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在写springboot项目的时候感觉有点不对,不对在哪呢?springboot默认包扫描的规则是启动类所在包下面及其子包下面。源码当中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 我们找到启动类的核心注解 @SpringBootApplication
进入这个核心注解
与自动配置相关的有这三个注解。
首先就是@SpringBootConfiguration,这个注解点击进去,我们发现,它其实描述的就是当前注解修饰的类是配置类:
也就是说我们springboot启动类就是一个配置类
然后我们再看 @ComponentScan这个就是开启包扫描,这个不做详解。
最后我们看看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注解。我们点击进去看看
我们发现 @EnableAutoConfiguration 注解又包含两个字注解:分别是 @AutoConfiguratonPackage 注解和 @Import 注解。 我们先看 @AutoConfiguratonPackage 注解。我们点击进去:
继续点击进入这个类:
这个方法就是利用Registrar给容器中导入一系列组件,那到底怎么注册的 呢,我们可以打一个断点:
通过打断点发现:它就是把这个注解所在包下面的所有组件导入到容器 中。 那包名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一下
我们发现:导入容器当中的包名就是启动器所在的的包。
这就解释了我们之前在搭建springboot工程的时候,要求所有组件必须定义在启动类包下面了,只有这样才能被扫描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