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匿阿星呀,95在职程序员,坐标郑州,副业自媒体,目前与2000+朋友一起探索副业!
今天不聊副业项目,聊一聊工作经历以及主副业切换后的心态变化。
01 初生牛犊闯上海
2018年毕业,计算机专业,2017年过完十一,就和十几个同学一起去了上海,我记得当时从家里拿了三千块钱。
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硬座到了上海,提着行李箱,拿着大包小包,和上海的繁华格格不入。
更窘迫的是,我们这一大群人,竟没有一个人懂得如何买地铁票、如何乘车。
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就是彻头彻尾的"乡巴佬"------这不仅是自嘲,更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为了方便面试,我们在陆家嘴附近的老居民区找的合租房。一套房子里面有四个房间,住进去了20多个人。
上下铺,小房间六个人,大房间八个人。如果呆在房间,除了坐床上,基本没有多余的地方,没想到大学时的上铺下桌成了最奢侈的住宿标准。
一个月七百块钱,只有一个卫生间,晚上打呼声,磨牙声,此起彼伏。
然而,比住宿更煎熬的,是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收到了Offer,而自己还在为面试而奔波。
有人运气好,一周左右就上岸开始工作;也有人和我一样,仍在继续奔波。我无疑是后者。
每天都把面试安排的满满当当,少的话,两到三个,多的话四个。
一个面试结束以后就要赶地铁去下一个地方,有时候根本来不及吃饭。
就这样面试了两周,从最开始的紧张,动力满满到后来的心静如水,焦虑不安。
并不是因为面试经验多了而从容镇定,而是已经面的麻木。
但生活总是在看不到希望时给你一颗糖,在第二周周五的晚上收到了Offer。
终于松了一口气,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02 开启牛马生活
2017年的行情还是可以的,只要投简历,基本都有面试机会,就算技术一般,背背面试题,吹吹水也能拿一个不错的offer。
为什么上班之路如此艰难?
我相信很多了解程序员行业的都清楚,程序员平均薪资还是不错的,但很多刚开始上班的工作经验都是包装的(这个后面文章再细聊)。
但不如此,有时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事实证明,如果挖了一个坑,就需要再挖无数个坑来填。
入职后,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搭建公司官网。领导让我评估工作量,作为新人,想着得好好表现。
如果现在的我来评估,至少报5周,不紧不慢做完,还能划划水。****
但那时的我, 对工作量评估毫无概念,更不懂得给自己预留缓冲空间。脑子一热,脱口而出:"三周搞定!"
现实很快给了我沉重一击。一方面,自身技术确实生涩;另一方面,时间报得太短,根本不够用,恨不得一天当两天用。
每天都得在办公室熬到晚上十一点,踩着地铁末班车回去。回到那拥挤嘈杂的合租房继续忙,凌晨两点再睡成了家常便饭。
虽然是双休,但对我来说,周末只是换个地方工作而已。
有一件事我现在依旧记得很清楚: 一个关键功能无论如何调试都无法实现,而第二天就要给领导演示。
那一刻,我像热锅上的蚂蚁,焦灼、无助,绝望,但又无能为力。
幸运的是, 在一个技术交流群里,我遇到了一位素不相识却极其热心的大佬。
第一次求助,他给出了解决方案,可惜我能力有限没能实现。
第二次,他直接把写好的源码发了过来!帮我解了围。
当功能实现时,心中的开心无以言表,想要给红包感谢,但那个大佬拒绝了。
后来QQ就不再用了,那个曾经帮我的人我也记不起来是哪个,但这件事,我想我会一直会记得。
03 兢兢业业但结果让人心寒
进公司的前两年是我技术上成长最快的时间,就像一块干海绵,接触到了水,吸收很快。
两年以后,薪资也没怎么涨,就想着换一个(当时在乙方,驻场在甲方)。
那时甲方公司要转型,裁了一部分人。
可能甲方领导觉得我工作态度认真,做事踏实,事情交到我手里也放心,就找我谈话,希望我能留下来。
一方面因为涨了薪,另一方面有新技术可以学习,就留了下来。
就这样在甲方公司又待了四年,总的算起来六年多。
早出晚归,加班成了日常,有的时候周末接到电话虽然心里不乐意,但也都是尽心尽力完成。
老板也一次次画大饼,说上市以后不会忘了兄弟们,现在想想,倒也可笑。
在这四年期间也想过再换工作,但遇到了口罩事件。想法一再搁置,并没有找个一个合适的机会。
公司从最开始的薪资延迟,再到有几个月扣除部分不发,到后面统一降薪。
我知道公司待不下去了,得跑,但已经来不及了。又心存侥幸,如果被裁,拿个大礼包再走也不错。
公司是做房地产的,在2023年8月底终于扛不住了,所有员工都被裁了。**
我是2023年7月18日完成了离职,当时和老板谈话,老板说这么多年没亏待过兄弟,我笑了笑,没说话。
7月25日发工资 ,收到短信说公司困难,只缴纳社保,剩余的工资等渡过难关再付。
我都离职了,还得再陪你渡难关,还能这么操作吗?
我去问了还在职的同事,他们的正常发放,真的是气不打一出来。
给老板发微信,老板说薪资归集团管,他不负责,一句话把责任撇得明明白白。
后来其他同事也被裁了,一起走仲裁,法院强制执行,再后来找了律师,钱依旧没要出来。
自认为对待工作踏实认真,兢兢业业,但得到的结果让人心寒。

04 对主业,60分万岁 对副业,120分投入
回到郑州以后,因为薪资的事又请假三次去了上海,一点用也没有,白花了路费,算是彻底死心。
其实副业在很早时候就准备做了。
对于一般人来说,主业的天花板都能看得到,就是混口饭吃而已。
那时的认知只知道如果搞副业就是摆个小摊卖小吃,或者辞职以后创业,但对于我来说都不合适。
也想过搞自媒体,但没技术,不会搞笑,始终觉得自己不是那个料,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后来接触了做副业的人,才真正改变了我的想法。
副业项目并不像我们心中想的那样遥不可及,它是一个落地的东西。
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踏踏实实做一段时间,就能看到成果,关键是要沉的下心,执行力到位。
如果再有个人IP加持,势能会有很大的增加。
我认识的有一年变现7位数的大佬 ,当然也有两三年都没有水花的人,太正常了。
我想说的是,自媒体副业是对小白最友好的副业,不用太多的投资,就能一步步去探索学习。
后面文章会聊一聊在副业中学到的经验,和踩的坑。
我是阿星呀,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ps: 我有一个副业社群,平时分享一些赚钱项目、案例,以及个人成长类思维认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进群一起交流学习。
长按下方加我微信,备注 "掘金", 一起副业掘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