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1章 概述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概念

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ing)是一个分散的自治的 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线路连接起来,由功能完善的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
  • 链路可以是有线链路、无线链路
  • 集线器(Hub):
    • 可以把多个结点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
    • 普通民用领域已很少用集线器
  • 交换机(Switch)
    • 可以把多个结点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计算机网络
    • 家庭、公司、学校通常用交换机组建内部网络
  • 路由器(router)
    • 可以把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起来,形成规模更大的计算机网络,也可称"互连网"
    • 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路由器"和"家用路由器"有一些区别。

家用路由器=路由器+交换机+其他功能

交换机的作用是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路由器的作作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即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如中国电信/移动/联通

互联网(因特网,Internet):由各大ISP和国际机构组建的,覆盖全球范围的互连网(internet)

  • 互联网必须使用TCP/IP协议通信
  • 互连网可使用任意协议通信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三种数据交换技术

  • 电路交换(用于电话网络)
  • 报文交换(用于电报网络)
  • 分组交换(用于现代计算机网络)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通过物理线路的连接、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资源

电路交换过程:

  1. 建立连接(尝试占用通信资源)
  2. 通信(一直占用通信资源)
  3. 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

电路交换的优点:

  • 数据直达,传输速率高。通信前从主叫端到被叫端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在通信的全部时间内,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线路资源。

电路交换的缺点:

  • 建立/释放;连接,需要额外的时间开销
  • 线路被通信双方独占,利用率低
  • 线路分配的灵活性差
  • 交换节点不支持"差错控制"(无法发现传输过程中发生的数据错误)

电路交换更适用于:低频次、大量传输数据

计算机之间数据往往是"突发式"传输,即往往会高频词、少量地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message)

报文交换的优点:

  • 通信前无需建立连接
  • 数据以"报文"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
  • 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相比于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 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

报文交换缺点:

  • 报文不定长,不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 长报文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大、缓存开销大
  • 长报文容易出错、重传代价高
分组交换

报文(不定长)的控制信息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等

分组(定长)的控制信息包含源地址、目的地址:分组号等。

分组交换的优点:

  • 分组前无需建立连接
  • 数据以"分组"为单位被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通信线路可以灵活分配
  • 在通信时间内,两个用户无需独占一整条物理线路。相比于电路交换,线路利用率高
  • 交换节点支持"差错控制"(通过校验技术)

相比于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改进了如下问题:

  • 分组定长,方便存储转发管理
  • 分组的存储转发时间开销小、缓存开销小
  • 分组不易出错,重传代价高

分组交换的缺点:

  • 相比于报文交换,控制信息占比增加
  • 相比于电路交换,依然存在存储转发时延
  • 报文被拆分为多个分组,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失序、丢失等问题,增加处理 的复杂度。

虚电路交换技术(基于分组交换)

虚电路交换的过程

  1. 建立连接(虚拟电路)
  2. 通信(分组按序、按已建立好的既定线路发送,通信双方不独占线路)
  3. 释放连接

三种交换方式性能对比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分布范围分类

  • 广域网(WAN)
  • 城域网(MAN):与局域网类似
  • 局域网(LAN):交换机
  • 个域网(PAN):蓝牙、zigbee

按传输技术分类

  • 广播式网络:当一台计算机发送数据分组时,广播范围内所有计算机都会收到该分组,并通过检查分组的目的地址决定是否接收该分组。(所有无线网络都是广播式)
  • 点对点网络:数据只会从发送方"点对点"发到接受法,精准送达。(路由器转发的数据分组)

按拓扑结构分类

  • 总线形结构:数据"广播式"传送,存在"总线争用"问题(典型代表:集线器连接的设备)
  • 环形结构:数据"广播式"传输,通过"令牌"解决总线争用问题,令牌顺环形依次传递,拿到令牌者可使用总线(典型代表:令牌环网流行语2000年以前的局域网技术)
  • 星形结构:由中央设备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不存在"总线争用"问题(典型代表:以太网交换机连接的设备)
  • 网状结构:数据通过各中间节点逐一存储转发,属于"点到点"传输(典型代表:由众多路由器构建的广域网)

按使用者分类

  • 公用网------向公众开放的网络。如:办宽带、交手机话费即可使用的互联网
  • 专用网------仅供某个组织内部使用的网络。如:政府、军队、电力、银行的内部网络。

按传输介质分类

  • 有线网络------如:网线、光纤
  • 无线网络------如:5G、WIFI、卫星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 速率、带宽、吞吐量
  • 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延
  • 信道利用率

信道(Channel):表示向某一方向传送信息的通道(信道≠通信线路)一条通信线路在逻辑上旺旺对应一条发送信道和一条接收信道。

性能指标1:速率

速率(Speed) :指连接到网络上的节点在信道上传输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率比特率数据传输速率

速率单位 :bit/s或b/s或bps

性能指标2:带宽

带宽(bandwidth):某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

上行信道、下行信道

节点间通信实际能达到的最高速率,由带宽、节点性能共同限制。

带宽在《通信原理》中表示某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单位Hz。

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表示某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ps。

本质一样:信道带宽越大,传输数据的能力越强。

性能指标3:吞吐量

吞吐量(Throughput):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实际数据量。

吞吐量收带宽限制、受复杂的网络负载情况影响。

性能指标4:时延

时延(Delay):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粗的时间。有时也称为延迟迟延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 发送时延又名传输时延,节点将数据推向信道所花的时间

    数据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 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所花的时间

    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中的传播速度(m/s)

  • 处理时延被路由器处理所花的时间(分析首部、查找存储转发表)

  • 排队时延数据排队进入、排队发出路由器所花的时间

    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受网络负载、路由器性能等诸多因素影响。考试中一般不用考虑。

性能指标5: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一条链路中,已从发送端发出但尚未到达接收端的最大比特数。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理解:传播时延相当于水管长度,带宽相当于水管横截面,时延带宽积就是水管所能容纳的最大水量。

性能指标6:往返时延

游戏延迟,反映的就是"手机------服务器"之间的往返时延RTT

往返时间RTT(Round-Trip Time):表示从发送方发送完数据,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

不包括发送方发送数据的发送时延

性能指标7: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某个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

信道利用率不能太低,浪费资源

信道利用率也不能太高,容易导致网络拥塞


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 将复杂的计算机网络在逻辑上划分为多个层次,并将各种"功能"安排在合适的层次中。
  • 不同类型的节点,实现的功能层次可能不一样
  • 网络的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构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不涉及实现)。

  • 实现是遵循这种体系结构的前提下,用何种硬件或软件完成这些功能的问题。

    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

实体: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结构中,第n层中的活动元素(软件+硬件)通常称为第n层实体。不同机器上的同一层称为对等层,同一层的实体称为对等实体。

协议:即 网络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接口:即同一节点内相邻两层的实体交换信息的逻辑接口,又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SAP)。

服务:服务是指下层为紧邻的上层提供的功能调用,它是垂直的。

上一层实体通过接口,请求相邻下层的服务

PDU、SDU、PCI的概念

  • 协议数据单元(PDU):对等层次之间传送的数据单位。第n层的PDU记为n-PDU。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为完成上一层实体所要求的功能而传送的数据。第n层的SDU记为n-SDU。
  • 协议控制信息(PCI):控制协议操作的信息。第n层的PCI记为n-PCI。

三者之间的关系:n-SDU + n-PCI =n-PDU = (n-1)-SDU

协议三要素

协议:即 网络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是水平的。

协议由语法、语义和同步(或时序)三部分组成。

  1. 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格式。例如,协议控制信息(首部)部分占几个字节、每个字节是什么含义;协议的数据部分最多由多少字节。
  2.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做出何种应答。例如,协议中需要明确规定:发送方完数据后,接收方是否需要"应答",以及应答的种类有哪些(如:传输成功、传输失败)
  3. 同步(或时序),执行各种操作的条件、时序关系等,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如,发送方发完数据后,接收方需要立即应答。如果发送方在10秒内未收到"传输成功"应答,则发送方会再次发送数据。

OSI参考模型

记住各层的名称和顺序(物联网叔会使用)

TCP/IP模型

记住各层的名称和顺序

TCP/IP模型各层功能

TCP/IP模型和OSI模型的区别

相关推荐
小吴-斌21 分钟前
本地请求接口报SSL错误解决办法(Could not verify * SSL certificate)
网络·网络协议·ssl
007php0071 小时前
猿辅导Java面试真实经历与深度总结(二)
java·开发语言·python·计算机网络·面试·职场和发展·golang
AORO20252 小时前
航运、应急、工业适用,AORO P1100三防平板引领行业数字化变革
运维·服务器·网络·智能手机·电脑·信息与通信
云飞云共享云桌面3 小时前
替代传统电脑的共享云服务器如何实现1拖8SolidWorks设计办公
linux·运维·服务器·网络·电脑·制造
RollingPin4 小时前
iOS八股文之 网络
网络·网络协议·ios·https·udp·tcp·ios面试
惘嘫、冋渞9 小时前
AWS同一账号下创建自定义VPC并配置不同区域的对等链接
网络·云计算·aws
云知谷11 小时前
【HTML】网络数据是如何渲染成HTML网页页面显示的
开发语言·网络·计算机网络·html
呉師傅15 小时前
关于联想ThinkCentre M950t-N000 M大师电脑恢复预装系统镜像遇到的一点问题
运维·网络·windows·电脑
代码AI弗森15 小时前
无状态的智慧:从 HTTP 到大模型的系统进化论
网络·网络协议·http
酷熊代理16 小时前
安卓手机 IP 切换指南:告别卡顿,轻松换 IP
网络·网络协议·tcp/ip·sock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