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管理者,在团队工作中尤其是绩效管理上是否公平,是至关重要的,公平感往往也是维系团队士气的关键。
这里简单讲讲我的思考。
首先,公平是一种非理性判断。管理者不应该将团队成员设定为理性人。对此,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实验"最后通牒博弈"。其基本的假设是:如果甲和乙在路上捡到一百块钱,然后两人一起来分这笔钱,甲有权提出一个分钱的方案。也就是说,甲可能提出:我50你50,或我90你10。不管什么样的方案,只要乙接受了,就按这个方案分钱;如果乙不接受,这个钱就会被交给警察,两个人谁也分不到钱。
按照传统经济学中对"理性人"的假设,甲会提出这样的方案:自己分99块钱,给乙1块钱。因为对乙来说,有总比没有好。这个实验被学术界验证过无数次,事实上,极少出现99:1的情况,最终接受的方案中乙都会分到更多,但往往不超过50%。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是同样的道理。
其次,公平是主观判断,所谓"公道自在人心",但人心是不同的,多变的,那么这个标准就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可能存在绝对公平,即所有人都认同的公平。
说了这么多,我们要不要公平呢?无疑还是要的。公平正义,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有普世的价值观作为衡量标准的。所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绩效结果与多数人对公平与否的标准匹配,就会被认为是比较公平的,是比较好的状态。但是,管理者不能被动等待,因为天然形成的公平标准,很可能不符合组织目标,极端情况下,甚至团队成员没有共识,根本就无法形成这个标准。
这个标准的形成,要靠管理者引导,在日常不断灌输,要旗帜鲜明,贯彻一致,不能讳莫如深,来回反复。不认同的可能会离开,而留下来的会爆发更强战斗力。
其实,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也大体是这个思路。抄录如下: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最后总结一下,公平是人们的追求,是管理好团队的基础,但不是被动的妥协。管理者要从普世价值观出发,结合组织目标,定义公平的标准,明确提出并不断重复,获得成员的认同,践行这套标准。
如何在团队中建立公平感
海边的Ivan2024-10-23 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