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图文结合,帮助您快速了解Vue2的核心流程,附源码位置。通过阅读本文章,您可以了解到以下内容:
- new Vue()的过程
- 模板编译到渲染的过程
- 响应式的流程
- 核心模块之间的关联
一、初始化阶段(new Vue())
流程图描述:
- 创建Vue实例 :通过
new Vue()
创建一个新的Vue实例。 - 初始化选项:合并用户传入的选项与默认选项。
- 初始化生命周期:设置实例的生命周期钩子。
- 初始化事件和渲染:初始化事件系统和渲染函数。
- 初始化数据:递归地将data对象的属性转换为getter/setter,实现响应式。
- 调用钩子 :在数据初始化后,调用
beforeCreate
和created
钩子。 - 挂载组件 :如果没有指定
el
选项,则手动调用$mount
方法挂载组件;否则,在内部自动挂载。
源码位置指引:
src/core/instance/init.js
:Vue实例的初始化逻辑。src/core/observer/index.js
:数据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实现。src/core/instance/lifecycle.js
:生命周期钩子的定义和调用。src/platforms/web/runtime/index.js
:$mount
方法的定义和挂载逻辑。
二、模板编译与渲染
流程图描述:
- 模板解析:将模板字符串解析为抽象语法树(AST)。
- 优化:标记静态节点,以便在后续的Diff算法中跳过不必要的比较。
- 代码生成:将AST转换为渲染函数代码。
- 创建渲染函数 :通过
new Function
动态创建渲染函数。 - 首次渲染:调用渲染函数生成虚拟DOM树,并通过patch算法将其挂载到真实DOM上。
源码位置指引:
src/compiler/parser/index.js
:模板解析逻辑。src/compiler/optimizer.js
:AST优化逻辑。src/compiler/codegen/index.js
:渲染函数代码生成逻辑。src/core/instance/render.js
:渲染函数的调用和虚拟DOM的生成。src/platforms/web/runtime/patch.js
:patch算法的实现和DOM挂载。
三、响应式系统
流程图描述:
- 数据劫持 :使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劫持data对象的属性,设置getter和setter。 - 依赖收集:在组件渲染过程中,访问响应式数据时,自动收集依赖(Watcher)。
- 派发更新:当响应式数据变化时,通知依赖的Watcher进行更新。
- 组件重新渲染:Watcher触发组件的重新渲染流程。
源码位置指引:
src/core/observer/index.js
:响应式系统的核心实现,包括数据劫持和依赖收集。src/core/observer/dep.js
:依赖收集器Dep的定义。src/core/observer/watcher.js
:Watcher类的定义,负责监听数据变化和触发更新。src/core/instance/state.js
:组件状态管理的入口,包括data、props、computed等。
四、核心模块关联关系
流程图描述:
- 响应式系统:Vue实例的数据对象通过响应式系统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和自动更新。
- 模板编译:模板字符串通过编译过程转换为渲染函数,渲染函数依赖于响应式数据。
- **虚拟DOM(VNode)**:渲染函数生成虚拟DOM树,虚拟DOM树与真实DOM树通过patch算法保持同步。
- 生命周期钩子:在Vue实例的不同阶段触发相应的生命周期钩子,允许开发者在特定时刻执行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