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填空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填空题

王贵祥原创整理--禁止一切出售,贿赂,一切牟利行为

第一章

冯·诺依曼机器结构由 (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可由硬件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 (机器语言)。

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相互连接方式,从早期的以存储器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以运算器为中心

第二章

总线控制主要解决(总线判优)控制和 (总线通信)控制问题。

对于同步通信而言,影响其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以(最慢速度)的部件设计公共时钟 ,它一般用于各部件存取时间(比较一致)场合。

在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中,通信的双方可以通过(不互锁) 、(半互锁) 和(全互锁) 三种 类型联络。

集中式总线控制主要有 (链式查询)方式、(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独立请求)方式三种控制方式。

在集中式总线仲裁中,(链式查询)方式对电路故障最敏感。(独立请求)方式速度最快。

一个总线传输周期包括(申请分配)阶段、(寻址)阶段、 (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 四个阶段。

总线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与(分布式)两类。

第三章

引入cache的目的是弥补CPU与主存间存在的(速度)差。

在写操作时,对 Cache 与主存单元同时修改的方法称作(写直达法),若每次只暂时写入 Cache,直到替换时才写入主存的方法称作(写回法)。

一个组相联映像的Cache,有128块,每组4块,主存共有16384块,每块64个字,则主存地址共(20)位,其中主存字块标记应为(9)位,组地址应为(5)位,Cache地址共(13)位。

(Cache-主存)和 (主存-辅存)组成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 (数据)

一个 8 体低位交叉的存储器,假设存取周期为 T,CPU 每隔 t(T = 8t)时间启动 一个存储体,则依次从存储器中取出 16 个字共需(23/8;2.875)存取周期

设机器数字长为 64 位,存储器容量为 128MB,CPU 按字寻址,其寻址范围是( 16M ) 。

多体并行系统存储器由 m(m=1,2,4,8„)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有自己的(地址 )和( 数据)寄存器,若存储器采用( 模m)编址,存储器带宽可增加到原来 的 (m )倍。

缓存是设在( CPU)和(主存 )之间的一种存储器。

动态RAM常用的三种刷新方式包括 (集中刷新 )、 (分散刷新 )和 ( 异步刷新)

常用的替换算法有( LRU;最近最少使用法),( FIFO;先入先出法;)和(随机法 )三种。

动态 RAM 靠( 电容存储电荷)的原理存储信息,因此一般在( 2ms)时间内必须刷新一次,刷新与(行 )地址有关,该地址由刷新地址计数器给出。

在Cache-主存的地址映射中,(直接 )映射不够灵活,(全相联 )映射成本最高

第四章

无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