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Python 中,自省(Introspection)机制是指程序在运行时能够获取自身的信息,例如对象的类型、属性、方法等。
Python 提供了一些内置函数和特殊属性来支持自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
type()函数:返回对象的类型。pythonnum = 5 print(type(num)) -
dir()函数:返回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的列表。pythonclass MyClass: def method1(self): pass def method2(self): pass obj = MyClass() print(dir(obj))会得到属性的所有名称,但不会有值。
-
hasattr()、getattr()和setattr()函数:用于检查对象是否具有某个属性、获取属性的值以及设置属性的值。python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Alice" obj = MyClass() # 检查是否具有某个属性 print(hasattr(obj, 'name')) # 获取属性的值 print(getattr(obj, 'name')) # 设置属性的值 setattr(obj, 'name', 'Bob') print(obj.name) -
isinstance()函数:用于检查一个对象是否是某个类或其派生类的实例。pythonclass Parent: pass class Child(Parent): pass obj = Child() print(isinstance(obj, Child)) print(isinstance(obj, Parent))自省机制使得 Python 程序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可以在运行时根据对象的信息进行动态的决策和操作。
python
class Person:
name = "user"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 school_name):
self.school_name = school_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ser = Student("慕课网")
print(user.__dict__)
print(user.name)
在上述代码中,定义了两个类 Person 和 Student 。Person 类有一个类属性 name ,其值为 "user" 。Student 类继承自 Person 类,并在其 __init__ 方法中初始化了一个实例属性 school_name 。
在这段代码中,if __name__ == "__main__": 是一个常见的条件判断,用于确保以下的代码仅在当前脚本作为主程序运行时执行。
然后创建了 Student 类的一个实例 user ,并通过 user.__dict__ 打印出了 user 实例的属性字典。这个字典包含了实例自身定义的属性及其对应的值,不包括从父类继承的属性。
对于上述代码,print(user.__dict__) 会输出 {'school_name': '慕课网'} ,因为在创建 Student 类的实例 user 时,传递的参数 "慕课网" 被赋值给了实例属性 school_name 。
而 print(user.name) 会输出 "user" ,因为 name 是 Person 类的类属性,并且可以被 Student 类的实例访问到。
总的来说,这段代码主要演示了类的继承、实例的创建以及通过 __dict__ 来查看实例的属性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