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 概述_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文章目录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被用来从不同方面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常用的八个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分别为: 速率, 带宽, 吞吐量, 时延, 时延带宽积, 往返时间, 利用率, 丢包率八个性能指标.

速率

比特(bit,记为小写b) 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基本单位,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数据量的常用单位有 字节(byte,记为大写B)、千字节(KB)、兆字节(MB)、吉字节(GB)以及太字节(TB)。

速率是指数据的传送速率(即每秒传送多少个比特),也称为数据率(Data Rate)或比特率(Bit Rate)。

速率的基本单位是 比特/秒(bit/s,可简记为b/s,有时也记为bps,即bit per second)。

速率的常用单位有千比特/秒(kb/s或kbps)、兆比特/秒(Mb/s或Mbps)、吉比特/秒(Gb/s或Gbps)以及太比特/秒(Tb/s或Tbps)。


数据量单位 中的 K、M、G、T 的数值分别为 210 、 220、230、240

速率单位 中的 k、M、G、T 的数值分别为 103、 106、 109、 1012

带宽

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即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kb/s,Mb/s,Gb/s,Tb/s)。和速率单位是相同的).

数据传送速率遵循木桶效应.

吞吐量

吞吐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接口的实际数据量。吞吐量常被用于对实际网络的测量,以便获知到底有多少数据量通过了网络。

吞吐量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时延

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耗费的时间,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数据可由一个或多个分组、甚至是一个比特构成。

发送时延 = 分组长度(b) / 发送速率(b/s)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 信号传播速率(m/s)

通过上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源主机通过n个路由器的转发给目的主机发送m个分组的总时延计算公式: (n+1) * 传播时延 + (n+m) * 单个分组的发送时延

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是传播时延和带宽的乘积。

【举例】主机A和B之间采用光纤链路,链路长1km,链路带宽为1Gb/s,请计算该链路的时延带宽积。

因此,链路的时延带宽积也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这对我们以后理解以太网的最短帧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往返时间

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RTT)是指从发送端发送数据分组开始,到发送端收到接收端发来的相应确认分组为止,总共耗费的时间。

利用率

链路利用率

链路利用率是指某条链路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即有数据通过)。

完全空闲的链路的利用率为零。

网络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是指网络中所有链路的链路利用率的加权平均。

根据排队论可知,当某链路的利用率增大时,该链路引起的时延就会迅速增加。

当网络的通信量较少时,产生的时延并不大,但在网络通信量不断增大时,分组在交换节点(路由器或交换机)中的排队时延会随之增大,因此网络引起的时延就会增大。

令D0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D表示网络当前的时延,那么在理想的假定条件下,可用下式来表示D、D0和网络利用率U之间的关系。

一些大型ISP往往会控制信道利用率不超过50%。如果超过了就要进行扩容,增大线路的带宽。

丢包率

丢包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传输过程中丢失的分组数量与总分组数量的比率。

  • 分组丢失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 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被传输路径中的节点交换机(例如路由器)或目的主机检测出误码而丢弃。
    • 节点交换机根据丢弃策略主动丢弃分组。
  • 丢包率可以反映网络的拥塞情况:
    • 无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0。
    • 轻度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1%~4%。
    • 严重拥塞时路径丢包率为5%~15%。

练习题

【练习1】有一个待发送的数据块,大小为100MB,网卡的发送速率为100Mbps,则网卡发送完该数据块需要多长时间?

【2010年 题34】在下图所示的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网中, 所有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ps,分组大小为1000B, 其中分组头大小为20B。若主机H1向主机H2发送一个大小为 980 000B 的文件,则在不考虑分组拆装时间和传播延迟的情况下,从H1发送开始到H2接收完为止,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


解答

【练习1】:

100MB = 100 * 106 B

t = ( 100 * 220 B ) / ( 100 * 106)

t = 220 * 8 / 106

t = 8.38 s
【2010年 题34】

首先确定总共分了多少个组: 980000/(1000-20) = 1000个分组

再确定单个分组的发送时延: 1000B/100Mbps = (1000 * 8) / (100 * 106) = 0.08 ms

根据公式计算: 总的时延 = (分组个数+路由器个数) * 单个分组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本题忽略) = (1000+2) * 0.08 = 80.16 ms

相关推荐
JZZC21 天前
29. HTTP
计算机网络·http·ensp
报错小能手1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33——网络层 路由器工作原理 输入端口处理和基于目的地转发 交换 输出端口处理
网络·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
Yurko132 天前
【计网】基于三层交换机和 RIP 协议的局域网组建
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智能路由器
L.EscaRC2 天前
【复习408】计算机网络应用层协议详解
计算机网络
报错小能手2 天前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34——网络层 排队论 缓存大小调节 分组调度 网络中立性
计算机网络
0和1的舞者2 天前
网络通信的奥秘:HTTP详解 (六)
网络·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http·https·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甄心爱学习2 天前
计算机网络10
计算机网络
Wish3D3 天前
查看计算机网络端口是被哪个应用占用
计算机网络
磊 子3 天前
计算机网络概述
网络·计算机网络
yy17962610013 天前
计算机网络分层基础概念
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