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史】IDE 是谁发明的?从 punch cards 到 VS Code

每天我们都在使用各类集成开发环境(IDE)写代码,但你是否想过:IDE 是怎么来的?第一款 IDE 长什么样?开发工具从哪里起步,又如何变成今天如此强大的一站式编程平台?

对于现代开发者来说,写代码就像写字一样自然。而 IDE(集成开发环境)早已成为开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 Eclipse 到 IntelliJ,从 Visual Studio 到 VS Code,开发工具在不断进化,但人们对它的关注往往停留在插件、主题和功能层面。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更基础也更有趣的问题:

IDE 究竟是怎么诞生的?开发工具的历史到底经历了什么?

从穿孔卡到命令行:编程最初没有"编辑器"

在 1950 年代和 60 年代,计算机编程远没有今天这么直观。当时的程序员甚至没有"键盘"和"显示器"可用------程序是通过穿孔卡(Punch Card)输入的,每一行代码对应一张纸卡。

编写程序的过程如下:

  1. 手动写好代码(例如 Fortran)。
  2. 用打孔机将代码打成穿孔卡。
  3. 将整叠卡片插入读卡机,送入计算机运行。
  4. 如果有语法错误,重新打孔。

在这种情况下,哪里谈得上"编辑器"?更不用说 IDE 了。

真正意义上的交互式开发出现在 1960 年代末期,随着交互终端(如 DEC 的 VT52)的普及,程序员终于可以在屏幕上实时输入和修改代码,这为后来开发工具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一个类 IDE 的雏形:Interlisp 和 Smalltalk

1970 年代初,两个系统推动了 IDE 的早期形成:

  • Interlisp:这是一套 Lisp 编程环境,由 Xerox PARC 开发,集成了代码编辑器、调试器和内存管理工具。虽然不是图形界面,但它实现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集成"开发体验。
  • Smalltalk 系统:真正把编程环境、对象、可视化窗口集成在一起的是 Smalltalk。它不仅是第一批图形化编程环境之一,也是最早实现"所见即所得"开发体验的系统。

Smalltalk 不仅提供代码编辑窗口,还支持直接修改运行中的对象、浏览类结构、图形化调试等功能。今天我们所习惯的"右键跳转定义""对象属性实时修改"这些功能,Smalltalk 在 1970 年代就已经实现。

可以说,Smalltalk 是现代 IDE 的思想源头

80~90 年代:IDE 逐步走向主流

随着 C 和 C++ 的流行,更多开发者需要处理大型项目,编辑器不再是简单的文本工具,而需要具备项目导航、编译集成、错误提示等功能。

这个阶段,出现了以下几个重要工具:

  • Turbo Pascal(1983) :由 Borland 推出,是最早的图形化集成开发环境之一。它将代码编辑、编译和运行整合在一个界面中,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 Microsoft Visual Studio(1997 起) :微软推出 Visual Studio 系列,逐步奠定了企业级 IDE 的标准。它支持调试器、表单设计器、项目管理、插件机制,成为面向 Windows 开发的首选平台。
  • Eclipse(2001) :作为开源项目的 Eclipse 让 Java 社区有了强大且免费的 IDE 选择,也标志着跨语言、多平台 IDE 的兴起。

IDE 与文本编辑器的分化与融合

进入 2010 年代,一个新趋势出现:文本编辑器的"IDE 化"。

工具如:

  • Sublime Text
  • Atom
  • VS Code

它们一开始只是轻量级编辑器,但通过插件系统逐步具备了调试、代码补全、终端集成等 IDE 特性。

尤其是 VS Code,自 2015 年发布以来迅速崛起,以极高的可定制性、性能表现和社区活跃度,成为很多开发者的主力工具。它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IDE"和"编辑器"之间的界限。

如今我们使用的 VS Code 本质上已经是一种"模块化 IDE",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文本编辑器。

IDE 的未来:AI 与"智能编程助手"

近几年,AI 助手(如 GitHub Copilot、Cursor、Amazon CodeWhisperer)开始融入开发工具中。IDE 正从"工具"向"协作伙伴"演进。

例如:

  • 自动生成函数代码
  • 智能补全逻辑代码块
  • 上下文搜索与解释文档
  • 实时代码错误修复建议

这些功能已经不仅是提高效率,更在重塑程序员与代码之间的关系。

未来的 IDE 也许不再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位你可以随时交流、共创的智能开发搭档。

IDE 不只是一种工具,它记录了编程演进的节奏

从没有屏幕的穿孔卡时代,到图形化的 Smalltalk,再到现代高度智能的 VS Code,IDE 的每一次进化,都反映了程序开发方式的重大变革。

它从最初的文本编辑器,成长为支持编译、调试、测试、部署的完整系统,又在 AI 与云开发的推动下,继续朝着更加智能化、协同化的方向演进。

理解 IDE 的演化史,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开发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种视角:工具的进化,往往是思想进化的结果~


如果各位掘友觉得这篇文章有启发,欢迎点赞、收藏和评论。

你正在使用的开发工具,有哪些变化让你印象深刻?你更喜欢轻量编辑器,还是全功能 IDE?欢迎讨论。

相关推荐
R-G-B31 分钟前
【14】C#实战篇——C++动态库dll 接口函数将char* strErr字符串 传给C# ,并且在winform的MessageBox和listbox中显示。C++ string 日志传给 C#
c++·c#·strerr字符串传给c#·动态库dll传递字符串给c#·string日志传给c#·c++ string传给 c#·c++底层函数日志传给c#显示
半桔33 分钟前
【STL源码剖析】从源码看 list:从迭代器到算法
java·数据结构·c++·算法·stl·list
拾光Ծ34 分钟前
【C++】STL之list模拟实现:关于链表容器的双向迭代器你知道多少?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list·visual studio
青草地溪水旁1 小时前
VSCode C/C++调试配置文件 `launch.json` 全字段深度解析
c语言·c++·vscode
bkspiderx1 小时前
C++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命令模式(Command)
c++·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暴力求解2 小时前
数据结构---栈和队列详解(上)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
小苏兮3 小时前
【C++】list的使用与模拟实现
开发语言·c++·list
小胖xiaopangss4 小时前
栈的压入弹出序列--牛客
数据结构·c++·算法
Shimmer_ocean4 小时前
P1420 最长连号
c++·模拟
程序员莫小特4 小时前
老题新解|求三角形面积
开发语言·数据结构·c++·算法·信息学奥赛一本通