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考点篇)试题

A 。分析看选项初始级和网络级没啥问题了,4个选项相同;最后生态级比较靠谱,排除C;第二级应该是单元级然后再是流程级。所以A

D。明显D,全体社会人员。

B。记住吧

  • 战略需求。组织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支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对组织不仅仅是服务的手段和实现现有战略的辅助工具;信息化可以把组织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组织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对于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 运作需求。组织信息化的运作需求是组织信息化需求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它包含三方面 的内容:一是实现 信息化战略目标 的需要;二是运作策略 的需要。三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 技术需求。由于系统开发时间过长等问题 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了需求。也有的组织,原来基本上没有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有的也只是一些单机应用,这样的组织的信息化需求,一般是从头开发新的系统。

B,A,D,A C(仔细看选项是企业对政府)

A,B。找到关键因素罗列出来,这就能确定系统的边界了吧,哪些要做哪些不做,不能无限制的扩展系统的要做的;产生数据字典,数据字典是对功能的标注解释的吧。

以上分析错误,答案选C、D。

关键成功因素法是由John Rockart提出的一种信息系统规划方法。该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来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从而为管理部门控制信息技术 及其处理过程提供实施指南。

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 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关键成功因素来源于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的目标分解和关键成功 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补充:常见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https://blog.csdn.net/lxy1290439047/article/details/140874233

应用集成,保证各系统间互操作性,选C。企业应用集成分4个,表示集成、数据集成、控制集成、业务流程集成。所以选D

答案选A和D。不能因为集成而修改原有的应用系统,保持独立性。

应用集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应用系统根据业务逻辑的需要而进行的功能之间的相互调用和互操作。应用集成需要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完成。应用集成在底层的网络集成和数据集成的基础 上实现异构应用系统之间语用层次上的互操作 。它们共同构成了实现企业集成化运行最顶层汇聚集成所需要的,技术层次上的基础支持。

系统应用集成构建统一标准的基础平台,在各个应用系统的接口之间共享数据和功能,基 本原则是保证应用程序的独立性。系统应用集成提供了4个不同层次的服务,最上层服务是流 程控制服务。
从下至上依次为通讯服务、信息传递与转化服务、应用连接服务、流程控制服务

通信服务、信息集成服务、 应用集成服务、业务流程集成

参考:【系统架构师】-选择题(一)_增量式开发降低了实现需求变更的成-CSDN博客

B C

A 和 A

答案选A和B

解析:一般说来,信息化需求包含3个层次即战略需求、运作需求和技术需求

  • 一是战略需求 。组织信息化的目标是提升组织的竞争能力、为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支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化对组织不仅仅是服务的手段和实现现有战略的辅助工具;信息化可以把组织战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为组织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特别是对于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竞争的基础
  • 二是运作需求 。组织信息化的运作需求是组织信息化需求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一环,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 是实现 信息化战略目标的需要;二是运作策略 的需要。三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 **三是技术需求。**由于 系统开发时间过长等问题在信息技术层面上对系统的完善、升级、集成和整合提出了需求。也有的组织, 原来基本上没有大型的信息系统项目,有的也只是一些单机应用,这样的组织的信息化需求,一般是 从头开发新的系统。

BA

CA

本尊是SCM,需求信息流是别人SCM要的,供应信息流是SCM给别人的。

A库存记录,这个SCM有属于供应,商品入库单和提货发运单都是SCM可以提供的

解析:供应链信息流是指整个供应链上信息的流动。它是一种虚拟形态,包括了供应链上的供需信息 和管理信息,它伴随着物流的运作而不断产生。因此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信息流的管理主要作用,在于 及时在供应链中传递需求和供给信息,提供准确的管理信息,从而使供应链成员都能得到实时信息, 以形成统一的计划与执行,从而为最终顾客更好地服务。
供应链信息流的特点

  • (1)覆盖的范围广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覆盖了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再到零售商等供应链中的 所有环节。其信息流分为需求信息流和供应信息流,这是两个不同流向的信息流。当需求信息(如客户定 单、生产计划、采购合同等)从需方向供方流动时,便引发物流。同时供应信息(如入库单、完工报告单、 库存记录、可供销售量、提货发运单等)又同物料一起沿着供应链从供方向需方流动单个企业下的信息流则主要限定在企业内部的进销存记录
  • (2)获取途径多 ,由于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种协作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因而供应链中的信息获 取渠道众多,对于需求信息来说既有来自顾客也有来自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供应信息则来自于各供应商, 这些信息通过供应链信息系统而在所有的企业里流动与分享。对于单个企业情况来说,由于没有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上下游企业也就没有为它提供信息的责任和动力,因此单个企业的信息获取则 完全倚赖于自己的收集。
  • (3)信息质量高由于存在专业分工,供应链的中的信息质量要强于单个企业下的信息质量,例如 分销商和零售商可以专门负责收集需求信息,供应商则收集供应信息,生产厂商收集产品信息等。

B。B选项中:政府对客户(Government To Customer)不正确,应是:政府对公民 (Government To Citizen)。

A

C、B、D D、B

D。

解析:IETF集成服务(Intsery)工作组根据服务质量的不同,把internet服务分成了三种类型。

  • 保证质量的服务(Guranteed services):对带宽、时延、抖动和丢包率提供定量的保证。
  • 控制负载的服务(Controlled---load services):提供一种类似于网络欠载情况下的服务,这是一种 定性的指标。
  • 尽力而为的服务(Best-Effort):这是Intemet提供的一般服务,基本上无任何质量保证。

A。pppt上原话

解析:企业信息化一定要建立在企业战略规划基础之上,以企业战略规划为基础建立的企业管理模 式是建立企业战略数据模型的依据 。企业信息化就是技术和业务的融合。这个"融合 "并不是简单地利用信息系统对手工的作业流程进行自动化,而是需要从企业战略的层面、业务运作层面、管理运作层面 这3个层面来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其说是一场技术变革,还不如说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业 务流程的一次革命,它是借助于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价值链进行重构。同时,企业信息化是一 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它没有终点,至少目前还看不到终点。企业信息化方法并不同于信息系统建设 方法,这是因为信息系统建设方法是一个具体的信息项目建设的方法,而企业信息化方法是整个企业实现 信息化的方法,因此,企业信息化方法要比信息系统建设方法层次更高、涉及面更广。

C、D、B。

解析:生产计划大纲(Production Planning,PP)是根据经营计划的生产目标制定的是对企业经营 计划的细化用以描述企业在可用资源的条件下,在一定时期中的产量计划。生产计划大纲在企业 决策层的三个计划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企业经营计划和战略规划的细化,另一方面它 又用于 指导企业编制主生产计划,指导企业有计划地进行生产。

主生产计划 (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是对企业生产计划大纲的细化 ,说明在一定时期内的如下计划: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什么时候交货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以生产大纲为准,其汇总结果应当等同于生产计划大纲,同时,主生产计划又是其下一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依据。主生产计划的编制是ERP的主要工作内容。主生产计划的质量将大大影响企业的生产组织工作和资 源的利用。

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是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目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 。它根据主生产计划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数量和交货期,推导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及材料的需求数量和需求时期 ,再导出自制零部件的制作订单下达日 期和采购件的采购订单发送日期,并进行需求资源和可用能力之间的进一步平衡。物料需求计划生产管理的核心 ,它将主生产计划安排生产的产品分解成各自制零部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件的采购 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属于ERP管理层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 (Capacity Requirements Planning,CRP)是对物料需求计划所需能力进行核算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分析比较MRP的需求和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及早发现能力的瓶颈所在, 为实现企业的生产任务而提供能力方面的保障。

车间作业计划 (Production Activity Control,PAC)是在MRP所产生的加工制造订单(即自制 零部件生产计划)的基础上,按照交货期的前后和生产优先级选择原则以及车间的生产资源情况 (如设 备、人员、物料的可用性、加工能力的大小等),将零部件的生产计划以订单的形式下达给适当的车间 。 车间作业计划属于ERP执行层计划。当前主流的车间作业计划模式是**JIT(**Just In Time)模式。

B、C。第八章考点篇上有原话

A。商业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仓库、数据挖掘、联机分析处理。

D

A、D、A。C、D、A。这好像是老版ppt原话。

解析: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实施管理,按照市场发展的要求,对企业现有的管理流 程重新整合,从作为管理核心的财务、资金管理,向技术、物资、人力资源的管理,并延伸到企业技术 创新、工艺设计、产品设计、生产制造过程的管理,进而扩展到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的管理乃至发展 电子商务,形成企业内部向外部扩散的全方位管理。企业信息化注重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信息分析和研 究,信息系统所蕴含的管理思想也可帮助企业建立更为科学规范的管理运作体系,提供准确及时的管 理决策信息。

CD

企业内部集成:技术平台、数据、应用、业务流程

C、A、D。

试题一:
企业应用集成通过采用多种集成模式,构建统一标准的基础平台,将具有不同功能和目的而又独立运行的企业信息系统联合起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集成模式有三种,分别是面向 信息的集成、面向过程的集成和面向服务的集成 。其中面向过程的集成模式强调处理不同 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逻辑,与核心业务逻辑相分离,并通过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协作共同 完成某项业务功能
试题二: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本质 是企业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挖掘对业务流程进行管 。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可以沿两个方向进行,自上而下方法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 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自下而上方法必须以作为企业主体的业务人员的直接收益和使 用水平逐步提高为基础
试题三:
A企业业务流程重构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以适应当今市场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
BPR的实现手段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组织。‌ BPR(‌业务流程重组)‌的 实现依赖于两个关键使能器:‌ 信息技术和组织。‌这两个要素在BPR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信息技术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平台,‌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优化其业务流程。‌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组织方面,‌BPR强调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这涉及到组织的结构、‌政策、‌以及员工的行为和态度。‌通过重新组织企业的结构和流程,‌企业可以打破传统的职能型组织结构,‌建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过程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的变革需要企业高层的管理支持和员工的积极参与,‌以确保BPR的成功实施。
常见的资源管理方法有 ERP (企业资源规划)和 SCM (供应链管理)。
--SCM是资源管理方法而不是BPR的手段
B在业务数量浩繁且流程错综复杂的大型企业里,建设覆盖整个企业的信息系统往往很难成功,各个部门的局部开发和应用又有很大的弊端,会造成系统严重分割,形成许多"信息孤岛",造成大量的无效或低效投资。---主体数据库不会造成信息孤岛
C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主要区别是人力资本理论把一部分企业的优秀员工看作是一种投资,能够取得投资收益
D 核心业务应用方法是围绕核心业务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这是很多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秘诀和有效途径。

这是论文。

D、C。D人力资本投资是培养人才储备,C招聘这属于HR吧。

实际是 B和C。
企业信息化程度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企业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方法主要包括 业务流程重构、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主题数据库、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投资方法。企业战略规划是指依据企业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的状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和实施战略,并根据对实施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为了加强对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企业应按照信息化和现代化企业管理要求设置信息管理机构,建立信息中心,确定信息主管,统一管理和协调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收集和使用。信息中心是企业的独立机构,直接由最高层领导并为企业最高管理者提供服务。其主要职能是处理信息,确定信息处理的方法,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建立业务部门期望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并预测未来的信息系统和网络,培养信息资源的管理人员等。

C、A、A。答案:C、D、A。

PPT原话:

C、D、B
ERP 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在 ERP 五个层次的计划中,生产预测计划对市场需求 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测是经营计划、生产计划大纲和主生产计划 编制的基础销售管理计划是 针对企业的销售部门 的相关业务进行管理属于最高层计划的范畴,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层计划之一;生产计划大纲根据经营计划的生产目标制定,是对企业经营计划的细化;主生产计划说明了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什么时候交货,它的编制是 ERP 的主要工作内容;物料需求计划是对主生产计划的各个项 0 所需的全部制造件和全部采购件的网络支持计划和时间进度计划;
能力需求计划是对物料需求计划所需能力进行核算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尽早发现企业生产能力的瓶颈,为实现企业的生产任务提供能力帮面的保障。

以下是个人理解,没那么绝对。

C、A

B、C
用于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很多,主要是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SuccessFactors , 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 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SystemPlanning, BSP)。其它还有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产出/方法分析(E/MA)、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用得最多的是前面三种。
1.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在现行系统中,总存在着多个变量影响系统目标的实现,其中若干个因素是关键的和主要的(即关键成功因素)。通过对关键成功因素的识别,找出实现目标所需的关键信息集合,从而确定系统开发的优先次序。
关键成功因素来自于组织的目标,通过组织的目标分解和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联系于组织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型及其关系。不同的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不同,不同时期关键成功因素也不相同。当在一个时期内的关键成功因素解决后,新的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又开始。
关键成功因素法能抓住主要矛盾,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经理们比较熟悉这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因而经理们乐于努力去实现。该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
2.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等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过程即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成为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关键成功因素法。
3.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信息支持企业运行。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
企业系统规划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等矩阵的分析得到的。

1 、企业系统规划法
信息支持企业运行。通过自上而下地识别系统目标、企业过程和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下而上地设计信息系统。该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目标的实现。表达所有管理层次的要求,向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对组织机构的变动具有适应性。
企业系统规划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他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企业过程护具类等矩阵分析得到的。
2 、投资回收期法
又称"投资返本年限法"。是计算项目投产后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的收益额和计提的折旧额、无形资产摊销额用来收回项目总投资所需的时间,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对比来分析项目投资财务效益的一种静态分析法。

C、D

D
根据中级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第二版( P8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