的逻辑分离;交互逻辑都是写入交互数据,通过设置数据的逻辑分离

交互逻辑和显示逻辑也应当分离,因为我们经常会将重复的代码抽出来形成一个方法,所以会自然而然的分离。

即使很简单的逻辑,我们也应该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写代码,例如:

function 交互逻辑{

function 设置数据{}

function 显示逻辑{}

}

简单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这些逻辑和数据都放在同一个Panel中,也即写在同一个Panel类中.

复杂些情况下,需要拆开,情况有:

  1. 显示数据被多个界面使用:这时必须有个类来管理显示数据,例如叫UserData,其提供获取数据的方法GetData,不同界面根据参数取获取获取,显示逻辑本身不复杂,获取数据的逻辑变得复杂
  2. 交互数据不跟随界面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交互数据都是和界面相关的(我们称之为界面自身的数据),界面隐藏或者销毁后,当前交互数据就没了,再次进入界面时用初始的交互数据,但有些需求使得某些交互数据和界面生命周期无关,或者其他界面需要使用当前界面的交互数据,那么也需要将特殊的交互数据拿出来放在UIPanelData中,提供get\set方法,和界面的交互数据的设置分开(我们称之为界面相关的数据)。界面的生命周期是由UIManager管理的
  3. 交互逻辑异步:这种一般是界面相关的数据,通过同步的回调函数或者接收消息来执行上面示例所说的设置数据{}和显示逻辑{}
  4. 显示逻辑依赖交互数据:这里的依赖主要是指根据不同的交互数据显示不同的内容,也即显示逻辑中包含了交互数据,而简单的情况是根据交互数据直接显示交互逻辑,进一步的其实是显示逻辑依赖交互逻辑
  5. 交互逻辑依赖显示数据:这里主要是指交互跳转时需要根据显示数据走不同的逻辑,注意这里说的显示数据不一定是当前界面显示出来的数据

一般来说,一个需求多多少少包含上述情况之一,更复杂的情况是上述情况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就需要使用一些模式来处理更复杂的情况,例如MVC、MVP、MVVM。

相关推荐
William_cl1 天前
一、前置基础(MVC学习前提)_核心特性_【C# 泛型入门】为什么说 List<T>是程序员的 “万能收纳盒“?避坑指南在此
学习·c#·mvc
程序员小凯2 天前
Spring MVC 分布式事务与数据一致性教程
分布式·spring·mvc
艾菜籽3 天前
SpringMVC练习:加法计算器与登录
java·spring boot·spring·mvc
程序员小凯3 天前
Spring MVC 多租户架构与数据隔离教程
spring·架构·mvc
艾菜籽3 天前
Spring Web MVC入门补充1
java·后端·spring·mvc
艾菜籽4 天前
Spring MVC入门补充2
java·spring·mvc
风兮w4 天前
MVC、MVP和MVVM的区别
mvc
蓝天智能4 天前
QT MVC中Model的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qt·mvc
低音钢琴4 天前
【SpringBoot从初学者到专家的成长15】MVC、Spring MVC与Spring Boot:理解其差异与联系
spring boot·spring·mvc
.NET修仙日记5 天前
2025年ASP.NETMVC面试题库全解析
面试·职场和发展·c#·asp.net·mvc·面试题·asp.net mv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