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订阅【计算机网络】学习专栏,开启你的计算机网络学习之旅!
文章目录
- 前言
- [1 拥塞的产生与影响](#1 拥塞的产生与影响)
-
- [1.1 拥塞产生的原因](#1.1 拥塞产生的原因)
- [1.2 拥塞控制的挑战](#1.2 拥塞控制的挑战)
- [2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2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
- [3 TCP 拥塞控制的原理](#3 TCP 拥塞控制的原理)
-
- [3.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3.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 [3.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3.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前言
为了应对网络拥塞,TCP协议采用了一系列的拥塞控制机制,通过动态调整数据传输速率和避免过度加载网络来保持网络性能。然而,拥塞控制不仅仅是一个网络层面的问题,它与流量控制密切相关,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面临许多挑战。本章将详细讲解TCP拥塞控制的产生以及原理。
1 拥塞的产生与影响
1.1 拥塞产生的原因
网络拥塞 (congestion)是指当网络中的资源需求超过其可提供的能力时,网络性能明显下降,吞吐量随负荷增大而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
网络拥塞通常由以下几种因素引起:
- 节点缓存容量太小: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缓存空间不足,导致数据包丢失。
- 链路容量不足:网络链路的带宽不能满足传输需求,造成数据排队。
- 处理机处理速率太慢:路由器的处理能力无法跟上数据流的处理速度。
- 拥塞自身加剧:当网络发生拥塞时,会引发更多的丢包、重传等问题,进一步加剧网络的拥塞。
【拥塞窗口cwnd的维护原则】
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会增大;但只要网络出现拥塞,拥塞窗口就会减少。
【判断出现网络拥塞的依据】
没有按时收到应当到达的确认报文(即发生超时重传)。
网络拥塞的存在不仅会导致数据包丢失、传输延迟增大,还可能引发系统崩溃,影响整体网络的稳定性和吞吐量。
1.2 拥塞控制的挑战
增加资源如增加缓存或提高链路速率可能看似解决了拥塞问题,但往往并非根本解决方案。
例如:
- 增大缓存:虽然可以暂时解决缓存溢出问题,但若没有提高链路和处理机的能力,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重传,反而加剧网络拥塞。
- 提高处理机速率:可能导致网络瓶颈转移,未必能有效缓解拥塞。
因此,拥塞控制的设计和实施是一项复杂且动态的任务,无法通过简单的资源增加来完全解决。
2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区别
特性 | 拥塞控制 | 流量控制 |
---|---|---|
目标 | 控制网络拥塞,防止网络过载 | 控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避免接收方缓冲区溢出 |
调节对象 | 网络的可用资源,如带宽、路由器缓存 | 接收方的缓冲区大小 |
主要机制 | 根据网络负载情况动态调整窗口大小 | 根据接收方通知的窗口大小来调整发送速率 |
反馈方式 | 通过丢包、重传等网络状态反馈 | 通过接收方的窗口大小反馈 |
拥塞控制与流量控制的不同在于,前者关注网络层面的负载管理 ,而后者则侧重于应用和传输层之间的流量管理。
拥塞控制是确保网络稳定 的关键,而流量控制则关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传输效率。
3 TCP 拥塞控制的原理
TCP采用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拥塞控制,利用动态调整拥塞窗口(cwnd)来适应网络的负载状况。
拥塞窗口的大小决定了发送方能够发送的最大数据量,它依据网络的拥塞情况动态变化。
3.1 拥塞控制的基本原理
TCP 的拥塞控制原理基于以下几个原则:
- 动态调整窗口大小:根据网络的拥塞状况,动态增大或减小拥塞窗口。
- 隐式反馈机制:通过数据包丢失、超时重传等现象来间接反映网络的拥塞状态,发送方据此调整发送速率。
- 避免过度注入数据:当网络处于拥塞状态时,发送方减少数据发送量,从而缓解网络压力。
3.2 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
①开环控制
开环控制是一种预防性的策略 。
在网络设计阶段,就尽可能地考虑到所有可能导致网络拥塞的因素,并在设计中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规划网络拓扑结构、分配带宽资源时,就进行合理的设计。但是,一旦网络开始运行,这种控制方式就不会再根据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整了。
②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依赖于反馈机制 。它会不断地监测网络的当前运行状态(例如,监测网络中的流量、延迟、丢包率等指标),当发现网络出现拥塞(例如,流量过大、延迟过高、丢包严重等情况)时,就会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来消除拥塞。
【闭环控制措施】
控制类型 | 特点 | 思路 |
---|---|---|
开环控制 | 在设计网络时,事先考虑周全,力求工作时不发生拥塞;但一旦整个系统运行起来,就不再中途进行改正了 | 力争避免发生拥塞 |
闭环控制 | 基于反馈环路的概念,根据网络当前运行状态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 在发生拥塞后,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消除拥塞 |
这段内容可以通过重新组织结构,使其更加清晰、简洁,并确保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流畅。以下是优化后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