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篇 - GPT-1(Generative Pre-Training 1)

GPT-1(Generative Pre-Training 1)

⭐模型结构

  • Transformer only-decoder:GPT-1模型使用了一个12层的Transformer解码器。具体细节与标准的Transformer相同,但位置编码是可训练的。

  • 注意力机制

    • 原始Transformer的解码器包含两种注意力机制:交叉注意力(cross-attention,其中键和值来自编码器,查询来自解码器)和掩码多头自注意力(mask multi-head attention)。

    • GPT-1模型只使用了掩码多头自注意力。

图示说明

  • 左侧图示:展示了Transformer的架构,包括12层的解码器、层归一化(Layer Norm)、前馈网络(Feed Forward)、掩码多头自注意力(Masked Multi Self Attention)以及文本和位置嵌入(Text & Position Embed)。

  • 右侧图示 :展示了不同任务的输入转换和训练目标。所有结构化的输入都被转换为标记序列,然后通过预训练模型处理,最后通过一个线性-softmax层进行分类。

不同任务的训练目标

1. 分类(Classification)

输入格式Start Text Extract

  • 解释:输入文本以"Start"标记开始,后面跟着要分类的文本,最后以"Extract"标记结束。

  • 处理流程

    1. 输入文本经过文本和位置嵌入(Text & Position Embed)。

    2. 嵌入后的文本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中进行处理。

    3. Transformer的输出经过一个线性层(Linear),输出分类结果。

2. 蕴含(Entailment)

输入格式Start Premise Delim Hypothesis Extract

  • 解释:输入包含两个部分,前提(Premise)和假设(Hypothesis),中间用分隔符(Delim)分开,以"Start"标记开始,最后以"Extract"标记结束。

  • 处理流程

    1. 输入文本经过文本和位置嵌入(Text & Position Embed)。

    2. 嵌入后的文本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中进行处理。

    3. Transformer的输出经过一个线性层(Linear),输出蕴含关系的分类结果(例如,前提是否蕴含假设)。

3. 相似性(Similarity)

输入格式Start Text 1 Delim Text 2 Extract

  • 解释:输入包含两个文本,中间用分隔符(Delim)分开,以"Start"标记开始,最后以"Extract"标记结束。

  • 处理流程

    1. 输入文本经过文本和位置嵌入(Text & Position Embed)。

    2. 嵌入后的文本输入到两个Transformer模型中进行处理(每个文本一个Transformer)。

    3. 两个Transformer的输出经过一个线性层(Linear),输出两个文本的相似性得分。

4. 多项选择(Multiple Choice)

输入格式Start Context Delim Answer 1 Extract

  • 解释:输入包含一个上下文(Context)和多个可能的答案(Answer),每个答案之间用分隔符(Delim)分开,以"Start"标记开始,最后以"Extract"标记结束。

  • 处理流程

    1. 输入文本经过文本和位置嵌入(Text & Position Embed)。

    2. 嵌入后的文本输入到Transformer模型中进行处理。

    3. Transformer的输出经过一个线性层(Linear),输出每个答案的选择概率。

训练范式

训练范式(Training Paradigm)是指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用于训练模型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它定义了模型如何从数据中学习以及如何优化其参数。不同的训练范式适用于不同的任务和数据类型,常见的训练范式包括:
详见上一篇文章

  1. 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

  2. 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

  3.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

  4. 自监督学习(Self-supervised Learning)

  5.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6. 迁移学习(Transfer Learning)

  7. 多任务学习(Multi-task Learning)

GPT-1模型的训练范式

  • 自监督预训练 + 有监督微调:主要思想是无监督学习。

预训练的标准语言模型目标函数

  • 目标函数:根据前面K个词预测下一个词。

  • 解释:这是一个自回归模型,给定前面的K个词,预测下一个词的概率。

微调的目标函数

  • 目标函数:用的是完整的输入序列加标签,有监督目标函数加无监督目标函数,y是标签。

  • 解释:这是一个有监督学习目标函数,给定输入序列x,预测标签y的概率。同时加入无监督目标函数L1,以增加模型的泛化性和加速收敛。

输入形式创新

  • 输入形式:通过在序列前后添加[Start]和[Extract]特殊标识符来表示开始和结束,序列之间添加必要的[Delim]标识符来表示分隔。

    • 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处理不同的下游任务。例如,分类任务、蕴含任务、相似性任务和多项选择任务。
相关推荐
三天哥1 天前
Sora 2为什么会火?
人工智能·gpt·ai·aigc·agi·ai视频·sora
. . . . .2 天前
GPT的前世今生及发展
人工智能·gpt
丁学文武2 天前
大模型原理与实践:第三章-预训练语言模型详解_第3部分-Decoder-Only(GPT、LLama、GLM)
人工智能·gpt·语言模型·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llama·glm
带娃的IT创业者2 天前
第2集:技术选型的智慧:Flask vs FastAPI,GLM-4 vs GPT
python·gpt·flask·fastapi·glm·技术选型
小森( ﹡ˆoˆ﹡ )3 天前
GPT_Data_Processing_Tutorial
数据库·gpt·mysql
眰恦ゞLYF3 天前
嵌入式硬件——基于IMX6ULL的GPT(通用定时器)实现
单片机·嵌入式硬件·gpt·imx6ull
智慧地球(AI·Earth)4 天前
智能体版中科院学术GPT上线内测!AI与科研的深度碰撞
人工智能·gpt·科研助手·学术智能体
新知图书6 天前
大模型架构之GPT、LLaMA与PaLM模型
人工智能·gpt·语言模型·大模型应用开发·大模型应用
KKKlucifer6 天前
GPT-4 赋能恶意软件 GPT-MalPro:国内首现动态生成规避检测的勒索程序技术深度解析
大数据·人工智能·gpt
LinkTime_Cloud6 天前
OpenAI 陷“GPT门”风波,付费用户遭遇模型偷换与性能降级
人工智能·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