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MySQL 基于 Binlog 的主从复制(Master-Slave Replication)是 MySQL 数据库中实现数据复制的一种机制。在这种复制模式下,主库(Master)记录所有对数据库的修改操作(如 INSERT、UPDATE、DELETE 等)到 二进制日志(Binlog),从库(Slave)则读取这些日志并执行相同的操作,从而保持与主库的数据一致性。
1. 基本概念:
- 主库(Master):所有的数据修改操作都在主库上执行,主库会将这些修改记录到 Binlog 中。
- 从库(Slave):从库通过连接到主库,读取主库的 Binlog 并将其中的操作应用到自己的数据上,达到与主库一致的目的。
2. Binlog(二进制日志)
Binlog 是 MySQL 用来记录所有修改数据库的事件的日志文件,包括:
- 数据修改事件:例如 INSERT、UPDATE、DELETE 等。
- DDL 事件:例如 CREATE、ALTER 等操作。
- 日志文件:Binlog 是一个文件序列,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名称。它是记录所有数据库更改的核心。
Binlog 存储的是操作日志而非数据本身,因此从库需要根据这些操作来更新自己的数据。
3. 工作流程:
基于 Binlog 的复制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主库记录 Binlog
- 在主库中执行任何更改操作时,这些操作会被记录到主库的 Binlog 文件中。
- 这些操作是顺序记录的,并按时间顺序排列。
2. 从库连接主库
- 从库通过连接主库来获取 Binlog 数据。这个连接通过 IO 线程 来实现,从库会定期向主库请求新的 Binlog 事件。
- 从库会记录主库当前的 Binlog 位置,并请求从该位置开始同步数据。
3. 从库读取 Binlog
- 从库的 IO 线程从主库获取到最新的 Binlog 事件,并将这些事件存储到从库的本地 Binlog 文件中。
4. 从库执行 Binlog 事件
- 从库的 SQL 线程 会读取本地存储的 Binlog,并根据日志中的操作来执行相应的 SQL 语句。这样,从库就能够与主库的数据保持一致。
5. 保持同步
- 主库和从库通过 Binlog 的持续同步保持一致。每次主库有新的数据更新时,这些更新会通过 Binlog 被传播到从库。
4. 主从复制的关键组件:
- Binlog(Binary Log):记录所有更改数据的操作,主库通过 Binlog 来传递更改的内容。
- I/O 线程:从库的 I/O 线程负责从主库读取 Binlog 事件,并将其写入到从库的本地 Binlog 中。
- SQL 线程:从库的 SQL 线程负责读取本地 Binlog,执行其中的操作,使从库的数据保持同步。
5. 复制模式的类型:
基于 Binlog 的主从复制可以分为不同的复制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异步复制:
- 在这种模式下,主库执行操作后,不等待从库确认即返回。主库不会等待从库是否已经同步完数据。
- 优点:性能高,不会因为等待从库确认而增加延迟。
- 缺点:如果主库故障,可能会丢失未同步的数据。
-
半同步复制(Semi-Synchronous Replication):
- 在这种模式下,主库在执行操作后,至少等待一个从库确认已接收数据并写入本地 Binlog 后才返回。这比完全异步复制稍微安全一些,但仍然存在延迟。
- 优点:比异步复制更安全,至少一个从库能够确认同步。
- 缺点:会增加一定的延迟,可能影响性能。
-
全同步复制(Synchronous Replication):
- 在这种模式下,主库在执行操作后,必须等待所有从库确认数据已经同步才会返回。
- 优点:可以保证主库和所有从库的数据完全一致。
- 缺点:性能开销大,延迟较高,且需要更多的资源。
6. 复制延迟与容错性:
-
复制延迟:由于主库和从库是异步同步的,因此在高并发的场景中,从库可能会出现延迟,导致主库和从库的数据不一致。这种延迟通常是由于从库处理速度较慢,或者网络问题等原因导致。
-
容错性 :基于 Binlog 的主从复制,主库发生故障时,需要手动或自动切换到从库。虽然从库可以保持主库的副本,但在主库故障时可能会丢失一定的事务,因此对高可用性的需求需要结合其他技术(如 MHA 、ProxySQL 、Group Replication 等)来提高容错性。
7. 优缺点:
优点:
- 简洁性:基于 Binlog 的复制设置较为简单,容易理解和实现。
- 性能:相比于 GTID 复制模式,Binlog 复制模式的性能开销较小。
- 兼容性强:Binlog 复制是 MySQL 的标准复制方式,几乎所有版本都支持。
- 适用广泛:适用于大多数需要主从同步的场景,特别是读写分离和负载均衡。
缺点:
- 故障恢复较慢:如果主库发生故障,可能需要人工干预来恢复主从复制关系,且在切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未同步的数据。
- 可能出现数据不一致:在网络延迟或复制延迟较大的情况下,主从数据可能暂时不一致。
- 复制延迟:高负载时,主从复制可能存在延迟,导致从库的数据滞后于主库。
总结:
基于 Binlog 的主从复制是 MySQL 中实现数据复制的常见方式,它通过记录主库的二进制日志,并将日志同步到从库,从而保持数据一致性。这种方式在大多数应用中运行稳定、性能良好,但需要注意故障恢复、复制延迟等问题,适用于高可用架构中进行读写分离、负载均衡等场景。
binlog二进制日志文件记录了主服务器上所有数据库的更改操作
实操,一个主库两个从库之间进行主从复制
参考:https://blog.csdn.net/2401_85648342/article/details/139765433
数据持久化管理-路径规划
.
├── docker-compose.yml
├── master1
│ ├── conf
│ ├── data
│ └── logs
├── slave1
│ ├── conf
│ ├── data
│ └── logs
└── slave2
├── conf
├── data
└── logs
创建相关文件夹
# 创建持久化目录
mkdir -p /opt/mysql-compose/{master1/{data,logs,conf},slave1/{data,logs,conf},slave2/{data,logs,conf}}
# 修改权限
chmod -R 777 /opt/mysql-compose/{master1/{data,logs},slave1/{data,logs},slave2/{data,logs}}
# 临时测试-删除持久化的数据
rm -rf /opt/mysql-compose/{master1/{data/*,logs/*},slave1/{data/*,logs/*},slave2/{data/*,logs/*}}
#rm -rf /opt/mysql-compose/{master1/data/*,slave1/data/*,slave2/data/*}
分别上传配置文件(my.cnf)至 conf 目录下
master1配置文件my.cnf如下
[mysqld]
# 服务器唯一id,默认值1
server-id=11
# 设置日志格式,默认值ROW
binlog_format=STATEMENT
# 二进制日志名,默认binlog
# log-bin=binlog
# 设置需要复制的数据库,默认复制全部数据库
binlog-do-db=testdb
# 设置不需要复制的数据库
#binlog-ignore-db=mysql
#binlog-ignore-db=infomation_schema
#binlog-ignore-db=sys
#binlog-ignore-db=performance_schema
slave1配置文件my.cnf如下
# 服务器唯一id,每台服务器的id必须不同,如果配置其他从机,注意修改id
server-id=12
# 中继日志名,默认xxxxxxxxxxxx-relay-bin
#relay-log=relay-bin
slave2配置文件my.cnf如下
# 服务器唯一id,每台服务器的id必须不同,如果配置其他从机,注意修改id
server-id=13
# 中继日志名,默认xxxxxxxxxxxx-relay-bin
#relay-log=relay-bin
docker-compose.yml内容如下
#version: "3.5"
services:
#mysql:
# image: registry.cn-shenzhen.aliyuncs.com/multiway/mysql:8.0.29
# container_name: mysql8
# ports:
# - "13306:3306"
# restart: always
# environment:
# -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 TZ=Asia/Shanghai
# volumes:
# - /opt/mysql-compose/master1/conf:/etc/mysql/conf.d
# - /opt/mysql-compose/master1/logs:/var/log/mysql
# - /opt/mysql-compose/master1/data:/var/lib/mysql
mysql_master1:
image: registry.cn-shenzhen.aliyuncs.com/multiway/mysql:8.0.29
container_name: mysql_master1
ports:
- "13306:3306"
restart: always
environment:
-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TZ=Asia/Shanghai
volumes:
- ./master1/mysql:/etc/mysql
- ./master1/logs:/var/log/mysql
- ./master1/data:/var/lib/mysql
mysql_slave1:
image: registry.cn-shenzhen.aliyuncs.com/multiway/mysql:8.0.29
container_name: mysql_slave1
ports:
- "13307:3306"
restart: always
environment:
-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TZ=Asia/Shanghai
volumes:
- ./slave1/mysql:/etc/mysql
- ./slave1/logs:/var/log/mysql
- ./slave1/data:/var/lib/mysql
mysql_slave2:
image: registry.cn-shenzhen.aliyuncs.com/multiway/mysql:8.0.29
container_name: mysql_slave2
ports:
- "13308:3306"
restart: always
environment:
- MYSQL_ROOT_PASSWORD=123456
- TZ=Asia/Shanghai
volumes:
- ./slave2/mysql:/etc/mysql
- ./slave2/logs:/var/log/mysql
- ./slave2/data:/var/lib/mysql
注意:/var/lib/mysql/auto.cnf文件中的server-uuid是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唯一标识符(UUID)。这个标识符用于标识 MySQL 实例,尤其在复制(Replication)设置中,它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的数据库实例。在 MySQL 中,/var/lib/mysql/auto.cnf 是一个自动生成的配置文件,通常包含 MySQL 实例的 UUID 信息。你可以通过这个文件来查看 MySQL 服务器的 UUID。它是在 MySQL 启动时自动生成的,并且通常不需要手动修改。如果docker-compose挂载本地目录已有挂载数据请检查,如果有重复的修改server-uuid或者删除这个auto.cnf文件之后重启mysql服务
[auto]
server-uuid=bc8c658e-ce63-11ef-89ae-0242ac130004
运行docker-compose命令启动服务
# 进入docker-compose.yml的所在层级文件夹
cd /opt/mysql-compose
# 运行docker compose 容器服务
docker compose up -d
#停止docker compose 容器服务
docker compose down
#查看docker compose 容器服务状态
docker compose ps
使用数据库管理工具连接主库和从库数据库
查看主库状态,连接master1数据库执行下面sql语句
SHOW MASTER STATUS;
查看结果
File | Position | Binlog_Do_DB | Binlog_Ignore_DB | Executed_Gtid_Set |
---|---|---|---|---|
binlog.000005 | 157 | testdb |
注意:如果是指定的数据库比如testdb的话,先在主数据库master1创建数据库,并创建表添加数据后,导出脚本,然后从库slave1和slave2也要创建数据库testdb导入执行sql脚本,使主从库数据一致,执行主从复制操作之前停止其他服务对主库的读写操作,不然会造成数据丢失等问题;简单来说在主从复制操作开始之前保证主从数据库数据一致
分别连接slave1和slave2数据库执行下面sql语句,设置或修复 MySQL 的主从复制关系
#1.重置从服务器的复制设置。
#功能: 清除当前从服务器的所有复制设置
#作用: 重置从服务器的复制状态,包括清除 MASTER_* 配置、复制相关的文件、状态标记等。如果之前从服务器已经在运行复制任务,执行这个命令会停止复制进程并清除复制的所有状态信息。
#使用场景: 这通常在配置新的复制关系,或者需要重新设置复制时使用。
RESET SLAVE;
#2.配置从服务器连接到指定的主服务器(192.168.137.2),并设置复制的起始点。
#功能: 设置从服务器的主服务器连接信息及复制位置。
#作用: 配置从服务器如何连接到主服务器,以及从哪个二进制日志文件和位置开始复制。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92.168.137.2', # 指定主服务器的 IP 地址或主机名,表示从服务器将连接到这个主机
MASTER_PORT=13306, # 指定主服务器的端口号,通常 MySQL 的默认端口是 3306,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MASTER_USER='root', # 指定主服务器上用于连接的用户名,通常是具备复制权限的用户
MASTER_PASSWORD='123456', # 指定上述用户的密码,用于认证连接
MASTER_LOG_FILE='binlog.000005',# 指定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文件名,从该文件的指定位置开始复制数据。
MASTER_LOG_POS=157; #指定从主服务器的二进制日志文件中从哪个位置开始复制。位置是一个数字,表示从该位置开始的日志条目
#3.启动从服务器的复制进程。
#功能: 启动从服务器的复制进程
#作用: 在执行完 CHANGE MASTER TO 后,启动从服务器的复制任务,使得从服务器开始连接主服务器,并从指定的二进制日志文件位置开始复制数据。
START SLAVE;
#4.查看从服务器的复制状态。
#功能: 显示从服务器的复制状态
#作用: 查看从服务器的当前复制状态,包括是否成功连接到主服务器,复制是否正常进行,以及任何可能出现的错误。
该命令会返回一个包含多个字段的结果,常用的字段有 Slave_IO_Running 和 Slave_SQL_Running,这两者的值为yes,分别表示 I/O 线程和 SQL 线程是否正在运行,Last_Error 显示最后一个错误信息等。
SHOW SLAVE STAT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