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制造全流程

半导体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过程,主要涉及将硅片加工成功能强大的芯片。以下是半导体制造的全流程概述:


1. 硅材料制备

  1. 硅提纯
    • 使用冶金级硅,进一步提纯为高纯度硅(电子级硅),纯度可达 99.9999999%。
  2. 单晶硅拉制
    • 通过 Czochralski(CZ)法区熔法,将纯硅制成单晶硅棒。
    • 硅棒的直径、掺杂剂类型(N型或P型)及阻值由工艺需求决定。
  3. 硅晶圆切片和抛光
    • 将单晶硅棒切割成薄片(硅晶圆),通常为300mm或200mm直径。
    • 晶圆经过抛光和清洗,形成平整光滑的表面。

2. 光刻与图形定义

  1. 光刻胶涂布
    • 在晶圆表面均匀涂布一层光敏材料(光刻胶)。
  2. 光刻曝光
    • 使用光刻机将掩模版(Mask/Reticle)上的电路图形通过紫外光投射到光刻胶上。
    • 不同曝光技术包括:深紫外光(DUV)和极紫外光(EUV)。
  3. 显影
    • 将光刻胶经过显影液处理,去除曝光后或未曝光部分,形成电路图形的模板。
  4. 图形校准
    • 通过精确对准对每层电路进行叠加,确保电路图形对齐。

3. 蚀刻

  1. 干法蚀刻
    • 使用等离子体刻蚀设备,选择性移除未被光刻胶保护的材料。
    • 精确控制蚀刻深度和侧壁形状。
  2. 湿法蚀刻
    • 用化学溶液溶解特定区域材料,适合较大特征尺寸的蚀刻。

4. 离子注入与掺杂

  1. 离子注入
    • 通过加速器将掺杂离子(如磷、硼等)植入硅表面,改变材料的导电性。
  2. 退火
    • 使用高温退火工艺激活掺杂剂,使其进入晶格位置,并修复离子注入导致的晶体损伤。

5. 薄膜沉积

  1. 化学气相沉积(CVD)
    • 利用气态化学反应在晶圆表面形成薄膜(如二氧化硅、氮化硅等)。
  2. 物理气相沉积(PVD)
    • 包括溅射和蒸镀,用于金属膜沉积(如铝、铜等)。
  3. 原子层沉积(ALD)
    • 用于超薄膜沉积,厚度控制在纳米级。

6. CMP(化学机械抛光)

  • 使用化学和机械结合的方法,对晶圆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
  • 确保每一层的图形能够精确叠加。

7. 互连(布线)

  1. 介电材料沉积
    • 在晶圆上沉积绝缘层,以隔离不同的金属层。
  2. 金属布线
    • 使用铜或铝作为导线,连接不同的晶体管和电路。
    • 通过多层布线技术提升电路复杂度和性能。
  3. 过孔(Via)制作
    • 在不同金属层之间打通电气连接。

8. 封装与测试

  1. 晶圆测试
    • 使用探针台测试每个芯片的功能和性能,标记不合格芯片。
  2. 切割(Dicing)
    • 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裸片)。
  3. 芯片封装
    • 将裸片安装在封装基板上,焊接引线或通过倒装芯片技术连接。
  4. 最终测试
    • 测试封装芯片的功能、电性能和可靠性。
  5. 出货
    • 合格芯片进入市场。

9. 其他关键技术

  1. EUV光刻
    • 使用13.5nm波长的极紫外光实现先进工艺节点(如7nm、5nm)。
  2. 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
    • 3D晶体管架构,提高电流控制能力。
  3. 先进封装
    • 如2.5D封装和3D堆叠技术,提升芯片性能和密度。

整个半导体制造流程需要极高的精度和洁净度(无尘室环境),并结合光学、材料科学、化学和电子学等多学科技术。

相关推荐
AiTEN_Robot15 小时前
技术赋能降本:机器人叉车在物流场景的成本优化实践
机器人·自动化·制造
zhou_gai1 天前
供应链计划 - 物料分类
大数据·分类·制造
友思特 智能感知3 天前
增材制造中的高精度过程监控与误差
制造·ids·高精度工业制造·工艺检测·视觉监测
永霖光电_UVLED4 天前
两步退火工艺助力碳化硅界面性能优化
制造
2501_941144425 天前
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优化与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制造
源力祁老师7 天前
Odoo 19 制造与会计集成深度解析
前端·javascript·制造
物联网软硬件开发-轨物科技7 天前
【轨物方案】轨物科技工业缝纫机物联网解决方案:以数智化重塑轻工制造价值链
科技·物联网·制造
TomCode先生8 天前
MES 流程制造核心流程详解(含参数管控、合规要求与异常联锁)
制造·mes
3DVisionary8 天前
基于XTOM蓝光扫描的自由曲面微电路制造:一种增材制造的微尺寸几何重建与精度保障方法
制造·增材制造·成形极限曲线·xtom蓝光扫描·自由曲面电路·微尺寸共性电路·几何精度控制
紧固件研究社8 天前
智能包装加速产业重构,紧固件交付体系迎来新升级动力
制造·紧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